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前辈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xs.net,最快更新重生之文娱高手最新章节!
“正所谓‘学无先后,达者为先’在朱子清小友面前我们还真没脸自称前辈。”
“对,别看我年龄痴长几十岁,在上的成就可不敢和他比。一篇《变形记》就超过了老头子所有作品的总和。”
“岂止。要我说他成就最高的还是《文化苦旅》。文体上拓展了散文的宽度,文意上开一代之先河。是为大家之作。”
“难道你们忘了《七夜童话》了吗。它把故事性和教育性完美结合在一起,寓教于乐。已经是我国儿童最重要的启蒙读物。完全可以和《一千零一夜》相媲美了。”
“还有卓越高校联盟交流会上现场创作的《病梅馆记》。这可是纯文言文写作的。说明他在古文化上也有很高的造诣。”
几个老人家越说越兴奋,反倒是把朱子清这个当事人抛在了一边。
当面听别人的夸奖,尤其是同行前辈的夸奖。朱子清心中那叫一个得意。原来哥在文坛这么有名啊。
看来以后这样的交流会要多参加参加。别误会,这么做可不是为了听别人夸奖。嗯,绝对不是。
不过他内心这点小想法是绝对不能让别人知道的,反而还要尽量装作很尴尬的样子。
“好了好了,你们这像什么话。小辈面前也不怕笑话。”在场能说这话的当然只有贾其功一个人。
“咳咳……”这一提醒,几位文坛前辈们才反应过来正主被他们晾在一边了,都尴尬的不停的假咳嗽。不知道的还以为禽流感终于蔓延到人身上了呢。
“子清,别站着了快坐。小平,去添壶水过来。”前一句话是对朱子清说的,后一句是吩咐刘小平的。
刘小平应声离开后,贾其功才介绍道:“子清,我给你介绍一下几位前辈。”
“这位是你的本家朱明奉。他的作品很多,不过你只需要看一部叫《旅居随笔》的杂文集就行了。其它的就没必要浪费时间了。”
听到这个介绍,其他人都哈哈大笑着纷纷表示确实如此。唯有朱明奉不满的道:
“好你个贾老头,怎么说话呢。”
朱子清却能看的出来。他嘴上不乐意,脸上的得意是瞒不了人的。显然这部杂文集应该是他的得意之作。贾其功明贬实捧的话正好搔中了他的痒处。
“这位是陈留林。他的作品很少,但部部都是经典……”
“这位是谌婕。她是我们中间名气最大的。二十多部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
这位谌婕是在座唯一的女性,朱子清对她的关注本就多一些。现在一听她有二十多部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就更加留意起来。
也许她的这个成就对文坛来说并不算什么。甚至她在文坛的地位可能还不如现在的自己高。但在娱乐圈,她绝对是太后级的大咖。
以后他可是准备在娱乐圈闯荡一番的,这样的人自然有必要提前搞好关系。
不过现在他并没有把这个想法表现出来。眼前的这些人显然都不是那种很乐意讨论这种问题的人。这从贾其功介绍的时候,他们脸上的不以为然就能看得出来。
这倒不是他们看不起谌婕。而是关系到文化圈的一场公案,那就是严肃和雅对通俗的歧视。
和这种延绵百年的争执比起来,传统和网络之间的矛盾根本就不值一提。
很显然,在座的大多都是严肃或者雅的支持者。谌婕则是通俗的代表人物。
“这位是程德敏。你们应该有共同语言,他一生都在专研《中庸》。论起在《中庸》上的造诣,无出其右者。”
“这位是邓传坤。‘乡土’最具代表性的作家。著作有《白鹿原》、《老狗》……”
“这位是党磊。新派武侠小说大师……”
武侠大师?朱子清顿时来了精神。虽然网络小说的兴起使得武侠沦为小众。可在影视作品改编上它依然占据半边天。
前世金庸大师的作品被改编了一次又一次,每次改编都能在收视率上创造奇迹。让无数人在背后羡慕的咬牙切齿。
这位党磊也是武侠大师,他的作品纵然比不上金庸大师也不会差多远。这样一想,就更有必要和他搞好关系了。
六位前辈至此全部介绍完毕,朱子清起身一一问好。姿态摆的要多低就有多低。几位前辈自然不敢这么拿大,连叫不敢当。
“你们几个都坐好,身为晚辈给你们行个礼有什么不敢当的。他那点成就算得了什么,别把他捧得太高了。”贾其功看不过去,呵斥道。
别看他说的不客气,可话里话外的维护朱子清还是听得出来的。
说起来也不知道他走了什么运。国内文坛两位大师对他都青眼有加。
只不过陈启明大师帮助他,是出于对学识的尊重,对优秀人才的照顾。贾其功则是又多了几分对后辈的爱护。
现在他说的不客气,实则是对他的一种保护。中国是一个讲究纲理伦常的国家,尊老敬老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这几位作家都是他爷爷辈的。虽然他们嘴上说‘学无先后,达者为先’。心中怎么想的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如果朱子清真的把这句话当真,在他们面前没大没小,那就是不懂事。
贾其功的话听起来毫不客气,实则是在维护他。这一点朱子清还是能分辨的出来的。所以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把姿态摆的愈发低了。
果然,那几位前辈虽然嘴上说不敢当,但都老实不客气的接受了朱子清的问好。看向朱子清的目光也多了几分赞许。
这不是他们矫情。有时候人就是这样,都希望获得他人的尊重。
当然,朱子清也不是对什么人都尊重。遇到不爽的人了,他会让对方更加不爽。但很显然,眼前这些人都值得他放低姿态。
朱子清的低姿态很快就起到了作用,几位前辈对他更多了几分热情,少了几分生疏。
因为朱子清到来而显得有些拘谨的氛围顿时一变,变得更加热闹起来。
“子清,你以前说《文化苦旅》后面还有十几篇,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写好啊?老头子我可是望眼欲穿啊。”陈留林一把抓住他问道。
“还有十九篇。其实已经写出来了。只是最近在学校学习略有心得,回过头重新审视发现很多不足的地方,准备修改过后在发表。所以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行。”朱子清再次搬出了这个用了数次的借口。
“嗯,谨慎不点好。不要着急。”对朱子清的态度,陈留林大点其头,迟疑了一会才说道:
“说实话,你已经发表的那些,成就最高的就属《阳关雪》。余下的在性上都略有不足。希望剩下的那十九篇你能用心创作,争取赶上《阳关雪》的水平。”
陈留林这些话就有些交浅言深了。虽然他说的是实话,可有时候实话并不一定受欢迎。这也是刚才他迟疑了一番的原因。
不过后来应该还是见朱子清态度良好,加上想看到经典有瑕,才忍不住说了出来。
“我明白。前面那些发表的太心急了。没有好好雕琢,以至于出现了种种问题。到学校接受了系统的教育才发现问题出在哪里。
所以就把余下的都暂且放到一边,先充实自己。等学有所成仔细雕琢之后在发表。”朱子清自然不会生气。
随着读的书增多,他发现自己的养气功夫火箭上升。以往能让他纠结半天的问题现在都能一笑置之。
更何况陈留林完全是一番好意,他心中只有感激。换个人人家还不一定肯出言提醒呢。
对朱子清的气度在座的人无不暗暗点头称道,说话也就更加直接,往往直击要害。让朱子清也是获益匪浅。
“子清小友,前几天我听说一个消息。想象你求证一下是不是真的。”程德敏突然问道。
“前辈请问。”
“听说前几天你和陈启明大师交流过论语?”
听到这个问题,在座的所有人都呆住了。就连贾其功都一脸震惊的看着朱子清。
“交流不敢当。承蒙陈老厚爱,在他身边聆听过一天。”朱子清谦虚的道。
“咝……”可是这句话听在其他人耳朵里,无疑就是承认了他和陈启明大师交流过论语这件事情。
陈启明是什么人?传统集大成者,中华文化复兴的扛旗之人。
虽然在成就上贾其功并不比他差。可论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他也比不上陈启明。
所以别看大家都以‘南贾北陈’并列称呼他们。实际地位,陈启明要比贾其功高出半筹。
地位也就算了,在座的各位那个真正把地位放在眼里了。他们真正在乎的是学识。
陈启明大师既然能成为中华文化复兴的扛旗人物,其对传统文化的研究绝对是很深的。
朱子清才多大?哪怕从娘胎里就开始读《论语》满打满算也才十八九年。
这个时间并不短,可放在研究学问上真的一点都不长。更何况他研究的还是儒家最核心的著作《论语》。
程德敏一生都耗费在了《中庸》上,才有了今日的成就。可见治学的困难。即便如此也不敢说和陈启明大师交流。
可是现在朱子清却承认了他和陈启明大师交流论语,这实在太考验人的认知能力了。
“正所谓‘学无先后,达者为先’在朱子清小友面前我们还真没脸自称前辈。”
“对,别看我年龄痴长几十岁,在上的成就可不敢和他比。一篇《变形记》就超过了老头子所有作品的总和。”
“岂止。要我说他成就最高的还是《文化苦旅》。文体上拓展了散文的宽度,文意上开一代之先河。是为大家之作。”
“难道你们忘了《七夜童话》了吗。它把故事性和教育性完美结合在一起,寓教于乐。已经是我国儿童最重要的启蒙读物。完全可以和《一千零一夜》相媲美了。”
“还有卓越高校联盟交流会上现场创作的《病梅馆记》。这可是纯文言文写作的。说明他在古文化上也有很高的造诣。”
几个老人家越说越兴奋,反倒是把朱子清这个当事人抛在了一边。
当面听别人的夸奖,尤其是同行前辈的夸奖。朱子清心中那叫一个得意。原来哥在文坛这么有名啊。
看来以后这样的交流会要多参加参加。别误会,这么做可不是为了听别人夸奖。嗯,绝对不是。
不过他内心这点小想法是绝对不能让别人知道的,反而还要尽量装作很尴尬的样子。
“好了好了,你们这像什么话。小辈面前也不怕笑话。”在场能说这话的当然只有贾其功一个人。
“咳咳……”这一提醒,几位文坛前辈们才反应过来正主被他们晾在一边了,都尴尬的不停的假咳嗽。不知道的还以为禽流感终于蔓延到人身上了呢。
“子清,别站着了快坐。小平,去添壶水过来。”前一句话是对朱子清说的,后一句是吩咐刘小平的。
刘小平应声离开后,贾其功才介绍道:“子清,我给你介绍一下几位前辈。”
“这位是你的本家朱明奉。他的作品很多,不过你只需要看一部叫《旅居随笔》的杂文集就行了。其它的就没必要浪费时间了。”
听到这个介绍,其他人都哈哈大笑着纷纷表示确实如此。唯有朱明奉不满的道:
“好你个贾老头,怎么说话呢。”
朱子清却能看的出来。他嘴上不乐意,脸上的得意是瞒不了人的。显然这部杂文集应该是他的得意之作。贾其功明贬实捧的话正好搔中了他的痒处。
“这位是陈留林。他的作品很少,但部部都是经典……”
“这位是谌婕。她是我们中间名气最大的。二十多部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
这位谌婕是在座唯一的女性,朱子清对她的关注本就多一些。现在一听她有二十多部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就更加留意起来。
也许她的这个成就对文坛来说并不算什么。甚至她在文坛的地位可能还不如现在的自己高。但在娱乐圈,她绝对是太后级的大咖。
以后他可是准备在娱乐圈闯荡一番的,这样的人自然有必要提前搞好关系。
不过现在他并没有把这个想法表现出来。眼前的这些人显然都不是那种很乐意讨论这种问题的人。这从贾其功介绍的时候,他们脸上的不以为然就能看得出来。
这倒不是他们看不起谌婕。而是关系到文化圈的一场公案,那就是严肃和雅对通俗的歧视。
和这种延绵百年的争执比起来,传统和网络之间的矛盾根本就不值一提。
很显然,在座的大多都是严肃或者雅的支持者。谌婕则是通俗的代表人物。
“这位是程德敏。你们应该有共同语言,他一生都在专研《中庸》。论起在《中庸》上的造诣,无出其右者。”
“这位是邓传坤。‘乡土’最具代表性的作家。著作有《白鹿原》、《老狗》……”
“这位是党磊。新派武侠小说大师……”
武侠大师?朱子清顿时来了精神。虽然网络小说的兴起使得武侠沦为小众。可在影视作品改编上它依然占据半边天。
前世金庸大师的作品被改编了一次又一次,每次改编都能在收视率上创造奇迹。让无数人在背后羡慕的咬牙切齿。
这位党磊也是武侠大师,他的作品纵然比不上金庸大师也不会差多远。这样一想,就更有必要和他搞好关系了。
六位前辈至此全部介绍完毕,朱子清起身一一问好。姿态摆的要多低就有多低。几位前辈自然不敢这么拿大,连叫不敢当。
“你们几个都坐好,身为晚辈给你们行个礼有什么不敢当的。他那点成就算得了什么,别把他捧得太高了。”贾其功看不过去,呵斥道。
别看他说的不客气,可话里话外的维护朱子清还是听得出来的。
说起来也不知道他走了什么运。国内文坛两位大师对他都青眼有加。
只不过陈启明大师帮助他,是出于对学识的尊重,对优秀人才的照顾。贾其功则是又多了几分对后辈的爱护。
现在他说的不客气,实则是对他的一种保护。中国是一个讲究纲理伦常的国家,尊老敬老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这几位作家都是他爷爷辈的。虽然他们嘴上说‘学无先后,达者为先’。心中怎么想的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如果朱子清真的把这句话当真,在他们面前没大没小,那就是不懂事。
贾其功的话听起来毫不客气,实则是在维护他。这一点朱子清还是能分辨的出来的。所以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把姿态摆的愈发低了。
果然,那几位前辈虽然嘴上说不敢当,但都老实不客气的接受了朱子清的问好。看向朱子清的目光也多了几分赞许。
这不是他们矫情。有时候人就是这样,都希望获得他人的尊重。
当然,朱子清也不是对什么人都尊重。遇到不爽的人了,他会让对方更加不爽。但很显然,眼前这些人都值得他放低姿态。
朱子清的低姿态很快就起到了作用,几位前辈对他更多了几分热情,少了几分生疏。
因为朱子清到来而显得有些拘谨的氛围顿时一变,变得更加热闹起来。
“子清,你以前说《文化苦旅》后面还有十几篇,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写好啊?老头子我可是望眼欲穿啊。”陈留林一把抓住他问道。
“还有十九篇。其实已经写出来了。只是最近在学校学习略有心得,回过头重新审视发现很多不足的地方,准备修改过后在发表。所以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行。”朱子清再次搬出了这个用了数次的借口。
“嗯,谨慎不点好。不要着急。”对朱子清的态度,陈留林大点其头,迟疑了一会才说道:
“说实话,你已经发表的那些,成就最高的就属《阳关雪》。余下的在性上都略有不足。希望剩下的那十九篇你能用心创作,争取赶上《阳关雪》的水平。”
陈留林这些话就有些交浅言深了。虽然他说的是实话,可有时候实话并不一定受欢迎。这也是刚才他迟疑了一番的原因。
不过后来应该还是见朱子清态度良好,加上想看到经典有瑕,才忍不住说了出来。
“我明白。前面那些发表的太心急了。没有好好雕琢,以至于出现了种种问题。到学校接受了系统的教育才发现问题出在哪里。
所以就把余下的都暂且放到一边,先充实自己。等学有所成仔细雕琢之后在发表。”朱子清自然不会生气。
随着读的书增多,他发现自己的养气功夫火箭上升。以往能让他纠结半天的问题现在都能一笑置之。
更何况陈留林完全是一番好意,他心中只有感激。换个人人家还不一定肯出言提醒呢。
对朱子清的气度在座的人无不暗暗点头称道,说话也就更加直接,往往直击要害。让朱子清也是获益匪浅。
“子清小友,前几天我听说一个消息。想象你求证一下是不是真的。”程德敏突然问道。
“前辈请问。”
“听说前几天你和陈启明大师交流过论语?”
听到这个问题,在座的所有人都呆住了。就连贾其功都一脸震惊的看着朱子清。
“交流不敢当。承蒙陈老厚爱,在他身边聆听过一天。”朱子清谦虚的道。
“咝……”可是这句话听在其他人耳朵里,无疑就是承认了他和陈启明大师交流过论语这件事情。
陈启明是什么人?传统集大成者,中华文化复兴的扛旗之人。
虽然在成就上贾其功并不比他差。可论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他也比不上陈启明。
所以别看大家都以‘南贾北陈’并列称呼他们。实际地位,陈启明要比贾其功高出半筹。
地位也就算了,在座的各位那个真正把地位放在眼里了。他们真正在乎的是学识。
陈启明大师既然能成为中华文化复兴的扛旗人物,其对传统文化的研究绝对是很深的。
朱子清才多大?哪怕从娘胎里就开始读《论语》满打满算也才十八九年。
这个时间并不短,可放在研究学问上真的一点都不长。更何况他研究的还是儒家最核心的著作《论语》。
程德敏一生都耗费在了《中庸》上,才有了今日的成就。可见治学的困难。即便如此也不敢说和陈启明大师交流。
可是现在朱子清却承认了他和陈启明大师交流论语,这实在太考验人的认知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