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 康乃馨革命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xs.net,最快更新大时代1958最新章节!
“是格洛纳斯发射成功了?”谢洛夫带着疑惑接过了电报,这有些不对。格洛纳斯的第一颗卫星确实是在这几天发射,可莫里金是第一总局局长,不应该由他来向自己报告啊。
“葡萄牙在非洲驻军出现不稳定的情况?”读着上面的信息,谢洛夫眉毛一抖的自语道。
“是的,里斯本我们的驻外工作组,也收到一些不同寻常的消息,似乎某种运动正在酝酿。”第一总局局长莫里金将军低声道,“我们有些猜测,但不能肯定是不是预测的那样,如果是的话,这对我们绝对是天大的好消息。”
“是不是真的,都不耽误我们的计划。谁都无法阻止我们,先把情报给外交部,省的他们错手不及。”谢洛夫看完之后吩咐道,“告诉齐涅夫,在喀土穆的非洲指挥所要马上完成,时间不多了,明白?”
莫里金将军一个立正马上离开了办公室,整个办公室又剩下了谢洛夫一个人,如果他背后的捷尔任斯基照片也算的话,那就是两个。葡萄牙马上会变化,不过苏联利用不上,那个和佛朗哥并列的萨拉查,把葡萄牙共产党的中央委员都关进监狱,这些中央委员的刑期加起来超过三百年,换句话说苏联根本无法利用到葡萄牙共产党帮助自己,必须要等待康乃馨革命爆发才行,这是苏联外交部的事情。
比起东南亚的烽火燎原,此时的世界其他地区似乎还算平静,苏联铺设的光缆抵达了开罗和大马士革,以这两个城市作为基础,未来会朝向中东和北非扩散。世界上的人口聚集区其实就这么几个,有价值的就更少,其中大部分都集中在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是世界第一强国,苏联的进攻战略是正确的。
不过只用军事力量的话,其实不太好达成目的,谢洛夫准备用另外一个办法。在英特网上苏联和美国不分先后,可历史上美国首先完成国内使用。在一九七四年的时候,这种征兆还不明显,美国人并不知道这玩意的巨大威力,苏联其实也不知道,只有谢洛夫领着克格勃以安全命令不惜代价的推进。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两个东西,一个就是手机通讯,另外一个就是计算机网络,用这两个东西控制住落后国家的信息接受来源,先入为主让第三世界接受苏联的信息。形成习惯就会干掉传统的美国舆论霸权。
后世希婊几乎得到了所有传统媒体的支持,铺天盖地的为自己造势,造成钦定的样子,可最后选举失败,输给了川主席。就是因为社交媒体上美国白人不吃这套,什么特么政治正确,一群照顾老黑、老墨、和平教徒的东西,白人最终用选票教育了民主党。
谢洛夫相信苏联的政治结构不敢说一定比美国强,可绝对是有的比较。一直推广不力和欧美的舆论霸权有很大关系。英特网和原来的媒体报纸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在网络上普通人可以互相讨论,不是原来媒体那种媒体说什么你只能接受。
苏联的地理环境如果本身很弱,那绝对是一个灾难,敌人可以从四面八方打进来。可如果苏联本身很强大,这就是非常适合进攻的环境,世界上的热点地区苏联都能够得到。人口聚集区,中东和北非的阿拉伯地区苏联保持了很好的关系,印度为苏联马首是瞻,中国和苏联虽然冷淡但也是名义上的盟国,东南亚和非洲如果在取得进展,苏联影响的世界人口和资源就会超过美国,这还是把整个美洲都算美国势力的计算。
这种改变是决定性的,苏联只要有美国七成的力量就可以凭借地理优势,在世界上和美国争夺的有来有回,更何况现在的苏联比历史上更加强大。
格洛纳斯卫星和海底光缆的铺设,就是在这方面的准备,这次不只是削弱的美国舆论权威,还要压对方一头,等到苏联在世界上大多数的人口建立了互联网和通讯基地,这个世界就改变了,目前在阿富汗苏联已经成功了。中东因为距离不远光缆也铺设完成,印度和印尼周边需要的时间会长一些。这些工程耗费了克格勃不少情报资金,但绝对值得。
“去访问?中东,不能换个人去么?”搂着瓦莉娅的谢洛夫很不情愿,中东的治安不怎么样,要是去欧洲访问的话,他倒是可以支持一下。
“海底光缆不是你铺设的么?他们觉得我做这个工作更容易。”坐在丈夫腿上的瓦莉娅搂着丈夫的脖子不断摇晃,忽然低头吻了一下男人的额头道,“叶卡捷琳娜同志想要推举我做教育部部长,你看怎么样?”
叶卡捷琳娜?瓦莉娅肯定说的不是她自己,谢洛夫的脑袋也不笨,知道妻子说的是文化部部长福尔采娃,这个赫鲁晓夫时期苏联最有权势的女人,现在只是一个普通的部门干部,不负当年中央主席团委员的权势,可作为一个老资格的中央委员,谁也不敢说她就没有能量,特别是这个女人和乌克兰很多干部的私交很不错。
乌克兰在苏联的地位,可以说仅次于俄罗斯,在政治上甚至不比俄罗斯差。乌克兰语是苏联的官方语言,而不是地方语言,如果有乌克兰人支持的话,这倒是并不难。
“以你和福尔采娃的关系,这会不会有种钦定的感觉?”谢洛夫看着妻子小心翼翼的说道,瓦莉娅当初在莫斯科市委工作的时候,就是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福尔采娃的机要秘书。
“那你答应呢,还是不答应呢?不说话就当是支持我了。”瓦莉娅一挺胸,胸前两块非常有压迫感的球球,顶在了自己男人的脸上,居高临下的用上帝视角看着自己丈夫。
女皇陛下,你这样让我感觉压力很大,承受着压迫感的谢洛夫忙不迭的点头,提议又不是他提出来的,大不了在中央主席团委员会议的时候,他不去参加就行了。
瓦莉娅对中东进行访问,和苏联的策略有关系,这个利用通讯和计算机网络推广扩大影响力就是他这个总政委的注意,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家中的叶卡捷琳娜三世陛下出国访问,确实也是在帮助他,他确实不能反对。
在访问当天,披着军大衣谢洛夫坐车去机场送别妻子,为什么不是开车这个问题说过很多次,他会开坦克,因为坦克不怕撞。真开轿车时候就会出现恐惧症,所以从来没学会过。
身为一个超级大国首都的机场,莫斯科机场很繁忙,带着苏联最有辨识度的蓝色大檐帽,谢洛夫跟在瓦莉娅的身后,不断的盯住注意事项。引起周围路过人群的频频侧目,但马上就离开了,总政委怕老婆这种笑话在苏联全国流传,人们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种情况反过来还差不多,一般都是女人送自己的男人上战场,像是他这种反过来的情况比较少见,这也是总收到注目礼的原因。最近又变成自己了,要不要把叶连娜接回来呢,反正瓦莉娅也不在家,瓦莉娅的最后一站是中国,会从那边转到伊尔库茨克回苏联。
“放心吧,父亲,我们会照顾好母亲的。”一群克格勃安排的安全人员就站在旁边,一个年轻的少尉低声安慰道。
“我当然放心,我已经和那些国家的内务部打好招呼了。”苏联第一大接盘侠谢洛夫一听到父亲这个词有些蛋疼,一想到自己还有六七万没有见过面的孩子,更加蛋疼了。“照顾好你们的母亲,我这边不用担心。”
过了十几分钟,站在塔台上的谢洛夫目送飞机起飞,看着跑到旁边的风向测试器,冷着脸问道,“我们的飞行员,就不能考虑一下条件么,刚刚明明是侧风。”然后拿着对讲机对着机组人员喊道,“你给我注意安全,这次行程不许喝酒……”
对于里斯本来说,这个国家一如既往的平静,就如同三十多年来一样,葡萄牙人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完全忘记了建立这套体制的萨拉查已经死去了四年。
就在这一天,里斯本的街头突然出现了大批军人,和往常不同的是,这些军人在拿着枪支的同时,身上还有一束束红色康乃馨。这些军人高呼着要求卡丹奴下台的口号。葡萄牙四分之三的军队都在殖民地作战,本土的军队本来就不多。就是这些不多的军队迅速的控制了首都,在这个过程当中里斯本的市民纷纷加入,在军队的保护下发起了抗议游行,要求结束四十年的法西斯体制。
政变军人很快就控制了全国,大批被关押的葡萄牙共产党被释放,马尔塞洛?达斯内维斯?阿尔维斯?卡丹奴被流放马德拉群岛,新政府瞬间就成立了,快速的发展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包括苏联。(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是格洛纳斯发射成功了?”谢洛夫带着疑惑接过了电报,这有些不对。格洛纳斯的第一颗卫星确实是在这几天发射,可莫里金是第一总局局长,不应该由他来向自己报告啊。
“葡萄牙在非洲驻军出现不稳定的情况?”读着上面的信息,谢洛夫眉毛一抖的自语道。
“是的,里斯本我们的驻外工作组,也收到一些不同寻常的消息,似乎某种运动正在酝酿。”第一总局局长莫里金将军低声道,“我们有些猜测,但不能肯定是不是预测的那样,如果是的话,这对我们绝对是天大的好消息。”
“是不是真的,都不耽误我们的计划。谁都无法阻止我们,先把情报给外交部,省的他们错手不及。”谢洛夫看完之后吩咐道,“告诉齐涅夫,在喀土穆的非洲指挥所要马上完成,时间不多了,明白?”
莫里金将军一个立正马上离开了办公室,整个办公室又剩下了谢洛夫一个人,如果他背后的捷尔任斯基照片也算的话,那就是两个。葡萄牙马上会变化,不过苏联利用不上,那个和佛朗哥并列的萨拉查,把葡萄牙共产党的中央委员都关进监狱,这些中央委员的刑期加起来超过三百年,换句话说苏联根本无法利用到葡萄牙共产党帮助自己,必须要等待康乃馨革命爆发才行,这是苏联外交部的事情。
比起东南亚的烽火燎原,此时的世界其他地区似乎还算平静,苏联铺设的光缆抵达了开罗和大马士革,以这两个城市作为基础,未来会朝向中东和北非扩散。世界上的人口聚集区其实就这么几个,有价值的就更少,其中大部分都集中在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是世界第一强国,苏联的进攻战略是正确的。
不过只用军事力量的话,其实不太好达成目的,谢洛夫准备用另外一个办法。在英特网上苏联和美国不分先后,可历史上美国首先完成国内使用。在一九七四年的时候,这种征兆还不明显,美国人并不知道这玩意的巨大威力,苏联其实也不知道,只有谢洛夫领着克格勃以安全命令不惜代价的推进。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两个东西,一个就是手机通讯,另外一个就是计算机网络,用这两个东西控制住落后国家的信息接受来源,先入为主让第三世界接受苏联的信息。形成习惯就会干掉传统的美国舆论霸权。
后世希婊几乎得到了所有传统媒体的支持,铺天盖地的为自己造势,造成钦定的样子,可最后选举失败,输给了川主席。就是因为社交媒体上美国白人不吃这套,什么特么政治正确,一群照顾老黑、老墨、和平教徒的东西,白人最终用选票教育了民主党。
谢洛夫相信苏联的政治结构不敢说一定比美国强,可绝对是有的比较。一直推广不力和欧美的舆论霸权有很大关系。英特网和原来的媒体报纸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在网络上普通人可以互相讨论,不是原来媒体那种媒体说什么你只能接受。
苏联的地理环境如果本身很弱,那绝对是一个灾难,敌人可以从四面八方打进来。可如果苏联本身很强大,这就是非常适合进攻的环境,世界上的热点地区苏联都能够得到。人口聚集区,中东和北非的阿拉伯地区苏联保持了很好的关系,印度为苏联马首是瞻,中国和苏联虽然冷淡但也是名义上的盟国,东南亚和非洲如果在取得进展,苏联影响的世界人口和资源就会超过美国,这还是把整个美洲都算美国势力的计算。
这种改变是决定性的,苏联只要有美国七成的力量就可以凭借地理优势,在世界上和美国争夺的有来有回,更何况现在的苏联比历史上更加强大。
格洛纳斯卫星和海底光缆的铺设,就是在这方面的准备,这次不只是削弱的美国舆论权威,还要压对方一头,等到苏联在世界上大多数的人口建立了互联网和通讯基地,这个世界就改变了,目前在阿富汗苏联已经成功了。中东因为距离不远光缆也铺设完成,印度和印尼周边需要的时间会长一些。这些工程耗费了克格勃不少情报资金,但绝对值得。
“去访问?中东,不能换个人去么?”搂着瓦莉娅的谢洛夫很不情愿,中东的治安不怎么样,要是去欧洲访问的话,他倒是可以支持一下。
“海底光缆不是你铺设的么?他们觉得我做这个工作更容易。”坐在丈夫腿上的瓦莉娅搂着丈夫的脖子不断摇晃,忽然低头吻了一下男人的额头道,“叶卡捷琳娜同志想要推举我做教育部部长,你看怎么样?”
叶卡捷琳娜?瓦莉娅肯定说的不是她自己,谢洛夫的脑袋也不笨,知道妻子说的是文化部部长福尔采娃,这个赫鲁晓夫时期苏联最有权势的女人,现在只是一个普通的部门干部,不负当年中央主席团委员的权势,可作为一个老资格的中央委员,谁也不敢说她就没有能量,特别是这个女人和乌克兰很多干部的私交很不错。
乌克兰在苏联的地位,可以说仅次于俄罗斯,在政治上甚至不比俄罗斯差。乌克兰语是苏联的官方语言,而不是地方语言,如果有乌克兰人支持的话,这倒是并不难。
“以你和福尔采娃的关系,这会不会有种钦定的感觉?”谢洛夫看着妻子小心翼翼的说道,瓦莉娅当初在莫斯科市委工作的时候,就是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福尔采娃的机要秘书。
“那你答应呢,还是不答应呢?不说话就当是支持我了。”瓦莉娅一挺胸,胸前两块非常有压迫感的球球,顶在了自己男人的脸上,居高临下的用上帝视角看着自己丈夫。
女皇陛下,你这样让我感觉压力很大,承受着压迫感的谢洛夫忙不迭的点头,提议又不是他提出来的,大不了在中央主席团委员会议的时候,他不去参加就行了。
瓦莉娅对中东进行访问,和苏联的策略有关系,这个利用通讯和计算机网络推广扩大影响力就是他这个总政委的注意,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家中的叶卡捷琳娜三世陛下出国访问,确实也是在帮助他,他确实不能反对。
在访问当天,披着军大衣谢洛夫坐车去机场送别妻子,为什么不是开车这个问题说过很多次,他会开坦克,因为坦克不怕撞。真开轿车时候就会出现恐惧症,所以从来没学会过。
身为一个超级大国首都的机场,莫斯科机场很繁忙,带着苏联最有辨识度的蓝色大檐帽,谢洛夫跟在瓦莉娅的身后,不断的盯住注意事项。引起周围路过人群的频频侧目,但马上就离开了,总政委怕老婆这种笑话在苏联全国流传,人们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种情况反过来还差不多,一般都是女人送自己的男人上战场,像是他这种反过来的情况比较少见,这也是总收到注目礼的原因。最近又变成自己了,要不要把叶连娜接回来呢,反正瓦莉娅也不在家,瓦莉娅的最后一站是中国,会从那边转到伊尔库茨克回苏联。
“放心吧,父亲,我们会照顾好母亲的。”一群克格勃安排的安全人员就站在旁边,一个年轻的少尉低声安慰道。
“我当然放心,我已经和那些国家的内务部打好招呼了。”苏联第一大接盘侠谢洛夫一听到父亲这个词有些蛋疼,一想到自己还有六七万没有见过面的孩子,更加蛋疼了。“照顾好你们的母亲,我这边不用担心。”
过了十几分钟,站在塔台上的谢洛夫目送飞机起飞,看着跑到旁边的风向测试器,冷着脸问道,“我们的飞行员,就不能考虑一下条件么,刚刚明明是侧风。”然后拿着对讲机对着机组人员喊道,“你给我注意安全,这次行程不许喝酒……”
对于里斯本来说,这个国家一如既往的平静,就如同三十多年来一样,葡萄牙人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完全忘记了建立这套体制的萨拉查已经死去了四年。
就在这一天,里斯本的街头突然出现了大批军人,和往常不同的是,这些军人在拿着枪支的同时,身上还有一束束红色康乃馨。这些军人高呼着要求卡丹奴下台的口号。葡萄牙四分之三的军队都在殖民地作战,本土的军队本来就不多。就是这些不多的军队迅速的控制了首都,在这个过程当中里斯本的市民纷纷加入,在军队的保护下发起了抗议游行,要求结束四十年的法西斯体制。
政变军人很快就控制了全国,大批被关押的葡萄牙共产党被释放,马尔塞洛?达斯内维斯?阿尔维斯?卡丹奴被流放马德拉群岛,新政府瞬间就成立了,快速的发展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包括苏联。(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