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 > 第5章 如何提高爱的质量(2)
第5章 如何提高爱的质量(2)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xs.net,最快更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最新章节!
有一天,圆圆和她爸爸从单位回来,我看出圆圆有哭过的痕迹,就问她怎么了。圆圆说:“张叔叔说爸爸不要我了。”说着又想哭。她爸爸解释说,他下班前到院长那里开个会,会议比原定时间稍长些,到下班了还没结束。那个张姓同事就对圆圆说:“你爸爸和妈妈不要你了,要把你送给我,我家有个儿子,正好没有小女孩,走吧,跟我回家吧。”说着就做出要拉圆圆走的样子。圆圆被吓坏了,大哭起来。这时,我才知道他们经常捉弄孩子。
我当时很生气,责怪先生不懂得保护孩子,气头上说要剥夺他接送孩子的权利。圆圆爸爸虽然对同事的做法也有些不满,但他不认为会给圆圆带来什么影响,觉得我把这件事看得太严重了。我后来多次和他谈到这事,和他分析孩子的心理,他从事实中也看到了影响。圆圆有两次从睡梦中哭醒,问她做了什么梦,都是说梦到爸爸从幼儿园接上她就不要她,独自走了。由此可见,大人的一个无聊的玩笑,给孩子带来多么深刻的恐惧啊。
她爸爸终于意识到这事对圆圆的影响,也非常懊悔。后来我尽量去接孩子,真的“剥夺”了先生接孩子的权利,主要是我不想让圆圆再见到她爸爸单位那两个人,不想唤起她的不快。她爸爸也真正注意这个问题了,偶尔因为我实在忙顾不上接孩子,他把孩子接回单位,也绝不允许同事再捉弄孩子。我和先生达成一个共识,就是宁可得罪同事,绝不“得罪”孩子。当然,单位同事捉弄孩子并没有恶意,看家长不愿意,以后就不那样做了,所以也不存在“得罪”的问题。
“逗”孩子和“捉弄”孩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逗”孩子应该是以儿童的快乐为前提,指成年人把自己放到儿童的位置上,以儿童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制造出让儿童快乐的事件,其中包含着童心、快乐,甚至幽默和智慧。
我看到一位妈妈洗完一块床单晾起后,顺便和她两岁的小儿子玩一种叫“眊儿”的游戏。她和孩子分别站在床单两边,互相看不见,然后每喊一声“眊儿”,俩人就同时从床单左边或右边探头去看对方。孩子的目的是每次探头能和妈妈碰面,而妈妈的目的是每次探头都不让孩子看到。这样,妈妈有可能这一次刚刚从左边探了一次头,接下来的“眊儿”还是从左边探头;以孩子的判断,妈妈刚才从左边出来,这下该到右边了,就跑到右边,结果扑个空。这样可能来回扑几次空,到终于和妈妈碰上面了,孩子就会乐得大笑起来。尤其是妈妈使了小计策,刚从左边出来,又从左边出来,而孩子已学会判断,通过猜测,两次从同一边出来,连着脸对脸地和妈妈“眊儿”上,孩子会为自己的成就感兴奋不已。
“捉弄”孩子,则是成人居高临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让孩子犯错误、哭泣和害怕,目的是逗大人高兴,给孩子带来的是羞辱、担忧和失落。
例如,大人手里拿一个准备给孩子的东西,却不痛快地给他,而是提条件,让孩子说一句甜言蜜语,如果孩子不愿说,就做出要把东西拿走不给的样子,直到孩子说了,才满意地把东西递给孩子。还有的大人以吓唬孩子取乐,看到小男孩,就做出要找把刀子割男孩的小鸡鸡之类的动作。或者看一个小女孩极喜欢她的布娃娃,就把布娃娃藏起来,说丢了或被别人拿走了,直到小女孩急得大哭,大人才拿出来。
成人觉得这很好玩,以为不过是逗孩子着急一下,哭一鼻子,一笑就没事了。其实,这些行为都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它对孩子来说毫无趣味,只会让孩子有不安和不被尊重的感觉,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增加孩子的社交恐惧和对他人的不信任。所以凡遇到这类事情,家长要礼貌而坚决地制止。这不是小事,事关孩子的事情没小事,在大人眼里是小事,对于孩子来说却是大事。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就坚决反对捉弄孩子,他认为和孩子玩也是德行教育,经常被捉弄的孩子会出现品德方面的缺陷。例如大人经常用欺骗孩子的方法,弄得孩子着急,博得成人哈哈一笑,孩子就会慢慢养成不信任他人和说谎的习惯。
现代都市生活中,上面那些捉弄孩子的具体做法可能不多见了,但人们捉弄孩子的思维方式还很普遍,孩子在很多场合下仍然是被捉弄的对象。这些捉弄行为表面上看已不那么粗俗,但它们与上面那些捉弄行为的野蛮本质是相似的,都包含了对孩子的不尊重和不体谅。
2008年1月2日晚上,我看到北京电视台有一个节目,邀请了来自河北的五胞胎,四女一男。这五名年龄只有四岁多的小家伙健康可爱,齐齐站在演播室中间,一点也不怯场,都是满脸兴奋的样子。他们一下就把我吸引住了,我饶有兴味地坐下看节目。
主持人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们中谁最爱告状”。五个小家伙听了这个问题一脸迷惑,开始都不确定地乱指,后来就看别人指谁他也指谁,最后就统一到一个孩子身上。那个被确定为“最爱告状”的孩子一下显得无所适从,她肯定感觉到自己不是个好角色,表情有些委屈,甚至害怕。
主持人第二个问题是“谁最爱打别人”。孩子们开始又是乱指,然后是互相揭发,最后又统一到一个人身上,那个“最爱打人”的孩子一下子显得很难为情。
主持人第三个问题是“谁挨爸爸打最多”。孩子们仍是从犹犹豫豫的乱指,到最后统一在一个孩子身上,被指到的孩子立即变得不知如何是好,脸上是说不出的尴尬。
主持人和观众都被孩子们的样子逗乐了,没笑的只有这几个孩子。他们的关系已被挑拨,大庭广众之下被贴上某个坏标签,他们都不像刚上场时那样轻松,变得紧张起来,有些不知所措了。
接下来,主持人拿上来一个非常漂亮的书包,说只有这一个书包,问孩子们给谁。孩子们明明都被这个书包吸引,他们看这书包的眼神充满了渴望,心里一定都很想得到这个书包。但是,他们刚才已有被贴上坏标签的经历,于是都想表现得好,就开始了互相推让,都说给别人,没有一个人敢说给自己。指来指去,最后决定给老大。老大拿到书包很高兴,其他几个孩子的失望是显而易见的。老大也许在一瞬间感到不妥,咬咬牙让给了老五——这倒有些出人意料。正当主持人夸奖她时,小姑娘一下哭了,万分失落和委屈。主持人故作惊讶地问她为什么要哭,孩子哭得说不出话来。
这时,那个口齿伶俐的老三打圆场说:“她是觉得老五好,才哭了。”观众又一次被老三的“解释”逗笑了。
就这样一直弄到孩子们哭也哭了,虚假的话也说了,个个心里都七上八下的,主持人才拿出另外四个书包,孩子们也终于破涕为笑。
这个节目的目的是什么,他们设计这些问题和环节的用意何在?实在令人费解。我没再往下看,离开电视干别的去了,否则我也郁闷得想哭了。
写到这里,想起陶行知先生的一首诗,这首诗写得太好了,所有的成人在面对孩子时都应该牢记:
人人都说小孩小,
小孩人小心不小,
你若以为小孩小,
你比小孩还要小。
3 给小板凳揉揉疼
善良和豁达永远是相随的。一个能给小板凳揉疼的孩子,她对别人会有更多理解和爱心,遇到问题从不偏执于自己的理由和利益。这样的思维方式,不仅让她在当下心情愉快,也能保证她一辈子不吃大亏。
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幼儿玩耍或走路时,不小心磕碰到什么东西,碰疼了,哇哇地哭。家长为了安慰孩子,就会一边哄孩子,一边故意举手打那个“肇事者”,“责怪”它为什么碰疼了孩子,做出给孩子“报仇”的样子。然后安慰孩子说:“咱们打它了,它再不敢碰你了。”孩子可能在这时候会有些安慰,破涕为笑,家长也会感到很满意。
这是一种不好的方法,是一种“复仇行为”。它教给孩子遇到不痛快就去责怪别人,教给他不宽容和报复,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
大人可能会想:桌子碰了孩子,我不过是打打桌子,桌子又不懂得疼,这有什么,我没教孩子打人啊。其实,在孩子看来,万物同物,对一棵草说话与对一个人说话一样,对一张桌子的态度与对一个人的态度一样。有时候,一个小女孩对心爱的布娃娃的感情绝不逊色于她对同胞姐姐的感情。单纯如一张白纸的孩子,任何事情于他来说都是全新的,任何经历在他这里都是体验和学习。
法国思想家卢梭在他著名的教育论著《爱弥儿》中谈到人的道德面貌形成时认为,人在开头的一刹那间,也就是尚处于天真纯洁时期所接受的感知,将对他的一生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1]
在孩子幼小时,每一个生活细节都可能成为蕴含重大教育意义的事件,儿童教育中无小事,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都可以发展为孩子的一个好习惯或坏毛病。家长对此应敏感,要用一些心,让每天遇到的一些“小事”,都成为砌筑儿童美好情操大厦的一砖一石。
孩子小时候,轻微的磕伤碰疼的事会常常发生,我女儿圆圆当然也一样。我们一方面非常注意她的安全,另一方面这些事情发生时,也不过分大惊小怪。尽量以轻松快乐的心情相对,让她觉得这是平常的、甚至是有些趣味的事。如果大人动不动就一脸惊慌失措,不但不能给孩子安慰,还会吓着孩子,除了皮肉疼,心理上也会产生恐惧。
同时我们还教给她善待“对方”。假如小板凳碰疼她了,我们绝不会去打小板凳。而是赶快轻轻地亲亲她的疼处(据说妈妈的吻止痛效果很好),安慰她“马上就不疼了,宝宝不哭了”。等她状况稍好一些时,再像对待她一样,带着她给小板凳揉揉疼,告诉小板凳“马上就不疼了”。
这样做,不但没有让小板凳站到她的对立面,成为“加害”她的坏蛋,反而使其成为分担痛苦的朋友,并让她意识到“碰撞”是双方的事,要互相体谅。圆圆去给小板凳揉疼时,也就忘了自己的疼,情绪很快好转。
由于我们经常这样做,有一次,我带她在外面玩耍,她跑着跑着,被不够平整的地面绊了一下,摔倒了,两只小手擦出微微的血痕,疼得大哭起来。我赶快亲亲她的小手,轻轻地给她吹吹,再给她擦擦眼泪,她很快就不哭了。我要拉她走开时,她居然蹲下身,给摔倒的地面揉揉疼,安慰地面“马上就不疼了”。
同时,如果她和小朋友都想玩一个布娃娃,发生冲突,我们既不要求她出让,也不怂恿她抢夺,而是赶快用另一个东西来吸引她和小朋友的注意,让她知道好玩的东西不止一样;或者引导她和小朋友一起玩,体会合作的愉快。比如告诉孩子们说:“我们一起打扮布娃娃吧。布娃娃的头发乱了。来,小哲给布娃娃梳头,婷婷到卫生间找个毛巾给布娃娃擦一下脸,圆圆把你那个蝴蝶结拿来给布娃娃戴头上……啊,看,你们三个人把布娃娃打扮得多漂亮啊!”大人经常这样引导孩子,并且家长自己也每天友好对待孩子,在任何事上都想办法理解孩子,不和孩子斗狠比倔,孩子就学会了理解他人,学会了温和地化解矛盾。尤其是学会了“让步”。圆圆从小就懂得谦让,每当有什么冲突出现时,她总是会让步。这让步并不是怯懦的退让,是一个孩子表现出的真正的大度,是变通能力。
她和小朋友玩耍从来不闹意见,总是懂得通过“办法”来解决问题。记得有一次在幼儿园,圆圆和几个小朋友排队玩滑梯。排在最前面的孩子总是第一个上去第一个滑下来,然后再第一个跑到上滑梯的地方,等后面的人都滑下来,站到他后面时,再一起上去。孩子们可能突然发现当这个“第一名”很风光,就开始争抢。后面滑下来的孩子拼命往梯子旁跑,但很难赶到第一的位置,于是有的孩子开始互相推搡,大喊大叫,闹得情绪很不愉快。圆圆也很想第一个滑下来,但她不会通过喊叫或把别人推开这些方法争抢第一。她让自己少滑一次,等在梯子旁,待别的小朋友这一轮滑下来跑到梯子旁时,自然就排到了她的后面。她用适当放弃的方式,既不和小朋友冲突,又为自己争得了一次排到最前面的机会。
圆圆的善解人意迁移到很多方面。她从小对万事万物亲切友好,我和她爸爸开玩笑打一下布娃娃的屁股她也不允许。她上小学后,和班里同学关系也很好,每次班里选三好生,几乎都能全票当选。她才七岁时,我哥哥的孩子,当时四岁的小毅来我家住了几个月。圆圆总是对小弟弟非常好,从没和弟弟闹过一次别扭。有一次,我和她去买一种她和弟弟都非常喜欢吃的蛋糕,店里只剩一点点了,勉强够两个人吃。我问她可不可以回去只让姥姥和小弟弟吃,她这次不吃行不行。圆圆痛快地答应了,尽管她非常想吃,但她考虑到弟弟那么小,姥姥老了,都需要照顾。回家后她一直坚持要把蛋糕给姥姥和弟弟吃,自己说什么也不吃。姥姥感叹说这个孩子真懂事。
圆圆初中就读的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学校每天发一个水果。她回家对我说,开始时分到不好的水果有点不高兴,但一想这个不好的水果如果不分给她,就会分给另一个同学,总得有一个人吃它。这样一想,就高兴了,以后不管分到什么样的水果都不在意。她说这话时才十岁。
她能这样想,我们非常欣慰。善良和豁达永远是相随的,一个能给小板凳揉疼的孩子,她对别人会有更多理解和爱心,遇到问题从不偏执于自己的理由和利益。这样的思维方式不仅让她在当下心情愉快,也能保证她一辈子不吃大亏。
有一天,圆圆和她爸爸从单位回来,我看出圆圆有哭过的痕迹,就问她怎么了。圆圆说:“张叔叔说爸爸不要我了。”说着又想哭。她爸爸解释说,他下班前到院长那里开个会,会议比原定时间稍长些,到下班了还没结束。那个张姓同事就对圆圆说:“你爸爸和妈妈不要你了,要把你送给我,我家有个儿子,正好没有小女孩,走吧,跟我回家吧。”说着就做出要拉圆圆走的样子。圆圆被吓坏了,大哭起来。这时,我才知道他们经常捉弄孩子。
我当时很生气,责怪先生不懂得保护孩子,气头上说要剥夺他接送孩子的权利。圆圆爸爸虽然对同事的做法也有些不满,但他不认为会给圆圆带来什么影响,觉得我把这件事看得太严重了。我后来多次和他谈到这事,和他分析孩子的心理,他从事实中也看到了影响。圆圆有两次从睡梦中哭醒,问她做了什么梦,都是说梦到爸爸从幼儿园接上她就不要她,独自走了。由此可见,大人的一个无聊的玩笑,给孩子带来多么深刻的恐惧啊。
她爸爸终于意识到这事对圆圆的影响,也非常懊悔。后来我尽量去接孩子,真的“剥夺”了先生接孩子的权利,主要是我不想让圆圆再见到她爸爸单位那两个人,不想唤起她的不快。她爸爸也真正注意这个问题了,偶尔因为我实在忙顾不上接孩子,他把孩子接回单位,也绝不允许同事再捉弄孩子。我和先生达成一个共识,就是宁可得罪同事,绝不“得罪”孩子。当然,单位同事捉弄孩子并没有恶意,看家长不愿意,以后就不那样做了,所以也不存在“得罪”的问题。
“逗”孩子和“捉弄”孩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逗”孩子应该是以儿童的快乐为前提,指成年人把自己放到儿童的位置上,以儿童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制造出让儿童快乐的事件,其中包含着童心、快乐,甚至幽默和智慧。
我看到一位妈妈洗完一块床单晾起后,顺便和她两岁的小儿子玩一种叫“眊儿”的游戏。她和孩子分别站在床单两边,互相看不见,然后每喊一声“眊儿”,俩人就同时从床单左边或右边探头去看对方。孩子的目的是每次探头能和妈妈碰面,而妈妈的目的是每次探头都不让孩子看到。这样,妈妈有可能这一次刚刚从左边探了一次头,接下来的“眊儿”还是从左边探头;以孩子的判断,妈妈刚才从左边出来,这下该到右边了,就跑到右边,结果扑个空。这样可能来回扑几次空,到终于和妈妈碰上面了,孩子就会乐得大笑起来。尤其是妈妈使了小计策,刚从左边出来,又从左边出来,而孩子已学会判断,通过猜测,两次从同一边出来,连着脸对脸地和妈妈“眊儿”上,孩子会为自己的成就感兴奋不已。
“捉弄”孩子,则是成人居高临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让孩子犯错误、哭泣和害怕,目的是逗大人高兴,给孩子带来的是羞辱、担忧和失落。
例如,大人手里拿一个准备给孩子的东西,却不痛快地给他,而是提条件,让孩子说一句甜言蜜语,如果孩子不愿说,就做出要把东西拿走不给的样子,直到孩子说了,才满意地把东西递给孩子。还有的大人以吓唬孩子取乐,看到小男孩,就做出要找把刀子割男孩的小鸡鸡之类的动作。或者看一个小女孩极喜欢她的布娃娃,就把布娃娃藏起来,说丢了或被别人拿走了,直到小女孩急得大哭,大人才拿出来。
成人觉得这很好玩,以为不过是逗孩子着急一下,哭一鼻子,一笑就没事了。其实,这些行为都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它对孩子来说毫无趣味,只会让孩子有不安和不被尊重的感觉,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增加孩子的社交恐惧和对他人的不信任。所以凡遇到这类事情,家长要礼貌而坚决地制止。这不是小事,事关孩子的事情没小事,在大人眼里是小事,对于孩子来说却是大事。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就坚决反对捉弄孩子,他认为和孩子玩也是德行教育,经常被捉弄的孩子会出现品德方面的缺陷。例如大人经常用欺骗孩子的方法,弄得孩子着急,博得成人哈哈一笑,孩子就会慢慢养成不信任他人和说谎的习惯。
现代都市生活中,上面那些捉弄孩子的具体做法可能不多见了,但人们捉弄孩子的思维方式还很普遍,孩子在很多场合下仍然是被捉弄的对象。这些捉弄行为表面上看已不那么粗俗,但它们与上面那些捉弄行为的野蛮本质是相似的,都包含了对孩子的不尊重和不体谅。
2008年1月2日晚上,我看到北京电视台有一个节目,邀请了来自河北的五胞胎,四女一男。这五名年龄只有四岁多的小家伙健康可爱,齐齐站在演播室中间,一点也不怯场,都是满脸兴奋的样子。他们一下就把我吸引住了,我饶有兴味地坐下看节目。
主持人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们中谁最爱告状”。五个小家伙听了这个问题一脸迷惑,开始都不确定地乱指,后来就看别人指谁他也指谁,最后就统一到一个孩子身上。那个被确定为“最爱告状”的孩子一下显得无所适从,她肯定感觉到自己不是个好角色,表情有些委屈,甚至害怕。
主持人第二个问题是“谁最爱打别人”。孩子们开始又是乱指,然后是互相揭发,最后又统一到一个人身上,那个“最爱打人”的孩子一下子显得很难为情。
主持人第三个问题是“谁挨爸爸打最多”。孩子们仍是从犹犹豫豫的乱指,到最后统一在一个孩子身上,被指到的孩子立即变得不知如何是好,脸上是说不出的尴尬。
主持人和观众都被孩子们的样子逗乐了,没笑的只有这几个孩子。他们的关系已被挑拨,大庭广众之下被贴上某个坏标签,他们都不像刚上场时那样轻松,变得紧张起来,有些不知所措了。
接下来,主持人拿上来一个非常漂亮的书包,说只有这一个书包,问孩子们给谁。孩子们明明都被这个书包吸引,他们看这书包的眼神充满了渴望,心里一定都很想得到这个书包。但是,他们刚才已有被贴上坏标签的经历,于是都想表现得好,就开始了互相推让,都说给别人,没有一个人敢说给自己。指来指去,最后决定给老大。老大拿到书包很高兴,其他几个孩子的失望是显而易见的。老大也许在一瞬间感到不妥,咬咬牙让给了老五——这倒有些出人意料。正当主持人夸奖她时,小姑娘一下哭了,万分失落和委屈。主持人故作惊讶地问她为什么要哭,孩子哭得说不出话来。
这时,那个口齿伶俐的老三打圆场说:“她是觉得老五好,才哭了。”观众又一次被老三的“解释”逗笑了。
就这样一直弄到孩子们哭也哭了,虚假的话也说了,个个心里都七上八下的,主持人才拿出另外四个书包,孩子们也终于破涕为笑。
这个节目的目的是什么,他们设计这些问题和环节的用意何在?实在令人费解。我没再往下看,离开电视干别的去了,否则我也郁闷得想哭了。
写到这里,想起陶行知先生的一首诗,这首诗写得太好了,所有的成人在面对孩子时都应该牢记:
人人都说小孩小,
小孩人小心不小,
你若以为小孩小,
你比小孩还要小。
3 给小板凳揉揉疼
善良和豁达永远是相随的。一个能给小板凳揉疼的孩子,她对别人会有更多理解和爱心,遇到问题从不偏执于自己的理由和利益。这样的思维方式,不仅让她在当下心情愉快,也能保证她一辈子不吃大亏。
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幼儿玩耍或走路时,不小心磕碰到什么东西,碰疼了,哇哇地哭。家长为了安慰孩子,就会一边哄孩子,一边故意举手打那个“肇事者”,“责怪”它为什么碰疼了孩子,做出给孩子“报仇”的样子。然后安慰孩子说:“咱们打它了,它再不敢碰你了。”孩子可能在这时候会有些安慰,破涕为笑,家长也会感到很满意。
这是一种不好的方法,是一种“复仇行为”。它教给孩子遇到不痛快就去责怪别人,教给他不宽容和报复,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
大人可能会想:桌子碰了孩子,我不过是打打桌子,桌子又不懂得疼,这有什么,我没教孩子打人啊。其实,在孩子看来,万物同物,对一棵草说话与对一个人说话一样,对一张桌子的态度与对一个人的态度一样。有时候,一个小女孩对心爱的布娃娃的感情绝不逊色于她对同胞姐姐的感情。单纯如一张白纸的孩子,任何事情于他来说都是全新的,任何经历在他这里都是体验和学习。
法国思想家卢梭在他著名的教育论著《爱弥儿》中谈到人的道德面貌形成时认为,人在开头的一刹那间,也就是尚处于天真纯洁时期所接受的感知,将对他的一生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1]
在孩子幼小时,每一个生活细节都可能成为蕴含重大教育意义的事件,儿童教育中无小事,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都可以发展为孩子的一个好习惯或坏毛病。家长对此应敏感,要用一些心,让每天遇到的一些“小事”,都成为砌筑儿童美好情操大厦的一砖一石。
孩子小时候,轻微的磕伤碰疼的事会常常发生,我女儿圆圆当然也一样。我们一方面非常注意她的安全,另一方面这些事情发生时,也不过分大惊小怪。尽量以轻松快乐的心情相对,让她觉得这是平常的、甚至是有些趣味的事。如果大人动不动就一脸惊慌失措,不但不能给孩子安慰,还会吓着孩子,除了皮肉疼,心理上也会产生恐惧。
同时我们还教给她善待“对方”。假如小板凳碰疼她了,我们绝不会去打小板凳。而是赶快轻轻地亲亲她的疼处(据说妈妈的吻止痛效果很好),安慰她“马上就不疼了,宝宝不哭了”。等她状况稍好一些时,再像对待她一样,带着她给小板凳揉揉疼,告诉小板凳“马上就不疼了”。
这样做,不但没有让小板凳站到她的对立面,成为“加害”她的坏蛋,反而使其成为分担痛苦的朋友,并让她意识到“碰撞”是双方的事,要互相体谅。圆圆去给小板凳揉疼时,也就忘了自己的疼,情绪很快好转。
由于我们经常这样做,有一次,我带她在外面玩耍,她跑着跑着,被不够平整的地面绊了一下,摔倒了,两只小手擦出微微的血痕,疼得大哭起来。我赶快亲亲她的小手,轻轻地给她吹吹,再给她擦擦眼泪,她很快就不哭了。我要拉她走开时,她居然蹲下身,给摔倒的地面揉揉疼,安慰地面“马上就不疼了”。
同时,如果她和小朋友都想玩一个布娃娃,发生冲突,我们既不要求她出让,也不怂恿她抢夺,而是赶快用另一个东西来吸引她和小朋友的注意,让她知道好玩的东西不止一样;或者引导她和小朋友一起玩,体会合作的愉快。比如告诉孩子们说:“我们一起打扮布娃娃吧。布娃娃的头发乱了。来,小哲给布娃娃梳头,婷婷到卫生间找个毛巾给布娃娃擦一下脸,圆圆把你那个蝴蝶结拿来给布娃娃戴头上……啊,看,你们三个人把布娃娃打扮得多漂亮啊!”大人经常这样引导孩子,并且家长自己也每天友好对待孩子,在任何事上都想办法理解孩子,不和孩子斗狠比倔,孩子就学会了理解他人,学会了温和地化解矛盾。尤其是学会了“让步”。圆圆从小就懂得谦让,每当有什么冲突出现时,她总是会让步。这让步并不是怯懦的退让,是一个孩子表现出的真正的大度,是变通能力。
她和小朋友玩耍从来不闹意见,总是懂得通过“办法”来解决问题。记得有一次在幼儿园,圆圆和几个小朋友排队玩滑梯。排在最前面的孩子总是第一个上去第一个滑下来,然后再第一个跑到上滑梯的地方,等后面的人都滑下来,站到他后面时,再一起上去。孩子们可能突然发现当这个“第一名”很风光,就开始争抢。后面滑下来的孩子拼命往梯子旁跑,但很难赶到第一的位置,于是有的孩子开始互相推搡,大喊大叫,闹得情绪很不愉快。圆圆也很想第一个滑下来,但她不会通过喊叫或把别人推开这些方法争抢第一。她让自己少滑一次,等在梯子旁,待别的小朋友这一轮滑下来跑到梯子旁时,自然就排到了她的后面。她用适当放弃的方式,既不和小朋友冲突,又为自己争得了一次排到最前面的机会。
圆圆的善解人意迁移到很多方面。她从小对万事万物亲切友好,我和她爸爸开玩笑打一下布娃娃的屁股她也不允许。她上小学后,和班里同学关系也很好,每次班里选三好生,几乎都能全票当选。她才七岁时,我哥哥的孩子,当时四岁的小毅来我家住了几个月。圆圆总是对小弟弟非常好,从没和弟弟闹过一次别扭。有一次,我和她去买一种她和弟弟都非常喜欢吃的蛋糕,店里只剩一点点了,勉强够两个人吃。我问她可不可以回去只让姥姥和小弟弟吃,她这次不吃行不行。圆圆痛快地答应了,尽管她非常想吃,但她考虑到弟弟那么小,姥姥老了,都需要照顾。回家后她一直坚持要把蛋糕给姥姥和弟弟吃,自己说什么也不吃。姥姥感叹说这个孩子真懂事。
圆圆初中就读的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学校每天发一个水果。她回家对我说,开始时分到不好的水果有点不高兴,但一想这个不好的水果如果不分给她,就会分给另一个同学,总得有一个人吃它。这样一想,就高兴了,以后不管分到什么样的水果都不在意。她说这话时才十岁。
她能这样想,我们非常欣慰。善良和豁达永远是相随的,一个能给小板凳揉疼的孩子,她对别人会有更多理解和爱心,遇到问题从不偏执于自己的理由和利益。这样的思维方式不仅让她在当下心情愉快,也能保证她一辈子不吃大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