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最后的决战2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xs.net,最快更新三国旌旗最新章节!
在古代,大将领兵在外作战,是不带家眷的,当然父子兵除外。原因有很多,比如妇孺行军不便什么的,但最主要的作用便是留在皇帝手中当人质,徐晃和乐进就是如此,不过除此比较信任二人,留下二人的家眷第一个原因居多。
但就算如此,一听到要把二人的家眷送来,乐进的第一想法都不是除此看自己在外征战旷日持久,送家眷过来享受一下天伦之乐,而是曹操是不是对自己起疑心了。
外姓将领毕竟不同于曹姓将领和夏侯姓将领,这一点乐进很有自知之明。
见到跃进脸色急变,徐晃长叹一声,慢慢说道:“主公不是让你我在此地坚守,而是让你我带兵回成都……”
说道军情大事,乐进暂时抛开家眷问题,沉思道:“公明,你确定收到的是主公的亲笔信,如果你我二人带兵回转,周瑜长驱直入带兵追击怎么办?如今益州人心惶惶,李子悔有如此强势,一点周瑜入川,益州顷刻之间就会易主。”
“是!”徐晃理所当然的点了点头,有些苦涩的说道:“所以你我二人要留下一个来断后,哈哈哈……”
乐进急道:“主公让谁断后?”
说完这话,乐进心里忽然一动,他终于想明白曹操为什么要将二人的家眷送来了,十分佩服曹操的心胸,但又不免有些唏嘘。
此次撤兵,无论是谁断后,都讨不到好去。本来二人面对周瑜就不占据上风,再抽调兵卒,实力会骤然下降,这还不考虑军心的因素呢。所以固守夷陵十有八九是全军覆没的下场,送过二人的家眷,就是给二人留下一个投降周瑜的机会。
之所以说曹操心胸宽大,原因是二人随时都有可能现行投降周瑜,这样一来,曹操连一点掣肘二人的筹码都没有了。
徐晃闭口不言,其实自从曹操送来书信,徐晃就知道曹操心属何人了。徐晃一边感叹曹操的心胸宽广,一边又对曹操的任人唯亲感到郁闷。
这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情。
从书信的字里行间,徐晃判断得出,曹操希望自己固守夷陵,让乐进带兵回转。可以看得出来,到了最关键的时候,曹操还是选择了让乐进继续跟随,而不是自己,难道只因为自己是个降将的缘故?(徐晃是杨奉的部下)
可要说曹操不信任自己,那更也不可能,断后的任务是很重的,徐晃估计,怎么说自己也得坚持到明年开春。难道是因为自己的统兵能力比乐进强?还是说曹操更信任自己,认为自己能完成任务?徐晃只觉得头昏脑涨。
就在徐晃胡思乱想之际,乐进低声说道:“公明,主公可说让谁来断后?”
徐晃举起酒杯,无言的喝了一口,重重的把酒杯放到桌案上。
乐进心有所感,良久方道:“乐进此次回京前途未仆,也不见得好到哪去,你我二人……二人……”
说到这里,乐进却也说不下去了。
次日,乐进带领一万多兵卒回转鱼腹成都,徐晃与剩下兵卒坚守夷陵。
夷陵水寨少了一万多兵卒,自然瞒不过久经沙场的周瑜,周瑜立即开始强攻夷陵,想要在冬季到来之前一举击溃徐晃。不是周瑜用兵急躁,短时间内拿不下夷陵,就要到秋冬季节了,到时候西风呼啸,逆风逆水,想要拿下夷陵就是比登天了。
数天之内,夷陵附近喊杀震天,火光冲天。
夷陵陷入苦战,洛阳也好不到哪去,李重得知曹仁前去南郑,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快刀斩乱麻,立即开始猛攻洛阳。
其实李重和周瑜的想法一样,如果不能在入冬前功课洛阳,那么到了严冬时节,天寒地冻,想要动兵就千难万难了。洛阳还不比江南,已到了冬天,漫天风雪,兵卒要是驻扎在洛阳城外,不用打仗,光是冻伤就能让兵卒减员三成以上了。另外冬季粮草运输也是问题,取暖的干柴,毛毡都会相当缺乏。
当然,李重艰苦,曹操更艰苦,兵力缩减之后,每次攻城战,都让曹操胆战心惊。生怕一时指挥失误,丢掉洛阳这个前沿阵地。
和李重相反,曹操无比希望冬季的到来,最好是滴水成冰的天气。
这样的大战描述起来就两个字“惨烈!”
上万兵卒的尸骨堆积在洛阳城下,吸引了无数乌鸦在半空盘旋,一旦没有人看守,这些乌鸦就俯冲而下,啄食兵卒的尸体。不是曹操和李重不想将兵卒的尸体带回,而是天气太过严寒,血液刚刚流淌出来,就被冻结成冰块,把兵卒的尸体都粘连起来,这种情况下,根本就没办法分开粘接在一起的尸体。
付出了上万人的代价,曹操终于熬到了严冬。
这个冬天特别的冷,寒风呼啸,隔三差五就下一场鹅毛大雪,几天不停,没到十二月,地上的积雪就深达数尺,一不小心,人就有可能陷入积雪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李重只能留下张辽带领一万兵卒驻守在洛阳城下十里之处,自己带领大部队撤回虎牢关。
对于留守的张辽来说,曹操的威胁并不大,这种情况下出兵,除非曹操的脑子有问题。都不用张辽动手,十里路的风雪就能让曹操的兵马折损一半。唯一的威胁就是严寒,不过数万人的御寒物资集中到一万人身上,熬过严冬也不是问题。
但就是在这种极端恶劣的情况下,曹操还是发动了一次突袭。
十二月中旬,天寒地冻,风雪遮天,一眼望去,三丈之外就开始模模糊糊,耳边尽是狂风呼啸的呜咽之声,再也听不到其他声音。
许褚,庞德二人各自带领三千兵卒,跋涉在漫天的风雪之中。
别误会,许褚庞德这两员猛将并不是要去和张辽厮杀,那不现实,两个人的目的很简单,就是防火,放完就跑。
张辽大营的哨兵站在箭楼上,冻得哆哆嗦嗦,本来就没多少心思瞭望远方的动静,就是看,也看不出去多远,能见度也就是几十米而已。所以等到许褚庞德二人摸到张辽大营边上,斥候这才发现,忙不迭的敲响梆子。
霎时间,无数兵卒在营帐中蜂拥而出,拿起刀剑御敌。
许褚二人一声令下,无数火把火油散落到张辽的大营之中。张辽是一个很合格的将领,所以大营布置的井井有条,帐篷上的积雪也清理的差不多,但是就是这样的谨慎,却为许褚二人放火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
厮杀过程中,张辽的帐篷、粮草、干柴,几乎被许褚二人烧得一干二净。
不过许褚二人也不是没付出代价,六千兵卒本来就十分疲惫,在遇到张辽的生力军,也死伤大半,反而张辽的兵卒倒没多少伤亡,这是典型的以人命换物资的行为。
等到许褚庞德二人退去,张辽查看一下剩余的物资,只能下达了一个无奈的命令,全军退回虎牢,也就是说,李重放弃了对洛阳附近的控制力。
在古代,大将领兵在外作战,是不带家眷的,当然父子兵除外。原因有很多,比如妇孺行军不便什么的,但最主要的作用便是留在皇帝手中当人质,徐晃和乐进就是如此,不过除此比较信任二人,留下二人的家眷第一个原因居多。
但就算如此,一听到要把二人的家眷送来,乐进的第一想法都不是除此看自己在外征战旷日持久,送家眷过来享受一下天伦之乐,而是曹操是不是对自己起疑心了。
外姓将领毕竟不同于曹姓将领和夏侯姓将领,这一点乐进很有自知之明。
见到跃进脸色急变,徐晃长叹一声,慢慢说道:“主公不是让你我在此地坚守,而是让你我带兵回成都……”
说道军情大事,乐进暂时抛开家眷问题,沉思道:“公明,你确定收到的是主公的亲笔信,如果你我二人带兵回转,周瑜长驱直入带兵追击怎么办?如今益州人心惶惶,李子悔有如此强势,一点周瑜入川,益州顷刻之间就会易主。”
“是!”徐晃理所当然的点了点头,有些苦涩的说道:“所以你我二人要留下一个来断后,哈哈哈……”
乐进急道:“主公让谁断后?”
说完这话,乐进心里忽然一动,他终于想明白曹操为什么要将二人的家眷送来了,十分佩服曹操的心胸,但又不免有些唏嘘。
此次撤兵,无论是谁断后,都讨不到好去。本来二人面对周瑜就不占据上风,再抽调兵卒,实力会骤然下降,这还不考虑军心的因素呢。所以固守夷陵十有八九是全军覆没的下场,送过二人的家眷,就是给二人留下一个投降周瑜的机会。
之所以说曹操心胸宽大,原因是二人随时都有可能现行投降周瑜,这样一来,曹操连一点掣肘二人的筹码都没有了。
徐晃闭口不言,其实自从曹操送来书信,徐晃就知道曹操心属何人了。徐晃一边感叹曹操的心胸宽广,一边又对曹操的任人唯亲感到郁闷。
这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情。
从书信的字里行间,徐晃判断得出,曹操希望自己固守夷陵,让乐进带兵回转。可以看得出来,到了最关键的时候,曹操还是选择了让乐进继续跟随,而不是自己,难道只因为自己是个降将的缘故?(徐晃是杨奉的部下)
可要说曹操不信任自己,那更也不可能,断后的任务是很重的,徐晃估计,怎么说自己也得坚持到明年开春。难道是因为自己的统兵能力比乐进强?还是说曹操更信任自己,认为自己能完成任务?徐晃只觉得头昏脑涨。
就在徐晃胡思乱想之际,乐进低声说道:“公明,主公可说让谁来断后?”
徐晃举起酒杯,无言的喝了一口,重重的把酒杯放到桌案上。
乐进心有所感,良久方道:“乐进此次回京前途未仆,也不见得好到哪去,你我二人……二人……”
说到这里,乐进却也说不下去了。
次日,乐进带领一万多兵卒回转鱼腹成都,徐晃与剩下兵卒坚守夷陵。
夷陵水寨少了一万多兵卒,自然瞒不过久经沙场的周瑜,周瑜立即开始强攻夷陵,想要在冬季到来之前一举击溃徐晃。不是周瑜用兵急躁,短时间内拿不下夷陵,就要到秋冬季节了,到时候西风呼啸,逆风逆水,想要拿下夷陵就是比登天了。
数天之内,夷陵附近喊杀震天,火光冲天。
夷陵陷入苦战,洛阳也好不到哪去,李重得知曹仁前去南郑,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快刀斩乱麻,立即开始猛攻洛阳。
其实李重和周瑜的想法一样,如果不能在入冬前功课洛阳,那么到了严冬时节,天寒地冻,想要动兵就千难万难了。洛阳还不比江南,已到了冬天,漫天风雪,兵卒要是驻扎在洛阳城外,不用打仗,光是冻伤就能让兵卒减员三成以上了。另外冬季粮草运输也是问题,取暖的干柴,毛毡都会相当缺乏。
当然,李重艰苦,曹操更艰苦,兵力缩减之后,每次攻城战,都让曹操胆战心惊。生怕一时指挥失误,丢掉洛阳这个前沿阵地。
和李重相反,曹操无比希望冬季的到来,最好是滴水成冰的天气。
这样的大战描述起来就两个字“惨烈!”
上万兵卒的尸骨堆积在洛阳城下,吸引了无数乌鸦在半空盘旋,一旦没有人看守,这些乌鸦就俯冲而下,啄食兵卒的尸体。不是曹操和李重不想将兵卒的尸体带回,而是天气太过严寒,血液刚刚流淌出来,就被冻结成冰块,把兵卒的尸体都粘连起来,这种情况下,根本就没办法分开粘接在一起的尸体。
付出了上万人的代价,曹操终于熬到了严冬。
这个冬天特别的冷,寒风呼啸,隔三差五就下一场鹅毛大雪,几天不停,没到十二月,地上的积雪就深达数尺,一不小心,人就有可能陷入积雪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李重只能留下张辽带领一万兵卒驻守在洛阳城下十里之处,自己带领大部队撤回虎牢关。
对于留守的张辽来说,曹操的威胁并不大,这种情况下出兵,除非曹操的脑子有问题。都不用张辽动手,十里路的风雪就能让曹操的兵马折损一半。唯一的威胁就是严寒,不过数万人的御寒物资集中到一万人身上,熬过严冬也不是问题。
但就是在这种极端恶劣的情况下,曹操还是发动了一次突袭。
十二月中旬,天寒地冻,风雪遮天,一眼望去,三丈之外就开始模模糊糊,耳边尽是狂风呼啸的呜咽之声,再也听不到其他声音。
许褚,庞德二人各自带领三千兵卒,跋涉在漫天的风雪之中。
别误会,许褚庞德这两员猛将并不是要去和张辽厮杀,那不现实,两个人的目的很简单,就是防火,放完就跑。
张辽大营的哨兵站在箭楼上,冻得哆哆嗦嗦,本来就没多少心思瞭望远方的动静,就是看,也看不出去多远,能见度也就是几十米而已。所以等到许褚庞德二人摸到张辽大营边上,斥候这才发现,忙不迭的敲响梆子。
霎时间,无数兵卒在营帐中蜂拥而出,拿起刀剑御敌。
许褚二人一声令下,无数火把火油散落到张辽的大营之中。张辽是一个很合格的将领,所以大营布置的井井有条,帐篷上的积雪也清理的差不多,但是就是这样的谨慎,却为许褚二人放火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
厮杀过程中,张辽的帐篷、粮草、干柴,几乎被许褚二人烧得一干二净。
不过许褚二人也不是没付出代价,六千兵卒本来就十分疲惫,在遇到张辽的生力军,也死伤大半,反而张辽的兵卒倒没多少伤亡,这是典型的以人命换物资的行为。
等到许褚庞德二人退去,张辽查看一下剩余的物资,只能下达了一个无奈的命令,全军退回虎牢,也就是说,李重放弃了对洛阳附近的控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