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直隶小镇(上)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xs.net,最快更新九流闲人最新章节!
第一百四十三章直隶小镇(上)
徐长青将肉身佛投入黄泉幡中,天鬼和战魂立刻将其包围,由于佛光的缘故不敢靠近,随后徐长青将阴神战鬼唤出,悬浮在铜甲尸头顶,中间夹着黄泉幡,同时运转魔功增加黄泉幡的威力。在得到了铜甲尸气和五行鬼气的援助,幡中天鬼不再惧怕佛光,将肉身佛包裹鬼体之内,周围万余战魂则分出一股鬼气注入天鬼体内,协助天鬼一点点炼化肉身佛的佛元。
此外握在徐长青手中的引魂书乃是绝迹的扶桑神木所制,比起黄泉幡旗杆所用的九阴木还要超出甚多。虽然扶桑木乃是属木,但是并不惧火,只能用五行金灵之气反复炼化,才能令其融入黄泉幡已经裂开的旗杆中,修复其破损。所幸阴神战鬼乃是五行之体,但又偏向于金,于是便将其投入阴神战鬼体内,在大罗刹魔功的推动下五行相生之力,壮大金灵之气将引魂书炼化,然后一点点的融入黄泉幡的旗杆之中。
这一炼制过程极其缓慢,慢到徐长青都有点坐不住,最终任由两具分身自行炼化,他的心神则沉入道心境界中反复推演,试着将两套魔功重新精减,并令其融入九流大道之中。经过数千次的推演之后,他从九龙问鼎大法的天阵阵图中找到了方法,分别将九转金丹大法、阿修罗王魔功和大罗刹魔功按照天阵阵眼的三鼎阵图方式运转,然后将大道图当做了阵心,做为三者的平衡点。
这样一来,不但能够免去各种真元的冲突,还能够进一步的修炼大道图,唯一的缺陷就是功法每运转一周,大道图都要分走很大一部分的真元。所幸徐长青在修炼金丹大法的时候,早已习惯了用真元蕴养各种灵宝法器,损失的这点并不会影响到整体的九流大道修炼进度。
徐长青心神脱离道心境界后,立刻按照新的行功方式运转混元金身真元。这时徐长青的身体发生了极为怪异的变化,他的混元金身以虚体的方式出现在铜甲尸分身的后背,两者的后背相连,看上去就像是个连体人似的。金丹真元、铜甲尸气和五行鬼气连接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循环,并且在大道图的作用下,出于一个平衡圆满的状态,而对黄泉幡的修复此刻也加快了不少。
大道图在平衡三者的同时,不断从体内增长的真元里抽取一部分融入自身,加上它之前在洞穴内吸收不少的星辰之力,使得大道图中的六道轮回图由虚转实,已经开始初见端倪。不难想象,当最终六道轮回图成形之后,大道图不单单只有阻隔敌人的作用,更能拥有困敌的功能,威力可以说是提升一倍有余。
当年第一代义庄主人刚刚结成金丹没有多久,就凭借着大道图的力量修成元神,白日飞升,可见最开始大道图中有着可以扭转乾坤,让人立地证道的强大力量。与之相比,大道图现在的力量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但即便是这点微不足道的力量,在这个修行界的末法时代,也堪称强大。
又过了很长时间,徐长青的头发已经长得有两寸多长,胡须也长了不少,身体周围覆盖了一层灰土。黄泉幡内的天鬼将最后一丝佛元炼化,力量不但恢复了过来,还有所增长,而空海的肉身佛也随之化为灰烬。另外扶桑木也早已被阴神战鬼给炼化到黄泉幡的旗杆上,在修复裂痕的同时,也将其包裹在旗杆的外围,令旗杆变得更加结实,更拥有了一种能够聚集五行火灵之气的能力。
徐长青逐渐停止运转九流大道,阴神战鬼在回到混元金身的神识识海之后,混元金身也化为虚无,重新融入到了铜甲尸分身内。他睁开眼睛,伸手一把抓住黄泉幡,运转尸气将其一抖,施展法诀,控制黄泉幡化为黄泉地狱。和以前不同,这一次他感觉到自己正式成了黄泉地狱的主人,周围的一切都是虚幻已经无法对他造成任何伤害。但是当有人被困在里面的时候,他可以使用第一个掌握并能够施展的法诀地狱火海,以此杀敌,或者操控黄泉地狱上空游走的天鬼战魂们将其围杀。
在仔细的检查了一边黄泉幡后,没有发现有其他损伤,徐长青将其还原,收回体内,同时铜甲尸分身也转化为混元金身。他施展五行道法将身上的灰尘剥离,随后布满真元的手在嘴唇和下巴一抹,令杂乱的胡须彻底脱落,从袖里乾坤中取出一套长衫换上,便朝洞穴对面的那个地道入口飞跃过去。
徐长青从那个无底洞动身之后,便一直顺着那条地道向前行去,之所以不从原路退回,主要是因为后面塌方太严重了,而且不稳固,随时还有再塌方的危险。若是被乱石掩埋的话,即便是徐长青这样精通五行道法,并能够施展土遁之法的人,只怕也会是九死一生,两相比较之下,继续前行反而安全些。
在地道里,虽然会不时的遇到一些古怪的动物,但看徐长青看来并没有任何危险,反而是地道一些狭窄的过道,反而给徐长青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由于地道周围有大量的矿石,使得地道里的金灵之气非常浓厚,根本无法施展土遁之法,这样一来他就不得不使用五行道法打开一条相对宽敞的通道。
虽然徐长青的九流大道有所精进,但是也经不起这样的消耗,在经过了四五条这样的狭窄过道后,他不得不重新坐下来调息真元,恢复功力。如此周而复始的运作了十几次后,徐长青自创的三体合一之法已经运用得极为纯熟,不需要两具分身虚形外露也能够在混元金身之内各自运转本命功法,然后在混元金身之内完成转化之道。
第一百四十三章直隶小镇(上)
徐长青将肉身佛投入黄泉幡中,天鬼和战魂立刻将其包围,由于佛光的缘故不敢靠近,随后徐长青将阴神战鬼唤出,悬浮在铜甲尸头顶,中间夹着黄泉幡,同时运转魔功增加黄泉幡的威力。在得到了铜甲尸气和五行鬼气的援助,幡中天鬼不再惧怕佛光,将肉身佛包裹鬼体之内,周围万余战魂则分出一股鬼气注入天鬼体内,协助天鬼一点点炼化肉身佛的佛元。
此外握在徐长青手中的引魂书乃是绝迹的扶桑神木所制,比起黄泉幡旗杆所用的九阴木还要超出甚多。虽然扶桑木乃是属木,但是并不惧火,只能用五行金灵之气反复炼化,才能令其融入黄泉幡已经裂开的旗杆中,修复其破损。所幸阴神战鬼乃是五行之体,但又偏向于金,于是便将其投入阴神战鬼体内,在大罗刹魔功的推动下五行相生之力,壮大金灵之气将引魂书炼化,然后一点点的融入黄泉幡的旗杆之中。
这一炼制过程极其缓慢,慢到徐长青都有点坐不住,最终任由两具分身自行炼化,他的心神则沉入道心境界中反复推演,试着将两套魔功重新精减,并令其融入九流大道之中。经过数千次的推演之后,他从九龙问鼎大法的天阵阵图中找到了方法,分别将九转金丹大法、阿修罗王魔功和大罗刹魔功按照天阵阵眼的三鼎阵图方式运转,然后将大道图当做了阵心,做为三者的平衡点。
这样一来,不但能够免去各种真元的冲突,还能够进一步的修炼大道图,唯一的缺陷就是功法每运转一周,大道图都要分走很大一部分的真元。所幸徐长青在修炼金丹大法的时候,早已习惯了用真元蕴养各种灵宝法器,损失的这点并不会影响到整体的九流大道修炼进度。
徐长青心神脱离道心境界后,立刻按照新的行功方式运转混元金身真元。这时徐长青的身体发生了极为怪异的变化,他的混元金身以虚体的方式出现在铜甲尸分身的后背,两者的后背相连,看上去就像是个连体人似的。金丹真元、铜甲尸气和五行鬼气连接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循环,并且在大道图的作用下,出于一个平衡圆满的状态,而对黄泉幡的修复此刻也加快了不少。
大道图在平衡三者的同时,不断从体内增长的真元里抽取一部分融入自身,加上它之前在洞穴内吸收不少的星辰之力,使得大道图中的六道轮回图由虚转实,已经开始初见端倪。不难想象,当最终六道轮回图成形之后,大道图不单单只有阻隔敌人的作用,更能拥有困敌的功能,威力可以说是提升一倍有余。
当年第一代义庄主人刚刚结成金丹没有多久,就凭借着大道图的力量修成元神,白日飞升,可见最开始大道图中有着可以扭转乾坤,让人立地证道的强大力量。与之相比,大道图现在的力量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但即便是这点微不足道的力量,在这个修行界的末法时代,也堪称强大。
又过了很长时间,徐长青的头发已经长得有两寸多长,胡须也长了不少,身体周围覆盖了一层灰土。黄泉幡内的天鬼将最后一丝佛元炼化,力量不但恢复了过来,还有所增长,而空海的肉身佛也随之化为灰烬。另外扶桑木也早已被阴神战鬼给炼化到黄泉幡的旗杆上,在修复裂痕的同时,也将其包裹在旗杆的外围,令旗杆变得更加结实,更拥有了一种能够聚集五行火灵之气的能力。
徐长青逐渐停止运转九流大道,阴神战鬼在回到混元金身的神识识海之后,混元金身也化为虚无,重新融入到了铜甲尸分身内。他睁开眼睛,伸手一把抓住黄泉幡,运转尸气将其一抖,施展法诀,控制黄泉幡化为黄泉地狱。和以前不同,这一次他感觉到自己正式成了黄泉地狱的主人,周围的一切都是虚幻已经无法对他造成任何伤害。但是当有人被困在里面的时候,他可以使用第一个掌握并能够施展的法诀地狱火海,以此杀敌,或者操控黄泉地狱上空游走的天鬼战魂们将其围杀。
在仔细的检查了一边黄泉幡后,没有发现有其他损伤,徐长青将其还原,收回体内,同时铜甲尸分身也转化为混元金身。他施展五行道法将身上的灰尘剥离,随后布满真元的手在嘴唇和下巴一抹,令杂乱的胡须彻底脱落,从袖里乾坤中取出一套长衫换上,便朝洞穴对面的那个地道入口飞跃过去。
徐长青从那个无底洞动身之后,便一直顺着那条地道向前行去,之所以不从原路退回,主要是因为后面塌方太严重了,而且不稳固,随时还有再塌方的危险。若是被乱石掩埋的话,即便是徐长青这样精通五行道法,并能够施展土遁之法的人,只怕也会是九死一生,两相比较之下,继续前行反而安全些。
在地道里,虽然会不时的遇到一些古怪的动物,但看徐长青看来并没有任何危险,反而是地道一些狭窄的过道,反而给徐长青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由于地道周围有大量的矿石,使得地道里的金灵之气非常浓厚,根本无法施展土遁之法,这样一来他就不得不使用五行道法打开一条相对宽敞的通道。
虽然徐长青的九流大道有所精进,但是也经不起这样的消耗,在经过了四五条这样的狭窄过道后,他不得不重新坐下来调息真元,恢复功力。如此周而复始的运作了十几次后,徐长青自创的三体合一之法已经运用得极为纯熟,不需要两具分身虚形外露也能够在混元金身之内各自运转本命功法,然后在混元金身之内完成转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