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六章 天下一统 继创传奇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xs.net,最快更新明末之虎最新章节!
听了此人的话语,刘文秀亦是眼前一亮。
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五世,却有何等话语,要对自己说呢?
仿佛看出了刘文秀的惊疑,五世急急说道:“刘镇长,你可知道,那叛匪头人嘎木,为了攻下拉萨城,已将藏南的全部兵马尽皆带上,却没想他们拼尽全力攻打,在拉萨即净全部陷落之时,却有贵军突然到来,那嘎木负隅顽抗,身死名灭,其下部众,亦大部为贵军所俘,故而现在的藏南……”
“故而现在藏南空虚,群龙无首,所以你要本镇立即发兵,立即去攻打藏南么?”刘文秀立即看出了此人想说的本意。
五世闻言一怔,便立即回道:“刘镇长果是英明,一下就知道在下本意。在下在想,现在嘎木既死,余部亦溃,若不趁此良机,全力攻打藏南,未免太过可惜。”
他略顿了一下,复急急说道:“刘镇长,在下对藏区各地情况尚是熟悉,你若信得过在下,在下愿为大军领路,前往藏南,算是投效贵军的一点微功。”
听他这般急切表态,又如此一脸期盼之色,刘文秀心下满是得意,便道:“五世这般急于为我军效力,本镇心下甚慰,就如你之愿,全军在拉萨休整一日后,于明天天亮,立即向藏南进发,彻底剿除当地余孽。你能为我军引路前行,当可记上一功。”
五世闻言,顿是喜不自尽,立即回道:“多谢刘大人抬爱,在下定当竭尽全力为贵军效力,”
唐军安排既定,次日一早,在五世的引领下,十万大军继续南征,直指藏南。
果然,此时的藏南无兵无将,已是乱成一团,唐军到来后,几乎没费多大气力,便将这块据众反叛了数十年之久的土地完全收服。
而随着拉萨与藏南的收复,整个乌思藏的局面已是大为改观,接下来,唐军开始分兵出击,一个又一个城池与据点被拿下,再又经过了整整两年后,这块堪称唐军成立以为最为坚硬的骨头,终于被生生地硬啃了下来。
而唐军为了拿下这世界高原,也付出了多达六万余人的伤亡,消耗的后勤辎重与粮草军械,更是无可估量。
但是,大唐皇帝李啸却依然认为,这样做,是值得的。
毕竟,得到了这块世界层脊,整个南亚次大陆已然尽收眼底。只要唐军愿意,他们随时可以继续向南发动进攻,从而彻底拿下这块暂由英国人盘踞的肥沃土地。
当然,李啸现在并不不打算这么做,因为,在他的规划里,战到现在,唐军所有的战略目标,基本已是达成。大唐帝国是如此的广袤无垠,从最北面的西伯利亚,到再南边的澳洲都是大唐帝国的领土,拥了这般前所未有的广阔土地,再去消耗宝贵的人力与资源开疆拓土,意义已是不大。
所以,李啸在对乌思藏地区如西域一般,进行汉化与分流管理,当地的顽抗分子不是被处死,就是被流放,最终这项工作在一年后顺利完成,乌思藏地区,自此彻底恢复了平静与安宁。
接下来,唐军开始裁军。
原本的十四个军镇,缩编成九个军镇,其编制规模改为每镇四营,每营人数亦大为减少,从而一举减少了二十余万军队,为大唐帝国节省了大量的军械与粮草资源,大大减轻了国家负担。
而这八个军镇,其驻扎情况分别为:第一镇的四营兵马,分别驻守京师所在的北直隶、山东省、宣府镇、辽东省。
第二镇兵马,则是驻守江西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据李啸要求,南直隶分成江苏与安徽两省,以缩小规模,有利于行政管理。)
第三镇兵马,驻守河南省、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
第四镇兵马,驻守福建省、广东省、广西省、台湾省。
第五镇兵马,驻守四川省、贵州省、湖北省、湖南省。(亦据李啸要求,将湖广拆成湖南与湖北,同时将鄂西的郧阳地区,并入湖北之中。)
第六镇兵马,驻守云南省、越南省、缅甸省,其中缅甸因为与英国人占据的印度相接壤,故留两营兵马驻守。
第七镇兵马,驻守菲律宾、新几内亚、澳洲、以及东南亚诸地。
第八镇兵马,驻守外东北、北海道、库页岛、西伯利亚。
第九镇兵马,驻守乌思藏、西域省、准噶尔省,以及蒙古诸部。其中两营兵马放于乌思藏,以防这块大唐帝国最后费尽心力才收复的地区,因为与英国人的印度相接壤,而怕有不稳定的情况存在。
各地的兵马驻扎既定,李啸开始制定制度,各地的军镇头领,每三年轮换一次,以防军将在当地收拢人心,形成藩镇。并且,他又设立了在轮换三次后,各军镇的主要将领,皆由武入文,在朝廷正式担任文职,再不负责地方具体的军事安排。
他这样的制度,加上所有的监抚司文官制度,与安全司密探制度,实现了中央对军队的牢牢掌握,可以说,没有李啸的命令,各地的军镇头目,连一总兵马都无权随意调动。再加上各地的军队不能从当地征税征粮,只能仰赖中央拔划,亦不得插手当地的行政事务,从而彻底防止了各地的军镇将领如唐代一般,成为了当地土皇帝一般的存在。
完成军队整编与驻防工作后,接下来,在整整二十年的时间里,李啸全力经营国内经济与对外贸易,大唐帝国在他的经营下,终于成了当时世界上最为繁荣、最为发达、也最为强大的国度。
而大唐帝国的首都北京,则成了世界人民所向往的“新罗马城”,无数的外国人,希望在这个伟大的城市定居与生活,更是乐意被大唐帝国归化成为汉人的一员,从而在中国得以永久定居。
在大唐帝国经过了这二十年的扎实经营后,其国力已是令世界各国难以望其项背,李啸知道,帝国的下一步扩张机会,终于又到来了。
接下来的两年里,大唐帝国开始与布哈拉和希瓦争夺哈萨克草原。
唐军调派了三镇兵马,先夺取了整个哈萨克草原的控制权,此后,唐军又攻入河中地区,希瓦和布哈拉为避免亡国,开始向奥斯曼与萨菲求援。
大唐帝国与这些绿教联盟国打打停停,停停打打,在花费了整整五年时间后,经过了前后十余次大小战争,终于灭亡了希瓦和布哈拉,让自已的西部疆界,向北抵达了南高加索地区。
至此,大唐在西边的征伐,终于结束了。
李啸设了第十镇与第十一镇两镇兵马,分别驻守两国疆域,彻底巩固了新占的地方,然后,亦如先前对西域一般,对当地进行汉化与移民。
接下来,李啸又从内地调派四个军镇,分从西域、乌思藏、以及缅甸三处,向那盘踞的印度的英国人发起全面进攻,将英国人打得连连败退,一直向直溃逃。
本来,李啸雄心勃勃,想要一举吞下南亚次大陆,但令他想不到是,就在这里,在印度北部爆发了一场前所未见极其凶猛的瘟疫,大批唐军士兵生病,战斗力迅速下降到了难以维续的地步。
而退守印南的英国人见状,终于抓住机会进行反攻,唐军兵卒染病士气不振,被英国人打得大败,不得不向后退缩,原本的锐气顿是丧失殆尽。
随后,双方据守恒河两岸,进行了多次拉锯作战,终于到最后,英国人疲惫不堪,而饱受瘟疫与后勤之苦的唐军也无力再战,双方终于决定,以恒河为界,将印度北部划入中国,而印度南部归英国所有,就此息兵罢战,两国进入和平共处状态。
李啸知道,在唐军遭受瘟疫袭击以及后勤不力的情况下,还能有这般战果,已是颇为不易,所以,现在对英国的暂时容忍,并不妨碍将来的重新发力进击。
与英国在印度的战事平息后,李啸因自已年纪渐大,遂立长子李成为太子,并令太子亲随身边,教习政务,以求让其渐渐熟悉国务。
李啸知道,这太子李成仁懦善良,却也聪明清醒,这样的人,不是一个很好的开拓者,却必定是很不错的守成者。而现在的大唐帝国,在自已手中已臻巅峰,后代想要超越自已,怕是极难,能很好地守成下去,让自已所开拓的疆土,成为中华子孙可以永久继承的基业,便是很知足了。
至于,将来的大唐帝国,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是成为君主立宪,还是有一天会走向共和,这样的结果,只怕自已也实难预测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在这个李啸穿越过来的时代里,李啸这位一代枭雄,还将继续创造属于他,也属于整个华夏民族的辉煌与传奇。
这一切,到底是不是命中注定呢?
没有人知道……
(全文完,谢谢各位长期支持与鼓励。本来还想再写远征欧洲的,实在兴致索然,还是就此打住吧。)
听了此人的话语,刘文秀亦是眼前一亮。
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五世,却有何等话语,要对自己说呢?
仿佛看出了刘文秀的惊疑,五世急急说道:“刘镇长,你可知道,那叛匪头人嘎木,为了攻下拉萨城,已将藏南的全部兵马尽皆带上,却没想他们拼尽全力攻打,在拉萨即净全部陷落之时,却有贵军突然到来,那嘎木负隅顽抗,身死名灭,其下部众,亦大部为贵军所俘,故而现在的藏南……”
“故而现在藏南空虚,群龙无首,所以你要本镇立即发兵,立即去攻打藏南么?”刘文秀立即看出了此人想说的本意。
五世闻言一怔,便立即回道:“刘镇长果是英明,一下就知道在下本意。在下在想,现在嘎木既死,余部亦溃,若不趁此良机,全力攻打藏南,未免太过可惜。”
他略顿了一下,复急急说道:“刘镇长,在下对藏区各地情况尚是熟悉,你若信得过在下,在下愿为大军领路,前往藏南,算是投效贵军的一点微功。”
听他这般急切表态,又如此一脸期盼之色,刘文秀心下满是得意,便道:“五世这般急于为我军效力,本镇心下甚慰,就如你之愿,全军在拉萨休整一日后,于明天天亮,立即向藏南进发,彻底剿除当地余孽。你能为我军引路前行,当可记上一功。”
五世闻言,顿是喜不自尽,立即回道:“多谢刘大人抬爱,在下定当竭尽全力为贵军效力,”
唐军安排既定,次日一早,在五世的引领下,十万大军继续南征,直指藏南。
果然,此时的藏南无兵无将,已是乱成一团,唐军到来后,几乎没费多大气力,便将这块据众反叛了数十年之久的土地完全收服。
而随着拉萨与藏南的收复,整个乌思藏的局面已是大为改观,接下来,唐军开始分兵出击,一个又一个城池与据点被拿下,再又经过了整整两年后,这块堪称唐军成立以为最为坚硬的骨头,终于被生生地硬啃了下来。
而唐军为了拿下这世界高原,也付出了多达六万余人的伤亡,消耗的后勤辎重与粮草军械,更是无可估量。
但是,大唐皇帝李啸却依然认为,这样做,是值得的。
毕竟,得到了这块世界层脊,整个南亚次大陆已然尽收眼底。只要唐军愿意,他们随时可以继续向南发动进攻,从而彻底拿下这块暂由英国人盘踞的肥沃土地。
当然,李啸现在并不不打算这么做,因为,在他的规划里,战到现在,唐军所有的战略目标,基本已是达成。大唐帝国是如此的广袤无垠,从最北面的西伯利亚,到再南边的澳洲都是大唐帝国的领土,拥了这般前所未有的广阔土地,再去消耗宝贵的人力与资源开疆拓土,意义已是不大。
所以,李啸在对乌思藏地区如西域一般,进行汉化与分流管理,当地的顽抗分子不是被处死,就是被流放,最终这项工作在一年后顺利完成,乌思藏地区,自此彻底恢复了平静与安宁。
接下来,唐军开始裁军。
原本的十四个军镇,缩编成九个军镇,其编制规模改为每镇四营,每营人数亦大为减少,从而一举减少了二十余万军队,为大唐帝国节省了大量的军械与粮草资源,大大减轻了国家负担。
而这八个军镇,其驻扎情况分别为:第一镇的四营兵马,分别驻守京师所在的北直隶、山东省、宣府镇、辽东省。
第二镇兵马,则是驻守江西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据李啸要求,南直隶分成江苏与安徽两省,以缩小规模,有利于行政管理。)
第三镇兵马,驻守河南省、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
第四镇兵马,驻守福建省、广东省、广西省、台湾省。
第五镇兵马,驻守四川省、贵州省、湖北省、湖南省。(亦据李啸要求,将湖广拆成湖南与湖北,同时将鄂西的郧阳地区,并入湖北之中。)
第六镇兵马,驻守云南省、越南省、缅甸省,其中缅甸因为与英国人占据的印度相接壤,故留两营兵马驻守。
第七镇兵马,驻守菲律宾、新几内亚、澳洲、以及东南亚诸地。
第八镇兵马,驻守外东北、北海道、库页岛、西伯利亚。
第九镇兵马,驻守乌思藏、西域省、准噶尔省,以及蒙古诸部。其中两营兵马放于乌思藏,以防这块大唐帝国最后费尽心力才收复的地区,因为与英国人的印度相接壤,而怕有不稳定的情况存在。
各地的兵马驻扎既定,李啸开始制定制度,各地的军镇头领,每三年轮换一次,以防军将在当地收拢人心,形成藩镇。并且,他又设立了在轮换三次后,各军镇的主要将领,皆由武入文,在朝廷正式担任文职,再不负责地方具体的军事安排。
他这样的制度,加上所有的监抚司文官制度,与安全司密探制度,实现了中央对军队的牢牢掌握,可以说,没有李啸的命令,各地的军镇头目,连一总兵马都无权随意调动。再加上各地的军队不能从当地征税征粮,只能仰赖中央拔划,亦不得插手当地的行政事务,从而彻底防止了各地的军镇将领如唐代一般,成为了当地土皇帝一般的存在。
完成军队整编与驻防工作后,接下来,在整整二十年的时间里,李啸全力经营国内经济与对外贸易,大唐帝国在他的经营下,终于成了当时世界上最为繁荣、最为发达、也最为强大的国度。
而大唐帝国的首都北京,则成了世界人民所向往的“新罗马城”,无数的外国人,希望在这个伟大的城市定居与生活,更是乐意被大唐帝国归化成为汉人的一员,从而在中国得以永久定居。
在大唐帝国经过了这二十年的扎实经营后,其国力已是令世界各国难以望其项背,李啸知道,帝国的下一步扩张机会,终于又到来了。
接下来的两年里,大唐帝国开始与布哈拉和希瓦争夺哈萨克草原。
唐军调派了三镇兵马,先夺取了整个哈萨克草原的控制权,此后,唐军又攻入河中地区,希瓦和布哈拉为避免亡国,开始向奥斯曼与萨菲求援。
大唐帝国与这些绿教联盟国打打停停,停停打打,在花费了整整五年时间后,经过了前后十余次大小战争,终于灭亡了希瓦和布哈拉,让自已的西部疆界,向北抵达了南高加索地区。
至此,大唐在西边的征伐,终于结束了。
李啸设了第十镇与第十一镇两镇兵马,分别驻守两国疆域,彻底巩固了新占的地方,然后,亦如先前对西域一般,对当地进行汉化与移民。
接下来,李啸又从内地调派四个军镇,分从西域、乌思藏、以及缅甸三处,向那盘踞的印度的英国人发起全面进攻,将英国人打得连连败退,一直向直溃逃。
本来,李啸雄心勃勃,想要一举吞下南亚次大陆,但令他想不到是,就在这里,在印度北部爆发了一场前所未见极其凶猛的瘟疫,大批唐军士兵生病,战斗力迅速下降到了难以维续的地步。
而退守印南的英国人见状,终于抓住机会进行反攻,唐军兵卒染病士气不振,被英国人打得大败,不得不向后退缩,原本的锐气顿是丧失殆尽。
随后,双方据守恒河两岸,进行了多次拉锯作战,终于到最后,英国人疲惫不堪,而饱受瘟疫与后勤之苦的唐军也无力再战,双方终于决定,以恒河为界,将印度北部划入中国,而印度南部归英国所有,就此息兵罢战,两国进入和平共处状态。
李啸知道,在唐军遭受瘟疫袭击以及后勤不力的情况下,还能有这般战果,已是颇为不易,所以,现在对英国的暂时容忍,并不妨碍将来的重新发力进击。
与英国在印度的战事平息后,李啸因自已年纪渐大,遂立长子李成为太子,并令太子亲随身边,教习政务,以求让其渐渐熟悉国务。
李啸知道,这太子李成仁懦善良,却也聪明清醒,这样的人,不是一个很好的开拓者,却必定是很不错的守成者。而现在的大唐帝国,在自已手中已臻巅峰,后代想要超越自已,怕是极难,能很好地守成下去,让自已所开拓的疆土,成为中华子孙可以永久继承的基业,便是很知足了。
至于,将来的大唐帝国,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是成为君主立宪,还是有一天会走向共和,这样的结果,只怕自已也实难预测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在这个李啸穿越过来的时代里,李啸这位一代枭雄,还将继续创造属于他,也属于整个华夏民族的辉煌与传奇。
这一切,到底是不是命中注定呢?
没有人知道……
(全文完,谢谢各位长期支持与鼓励。本来还想再写远征欧洲的,实在兴致索然,还是就此打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