第五十二章 全靠运气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xs.net,最快更新琉璃满京华最新章节!
这样的夏晏清,让徐清慧心中隐隐的危机感大增。
她进王家之后,就发现夏氏不简单,并非人们传言的那样不堪。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夏氏渐渐有了变化,看起来不那么形销骨立了。随着身形变化的,还有夏氏的气质,那是一种寻常女子没有的爽利、舒朗,让人看着很是舒服。
徐清慧不怕妻妾争斗,她有王晰的偏宠,在王家有先入为主的基础,和王家上下对她的认同和歉意。
这种情况下,凭她的聪明,若是夏晏清和她有了矛盾、甚至发生冲突,她敢保证,她一定能让夏晏清遭所有人嫌恶,让她再没机会翻身。
怎奈这女人根本就不给她动心眼的机会。
不知怎么搞得,这女人虽然是王家的媳妇、是王晰的正妻,却总是游离于王家众人之外,也不像别家正妻那样,对丈夫的宠妾行为咬牙切齿。
而是整日窝在秋月苑里,就算出来走走,也是捡了人少的时候,尽量减少和人接触。更别说兴风作浪,和人起冲突了,那根本没机会发生。
之前,徐清慧有意刺激夏晏清,每天早上和王晰一起过来萱北堂,给刘夫人请安。
她还掐着时间,赶在夏晏清之后,就是为了羞臊她,让她亲眼看看,王晰和妾室就如夫妻那般相携恩爱,而她那个正妻的位置,就是个笑话。
可夏晏清这个异类,竟对此无动于衷。
开始的时候,刘夫人和袁氏还隐晦的提醒过两人,就算恩爱,尽可能回自家院子,总要避着点儿正妻。
大概就是所谓的熟视无睹,随着时间过去,夏晏清对王晰和徐清慧出双入对没有任何不满表示。渐渐地,王家众人竟也习惯了她二人的恩爱。
可徐清慧对此却郁闷的厉害。这样的夏晏清,让她无从下手。
总不能她去秋月苑找茬儿吧?那样子,就算找了茬儿,能把夏晏清陷于不义之地,只怕她也得落王家埋怨,嫌她没事找事。这是妥妥的自崩人设,这结果她承受不了。
徐清慧心中百转交集,甚至忘了逢迎刘夫人,说些讨喜的话。
夏晏清一眼看见徐清慧神色沉郁,明显和往常不一样。既然已经对刘夫人表达了心意,为了免除麻烦,还是赶紧走人的好。
她听刘夫人夸她心思灵巧,连忙谦虚,说这里面大部分是白先生的功劳,她只是做了些辅助。
几句话说完,夏晏清推说,需要为午后学规矩做些准备,便起身告辞了。
刘夫人看着夏晏清的背影,再看看炕桌上的几个小物件,心里琢磨,夏晏清的确聪慧,又是个大度的。以后,若是儿子能勉强接受她,到时候娇妻美妾俱全,儿子一定过的顺意,王家家宅也就安宁了,不用时时担心夏氏回娘家告状。
可是再看陪在身边的徐清慧,如此乖巧懂事的孩子,她心中又是不忍。这孩子着实可怜了,好端端的正妻,结果沦为妾室,说起来还是自家行事不慎,愧对这孩子了。
这么想着,原本打算把三个小物件给王晰看看,让他对夏晏清改观的心思就淡了许多。
…………
夏晏清不知道刘夫人转了那么多心思,她得再烧几炉陶器。待到手艺果然纯熟,能做到游刃有余,以后烧制玻璃时,若是有人探看疑心,她可以随时烧一炉陶器应景。
大概是之前的运气太好了,一上手就瞎猫碰到死耗子,制出几件成品陶器。
接下来十天,连着烧了三炉,出来的几乎都是残次品,就算能够成形,也有很多瑕疵,完全拿不出手。
原本王家各人,怀着各自不同的心思,关注客院里的炉灶。刘夫人和袁氏几人虽没亲自来查看,却也差下人,每天好几次拐弯抹角的打探。
听说连着三炉,都没出一件完好物件儿,王家众人各自都熄了心思。
原本怀着遗憾的刘夫人,想到夏晏清只是走运,才烧出几件陶器,她之前在夏晏清和徐清慧之间摇摆的心,也就安定下来。
徐清慧则是松了一口气,虽然夏晏清的威胁还在,可这事儿却着实是她栽了个跟头,很有些灰头土脸的意思。
至于读书学画,那可不是一蹶而就的事情,还有时间。就算夏晏清有天赋,可想要全面超过她,那也得三年五载以后了。
三五年这么长的时间,足够她生儿育女,到那时,她的位置就稳稳的了。
夏晏清和白先生,却在因三次的失败闹心。
虽然她知道,无论做什么,都需要经验积累,所以,并不气馁。可她的几个丫鬟却垂头丧气了。
后面的两次烧制,夏晏清还投了一些玻璃原料在灶炉中。
不知因为温度不够,还是放置原料的小坩埚没有直接接触到火焰,最后坩埚中烧结的东西,只是一团坑坑巴巴的不规则固体。
虽然那东西表面也有光泽和硬度,却绝对称不上玻璃。
客院,夏晏清听课的房间里,白先生坐在桌案一侧,手里托着一只走了形的陶碗,再一次屈起手指,用指节轻扣陶碗边缘,仔细听敲击之下发出的声音。
那声音很沉闷,还带着杂音,完全不像第一炉烧出的陶罐那样声音清脆。
白先生遗憾的放下陶碗,问坐在锦凳上的大壮媳妇:“你们可问过,怎么解决火候和火力是否均匀的问题?”
烧制失败之后,夏晏清让张大壮使些银子,问问内行人,她们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张大壮问回来的结果,说有可能是因为升温和烧制的火力不稳定,致使陶土转化过程不连续。
大壮媳妇是个壮实的中年妇人,听得白先生发问,欠身恭谨回道:“奴婢和当家的一起去的,那烧窑工人说,火力如何,都是掌窑师傅掌握的。师傅们全凭十几年或者几十年的经验,烧窑的工人只管听吩咐做事,他们不懂火候如何。”
白先生皱眉,对桌案另一侧的夏延青说道:“烧窑师傅有多年的烧制经验,咱们才开始做,又是在后院,不好请人来看,可怎么掌握火候?尤其升温阶段,要有足够的温度,还不能温度过高。以咱们的经验,着实把握不好。”
这样的夏晏清,让徐清慧心中隐隐的危机感大增。
她进王家之后,就发现夏氏不简单,并非人们传言的那样不堪。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夏氏渐渐有了变化,看起来不那么形销骨立了。随着身形变化的,还有夏氏的气质,那是一种寻常女子没有的爽利、舒朗,让人看着很是舒服。
徐清慧不怕妻妾争斗,她有王晰的偏宠,在王家有先入为主的基础,和王家上下对她的认同和歉意。
这种情况下,凭她的聪明,若是夏晏清和她有了矛盾、甚至发生冲突,她敢保证,她一定能让夏晏清遭所有人嫌恶,让她再没机会翻身。
怎奈这女人根本就不给她动心眼的机会。
不知怎么搞得,这女人虽然是王家的媳妇、是王晰的正妻,却总是游离于王家众人之外,也不像别家正妻那样,对丈夫的宠妾行为咬牙切齿。
而是整日窝在秋月苑里,就算出来走走,也是捡了人少的时候,尽量减少和人接触。更别说兴风作浪,和人起冲突了,那根本没机会发生。
之前,徐清慧有意刺激夏晏清,每天早上和王晰一起过来萱北堂,给刘夫人请安。
她还掐着时间,赶在夏晏清之后,就是为了羞臊她,让她亲眼看看,王晰和妾室就如夫妻那般相携恩爱,而她那个正妻的位置,就是个笑话。
可夏晏清这个异类,竟对此无动于衷。
开始的时候,刘夫人和袁氏还隐晦的提醒过两人,就算恩爱,尽可能回自家院子,总要避着点儿正妻。
大概就是所谓的熟视无睹,随着时间过去,夏晏清对王晰和徐清慧出双入对没有任何不满表示。渐渐地,王家众人竟也习惯了她二人的恩爱。
可徐清慧对此却郁闷的厉害。这样的夏晏清,让她无从下手。
总不能她去秋月苑找茬儿吧?那样子,就算找了茬儿,能把夏晏清陷于不义之地,只怕她也得落王家埋怨,嫌她没事找事。这是妥妥的自崩人设,这结果她承受不了。
徐清慧心中百转交集,甚至忘了逢迎刘夫人,说些讨喜的话。
夏晏清一眼看见徐清慧神色沉郁,明显和往常不一样。既然已经对刘夫人表达了心意,为了免除麻烦,还是赶紧走人的好。
她听刘夫人夸她心思灵巧,连忙谦虚,说这里面大部分是白先生的功劳,她只是做了些辅助。
几句话说完,夏晏清推说,需要为午后学规矩做些准备,便起身告辞了。
刘夫人看着夏晏清的背影,再看看炕桌上的几个小物件,心里琢磨,夏晏清的确聪慧,又是个大度的。以后,若是儿子能勉强接受她,到时候娇妻美妾俱全,儿子一定过的顺意,王家家宅也就安宁了,不用时时担心夏氏回娘家告状。
可是再看陪在身边的徐清慧,如此乖巧懂事的孩子,她心中又是不忍。这孩子着实可怜了,好端端的正妻,结果沦为妾室,说起来还是自家行事不慎,愧对这孩子了。
这么想着,原本打算把三个小物件给王晰看看,让他对夏晏清改观的心思就淡了许多。
…………
夏晏清不知道刘夫人转了那么多心思,她得再烧几炉陶器。待到手艺果然纯熟,能做到游刃有余,以后烧制玻璃时,若是有人探看疑心,她可以随时烧一炉陶器应景。
大概是之前的运气太好了,一上手就瞎猫碰到死耗子,制出几件成品陶器。
接下来十天,连着烧了三炉,出来的几乎都是残次品,就算能够成形,也有很多瑕疵,完全拿不出手。
原本王家各人,怀着各自不同的心思,关注客院里的炉灶。刘夫人和袁氏几人虽没亲自来查看,却也差下人,每天好几次拐弯抹角的打探。
听说连着三炉,都没出一件完好物件儿,王家众人各自都熄了心思。
原本怀着遗憾的刘夫人,想到夏晏清只是走运,才烧出几件陶器,她之前在夏晏清和徐清慧之间摇摆的心,也就安定下来。
徐清慧则是松了一口气,虽然夏晏清的威胁还在,可这事儿却着实是她栽了个跟头,很有些灰头土脸的意思。
至于读书学画,那可不是一蹶而就的事情,还有时间。就算夏晏清有天赋,可想要全面超过她,那也得三年五载以后了。
三五年这么长的时间,足够她生儿育女,到那时,她的位置就稳稳的了。
夏晏清和白先生,却在因三次的失败闹心。
虽然她知道,无论做什么,都需要经验积累,所以,并不气馁。可她的几个丫鬟却垂头丧气了。
后面的两次烧制,夏晏清还投了一些玻璃原料在灶炉中。
不知因为温度不够,还是放置原料的小坩埚没有直接接触到火焰,最后坩埚中烧结的东西,只是一团坑坑巴巴的不规则固体。
虽然那东西表面也有光泽和硬度,却绝对称不上玻璃。
客院,夏晏清听课的房间里,白先生坐在桌案一侧,手里托着一只走了形的陶碗,再一次屈起手指,用指节轻扣陶碗边缘,仔细听敲击之下发出的声音。
那声音很沉闷,还带着杂音,完全不像第一炉烧出的陶罐那样声音清脆。
白先生遗憾的放下陶碗,问坐在锦凳上的大壮媳妇:“你们可问过,怎么解决火候和火力是否均匀的问题?”
烧制失败之后,夏晏清让张大壮使些银子,问问内行人,她们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张大壮问回来的结果,说有可能是因为升温和烧制的火力不稳定,致使陶土转化过程不连续。
大壮媳妇是个壮实的中年妇人,听得白先生发问,欠身恭谨回道:“奴婢和当家的一起去的,那烧窑工人说,火力如何,都是掌窑师傅掌握的。师傅们全凭十几年或者几十年的经验,烧窑的工人只管听吩咐做事,他们不懂火候如何。”
白先生皱眉,对桌案另一侧的夏延青说道:“烧窑师傅有多年的烧制经验,咱们才开始做,又是在后院,不好请人来看,可怎么掌握火候?尤其升温阶段,要有足够的温度,还不能温度过高。以咱们的经验,着实把握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