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来的都是宋代最牛的人物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xs.net,最快更新宋时明月最新章节!
第九十五章 来的都是宋代最牛的人物
“恩师,恩师何在?”门口的喊声打断了苏轼的文章,也打断了屋内的纸笔争夺。苏轼闻声望向屋外兴,赵兴闪电般从桌上把写了几句的弹劾夺走,冲陈公川使了一个眼色。
陈公川一转身,揣着那份墨迹未干的文章向后院跑去。
门口来了一群人,领先者就是黄庭坚,此外还有“苏门四学士”的其他几位。这里面还有赵兴一个熟人——陈糙,见到陈公川向后奔跑的身影,陈糙一跃而出,嘴里还喊着:“小贼,哪里跑!”
陈公川听到事情不对,连忙头也不回地往后院跑,后院里有陈不群及金不二他们,陈公川不知道陈不群与这位大侠的关系,但他知道金不二等人的身手,自然认为跑到那里就安全了。
这番举动倒让赵兴略略看清了对方的身手——也没他儿子说的那么谦逊,陈慥在急跑中仍不忘回身向赵兴拱了拱手,这是感谢对方照顾自己的儿子,他的动作潇洒而自然,这说明陈慥平衡感极佳。
俩人眨眼跑的没影,门口那群士子站在那里不知所措,他们显然没想到苏轼的院子成了货栈,中间只剩下巴掌大的空间。
苏轼也有点尴尬,他起身向几位学生点头,还没想出话头,门口又出现了几位朝廷官员,其中也有赵兴认识的人——王巩王定国,也就是那位柔云小妾——“我心安处是故乡”的丈夫。
赵兴不尴尬,趁着王夫人与朝云都出来迎接,他赶紧指挥手下:“都搬进去,每个箱子上都贴有标签,谁的搬谁房间,赶紧腾空,清场。”
王巩微笑着向赵兴打招呼:“离人来了……我的房子还指望你呢,哈哈,这次不盖完我的房子,别想走。”
说罢,他顺手向众人介绍赵兴:“赵离人,我跟你们说过,在黄州,子瞻用一首诗赢了半船酒,然后再来一首,赢了一个弟子。这位,就是那个把自己赌输的人——赵兴赵离人,‘一日成屋’赵离人,今后谁家想盖房子,找他。”
这事极风雅,众人哄笑起来,笑声中唯有羡慕——瞧瞧,满屋子礼物,我怎么没俘虏这样一位大财主。
酒店伙计们在厨房里忙碌,菜还没上来,苏轼趁这功夫,向众人引荐了赵兴。
今日似乎是名人大聚会的日子,来的都是宋代最牛的人物。黄庭坚是来行拜师礼的,他本身就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而另一个客人米芾,则是四大书法家中排名第三的人——可以说,除了那位蔡京,今天的四大书法家差不多聚齐了。
除了四大书法家外,宋代还有四大画家的称呼,他们当中,除苏轼外,李公麟也在现场,他擅于画马,所画的《五马图》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并称为“宋代两大瑰宝”。不幸的是,张择端现在才一岁,赵兴出现导致的蝴蝶效应,令他能不能成为大画家难以料想。而宋徽宗则还没上位。
这些在座的人,差一点点就囊括了大宋的全部文学精英。他们来到这里,不为别的,就是为了目睹黄庭坚的拜师礼。
拜师礼很复杂,赵兴现在一见繁琐的礼节就头疼,本想借着忙活厨艺的事情悄悄溜走,但苏东坡唤住了他,让他与晁补之、张耒、秦观站在一起,目睹了黄庭坚的入门。
一旁观礼的除了上述人外,还有小王驸马王诜王晋卿、王巩王定国,以及几位道士,两位和尚……陈慥一直没露面,估计是与儿子相聚去了,而陈公川则与妹妹在后院,享受王夫人的家宴——他的级别名气,不适合出现在这场合。
赵兴没有记住和尚道士的名字,因他向来不拿正眼瞧那群和尚道士。所以直接无视。
黄庭坚拜罢,献上几本书稿、字帖作为拜师礼。按照礼节,苏轼应该回赐对方一些文房四宝以示勉励,他一摸身上,才想起刚才一直与赵兴交谈,竟忘了准备礼物。这让他有点尴尬,正急切间,赵兴伸手一搀他,衣袖里立刻多了一件硬物。
苏轼何人也,他马上明白手里这件硬物的意义,连忙顺手递给黄庭坚,一边递一边悄悄看了一眼是何物,这一看,让他吓了一跳。
竟是一方翡翠砚。
黄庭坚面带微笑,看到苏轼袖子一展跳出一汪青翠欲滴的翡色,他也吓了一跳。等到砚台入手,才发现苏轼递上来的真是一方翡翠砚。
这是一整块翡翠雕成的砚台,翠色浓的像春天的西湖水,让人爱不释手。
宋代有四大名砚,但宝石砚不列名其中。然而,还是有人用大块玉石做砚台的,由于材料的珍贵,这样的玉砚一出,立刻成为名品。翡翠砚较为少见,用这么大块品质上等的翡翠做砚台,黄庭坚也是第一次见到。
这未免太豪奢了吧。
这块翡翠砚形状并不大,属于“掌中砚”的一种。它的体积约有一巴掌大小,磨完墨后,可以握在手里,一边蘸墨一边书写。砚台造型采用的是佛教人物,似乎是“多臂天王”捉鬼的场景,几条伸出的手臂正好可当作笔架搁笔,或者伸手抓握。而恶鬼张开、呼救的大嘴则成了墨池,
掌中砚的墨池多数比较深,所以宝石壁显得特别厚,这个砚台也是如此,现在翠绿的墨池空空荡荡,但如果蓄上一汪墨,翠绿与黑色形成鲜明的对比,那张恶鬼的嘴愈显狰狞,整方砚台的景观便愈加生动。
黄庭坚也是喜欢绘画的人,略一端详,他已经发现这副砚台的珍贵,珍贵到他用不起的程度。他连忙推辞:“恩师,这东西太贵重了,学生何德何能,竟享用这样的名砚……恩师还是收回去吧,换一样东西再赐予学生。”
苏轼也被这方砚台的奢华吓了一跳,略一犹豫,想到赵兴的豪奢,他马上释然:“你还是拿着吧,这东西也没你料想的那么罕见,只是一件玩物而已。”
苏轼的答话很平淡,让黄庭坚摸不清深浅。他很奇怪:传说中,苏轼没这么富有啊。听说他们在黄州,穷的要自己种田才能吃上饭,这就是“东坡居士”这个名号的由来。怎么现在苏轼出手如此奢华?
黄庭坚四处查探观礼人的表情,王巩看见了赵兴刚才的小动作,他冲黄庭坚使了个眼色,手指借助衣袖的遮掩,微微指了下赵兴,黄庭坚立刻明白,他略一谦虚,闪电般收起了砚台,老老实实行礼:“长者赐,不敢辞。”
礼毕,众人纷纷上前来祝贺,赵兴趁机摸出了房子,来到了厨房。几名酒店的伙计正在那里忙碌,门口侍立着数位跑堂。赵兴扫了一眼厨房,立刻皱着眉头退了出去,站在门口向里面打量。
厨房里银光闪闪,这是银餐具的光芒。但这些餐具不属于苏轼。
苏轼是个喜欢在家里请客的人,酒家办这事叫“外会”。宋代酒店作风豪爽,主人如果连续几次在家里包席,他们就会扔下一套纯银餐具,在客人家备用。宋人富裕,东京汴梁城内,即使是最小店面的穷馆子,也有数套这样纯银打制、每套价值四五百两银子的餐具。
银餐具虽让厨房添了层浮华气,但在赵兴看来,这餐馆在管理学上实在欠缺,整间厨房乱糟糟的,厨具摆放的毫无头绪,锅碗瓢盆乱堆乱放,令他有点想骂人。然而,沉吟片刻,他想起宋代的厨房并没有上下水,所以,眼前这种程度的卫生状况,已经属于当时少见的干净了。
考虑到屋里还有客人,现在动手收拾跑堂有点不合时宜,赵兴忍住了冲动,他抬手招呼等在一边的管事,询问:“你们是哪家店里的?”
管事很骄傲,在他想来,赵兴一个外地人,穿着打扮典型的不合时尚,能知道什么名酒名菜。他的回答语气骄傲:“小的们是和乐楼的,学士常在我们店里订餐饭,一向很满意……”
赵兴打断对方的话:“和乐楼,小亮现在可还频频‘大亮’了?”
这话一出,那名管事立刻矮了三分,他谄媚的笑着问:“大官人认的我家老爷?”
“小亮的大亮”是个笑话。
和乐楼掌柜董小亮今年才二十出头,两年前他想要接管父亲的班,其父亲戏言:“小亮而已,如何能当大事。”意思是他太年轻,还需要磨练。
董小亮立刻回答:“吾年满二十,已是大亮。”
他父亲大笑之。
这句话随后被人传出,本来只是一个家庭闲话,但接着董小亮为了证明自己已长大成人,特地去妓院留宿,结果,黎明时分他爹摸到了妓院,大呼:“天已大亮,小亮何在?”
一名妓女在旁接嘴:“天虽大亮,小亮未亮,亮不亮,再催催?”
屋里的董小亮不知道外头在吵什么,朦朦胧胧的回了句:“胡说,谁说我没‘亮’,我‘亮’了三回了。”
于是,一院子嫖客笑倒。
妓院习惯在有客人留宿的院落门口点燃灯笼,提醒他人勿搅,久而久之,“亮”便成了“勃起”的代名词。“亮”是开口音,这些对话用现代的普通话说,感觉不出味道,但如果用宋代的汉语连续吟唱,那就清脆当当、妙趣横生了。
此事过后,董小亮关于“亮不亮”的大名便在业内通传。
去年,董小亮的老爹迫不过董小亮的催逼,终于把部分产业的运作交给了这位小亮。没想到,这位小亮果然聪明绝顶。他在和乐楼里引进了海鲜概念,居然能从遥远的大海辗转运来新鲜的海货。
宋代,吃海鲜的习惯并不流行,因为运输不便加上大多数人不会烹饪,使得海鲜类产品腥气十足。但董小亮主管厨房后,马上引进大量闻所未闻的南洋香料,在烹饪方法上推陈出新,使得和乐楼顿时与这时代的酒店顶级大哥潘楼、杨楼相庭抗争,成为业内三尊。
此后,已很少人敢当面嘲笑的问他“亮不亮”的问题。敢于当面取笑他的,至少都是与他身份相当的,或者身份高于他的人。所以赵兴一开口,管事立刻明白:能知道“小亮大亮”这件事的人不多,基本上都是业内同行,但有资格当面取笑的人,能简单得了吗?
赵兴没有理会管事的献媚,他伸手问对方要今日的菜谱,查问了一下上菜秩序,啪地一声合上菜谱,淡淡的说:“让你家小亮明天来一趟,就说赵离人回来了,有新花样……不,我还是明天登门吧,尝一尝小亮调教的厨师手艺。”
赵离人?这个名字管事并不熟,但既然对方提到了调教厨师的事,显然,自己的掌柜与此人关系密切,连这样隐秘的事都知道。一念至此,管事不敢怠慢,频频点头。
和乐楼的菜式有点接近现代菜式组合,先是二十四个冷盘,分别是果八件、卤八件,以及鲜八件。
果八件是蜜汁梅肉、杏片、梅子姜、莴苣笋、芥辣瓜旋儿、广芥樱桃、糖霜梨、苹果片……今天赵兴在,吃的东西他更加精通,于是果八件成了果十二件,增添了水晶葡萄、酸奶哈密瓜、盐水菠萝、香橙片等四位汴梁罕见、和乐楼独有的水果。
汴梁城六大名楼都有自己的特色卤味拼盘,和乐楼的特色是:白云猪手、汾酒牛腱、老豆腐鹅肫。最近高小亮又添了种“彩虹辣鹅胗”,深受欢迎。而和乐楼最大的特殊之处在于海鲜八件的组合:凉拌海蜇头、五香熏带鱼、蒜泥海带、芥辣鳗肉等等,让生在内陆的汴梁城也感觉到大海的风味。
凉菜端上去后,其余人慢慢饮酒。和乐楼的酒也很有名,它独有的名酒(专售酒)名叫“琼浆酒”。除此之外,今天聚会的是官员,也出现了几种皇亲国戚家酿造的好酒,比如后妃家酿造的瀛玉酒、琼酥酒,亲王驸马家酿造的琼腴酒、兰芷酒、玉沥酒等等。
董小亮掌事后,和乐楼又多了一种专售酒,名字很怪,叫做的“琅霂(郞姆,一种甘蔗渣酿成的酒)”,据说是种海外名酒,但使用汉文包装。酒还分为几个系列,每种滋味各不相同:纯白无色的叫“烈火冰泉”,粉红色的叫“粉红佳人”,绿色的称“惨绿少年”,兰色的称“七海瑰宝”……
这些名字都很俗,但酒很好喝。考虑到这是种蛮夷酒,名字俗点大家就忍了。
今天出现的也有琅霂酒,这酒一杂就容易上头。整个宴席中赵兴一直待在厨房,监管伙计们上菜,等听到屋里说话音变的粗声粗气,并口齿不清时,赵兴一声轻笑,走到院中几个箱子跟前,伸着指头挨个指点,最终在其中一个箱子前停住了,他喊过一位闲散的跑堂,吩咐他把这箱子抬到客厅。
他这是为客人挑选礼物。
按规则,客人不能空着手上门,当然也不能空着手离开,这叫礼尚往来。本来这事应该由王夫人出面,但苏东坡的小儿子苏遁刚刚回家,再加上后院还有陈公川与赵兴的家眷,所以王夫人与朝云都去忙着接待,并照顾才回家的苏遁。所以这事只好由赵兴出面。
将一件件礼物按照名姓分包好,赵兴接着吩咐人将礼物抬进客厅,自己则跟着送礼物的人走进屋内。
客人没走就发礼物,这种做法是违反礼节的。一般来说,应该在客人走后,在门房处将礼物递给客人,但赵兴另有目的。他趁着酒桌上一片醉意的时候,命人把那些包裹直接递到每个人手上。
接到礼物的客人先是愣了一下,主座上苏东坡略略皱眉,但赵兴一脸坦然,倒让大家不好说什么,他们醉意下接受了赵兴的怂恿,兴奋地打开礼物包裹。
黄庭坚收到的礼物更是新奇——竟是套色印染出的四色花布与彩绸。
这时代,染色手法还很单调。对绸缎,流行的染色方法是石榴皮染色,染出石榴般鲜艳的织物,“拜倒在石榴裙下”就是这时代出现的俚语……但,无论他们染出的布匹丝绸多么鲜艳,都只能是单色。而现在赵兴展示的是四色印刷,上面绘制着各种图案,花卉,多数是苏轼诗词里的情景。
自从赵兴面向高丽销售文化绸后,宋境内也出现印字文化绸。依中国人的仿制能力,这种毫无技术门槛的印布技术,马上会被推广开来,不过,由于盗版技术掌握的仅仅是“墨色印刷”,颜色单一,且成本增加不少,导致价格高昂,销售不旺。
现在,四色印刷一出,必将带来印染技术的新突破。
现场的官员们看的啧啧称奇,小王驸马王诜王晋卿看着布匹若有所思:“这四彩布我似乎在宫里见过——就是近日。传说它是江南的‘和盛轩’所制,但这个‘和盛轩’很奇怪,传言其作坊在苏州或泉州,但也有说它在海外越国,昨日太后还令宫里采买再去寻找……
离人,你怎么买到它的,它在那里?告诉我,我去转告太后。”
第九十五章 来的都是宋代最牛的人物
“恩师,恩师何在?”门口的喊声打断了苏轼的文章,也打断了屋内的纸笔争夺。苏轼闻声望向屋外兴,赵兴闪电般从桌上把写了几句的弹劾夺走,冲陈公川使了一个眼色。
陈公川一转身,揣着那份墨迹未干的文章向后院跑去。
门口来了一群人,领先者就是黄庭坚,此外还有“苏门四学士”的其他几位。这里面还有赵兴一个熟人——陈糙,见到陈公川向后奔跑的身影,陈糙一跃而出,嘴里还喊着:“小贼,哪里跑!”
陈公川听到事情不对,连忙头也不回地往后院跑,后院里有陈不群及金不二他们,陈公川不知道陈不群与这位大侠的关系,但他知道金不二等人的身手,自然认为跑到那里就安全了。
这番举动倒让赵兴略略看清了对方的身手——也没他儿子说的那么谦逊,陈慥在急跑中仍不忘回身向赵兴拱了拱手,这是感谢对方照顾自己的儿子,他的动作潇洒而自然,这说明陈慥平衡感极佳。
俩人眨眼跑的没影,门口那群士子站在那里不知所措,他们显然没想到苏轼的院子成了货栈,中间只剩下巴掌大的空间。
苏轼也有点尴尬,他起身向几位学生点头,还没想出话头,门口又出现了几位朝廷官员,其中也有赵兴认识的人——王巩王定国,也就是那位柔云小妾——“我心安处是故乡”的丈夫。
赵兴不尴尬,趁着王夫人与朝云都出来迎接,他赶紧指挥手下:“都搬进去,每个箱子上都贴有标签,谁的搬谁房间,赶紧腾空,清场。”
王巩微笑着向赵兴打招呼:“离人来了……我的房子还指望你呢,哈哈,这次不盖完我的房子,别想走。”
说罢,他顺手向众人介绍赵兴:“赵离人,我跟你们说过,在黄州,子瞻用一首诗赢了半船酒,然后再来一首,赢了一个弟子。这位,就是那个把自己赌输的人——赵兴赵离人,‘一日成屋’赵离人,今后谁家想盖房子,找他。”
这事极风雅,众人哄笑起来,笑声中唯有羡慕——瞧瞧,满屋子礼物,我怎么没俘虏这样一位大财主。
酒店伙计们在厨房里忙碌,菜还没上来,苏轼趁这功夫,向众人引荐了赵兴。
今日似乎是名人大聚会的日子,来的都是宋代最牛的人物。黄庭坚是来行拜师礼的,他本身就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而另一个客人米芾,则是四大书法家中排名第三的人——可以说,除了那位蔡京,今天的四大书法家差不多聚齐了。
除了四大书法家外,宋代还有四大画家的称呼,他们当中,除苏轼外,李公麟也在现场,他擅于画马,所画的《五马图》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并称为“宋代两大瑰宝”。不幸的是,张择端现在才一岁,赵兴出现导致的蝴蝶效应,令他能不能成为大画家难以料想。而宋徽宗则还没上位。
这些在座的人,差一点点就囊括了大宋的全部文学精英。他们来到这里,不为别的,就是为了目睹黄庭坚的拜师礼。
拜师礼很复杂,赵兴现在一见繁琐的礼节就头疼,本想借着忙活厨艺的事情悄悄溜走,但苏东坡唤住了他,让他与晁补之、张耒、秦观站在一起,目睹了黄庭坚的入门。
一旁观礼的除了上述人外,还有小王驸马王诜王晋卿、王巩王定国,以及几位道士,两位和尚……陈慥一直没露面,估计是与儿子相聚去了,而陈公川则与妹妹在后院,享受王夫人的家宴——他的级别名气,不适合出现在这场合。
赵兴没有记住和尚道士的名字,因他向来不拿正眼瞧那群和尚道士。所以直接无视。
黄庭坚拜罢,献上几本书稿、字帖作为拜师礼。按照礼节,苏轼应该回赐对方一些文房四宝以示勉励,他一摸身上,才想起刚才一直与赵兴交谈,竟忘了准备礼物。这让他有点尴尬,正急切间,赵兴伸手一搀他,衣袖里立刻多了一件硬物。
苏轼何人也,他马上明白手里这件硬物的意义,连忙顺手递给黄庭坚,一边递一边悄悄看了一眼是何物,这一看,让他吓了一跳。
竟是一方翡翠砚。
黄庭坚面带微笑,看到苏轼袖子一展跳出一汪青翠欲滴的翡色,他也吓了一跳。等到砚台入手,才发现苏轼递上来的真是一方翡翠砚。
这是一整块翡翠雕成的砚台,翠色浓的像春天的西湖水,让人爱不释手。
宋代有四大名砚,但宝石砚不列名其中。然而,还是有人用大块玉石做砚台的,由于材料的珍贵,这样的玉砚一出,立刻成为名品。翡翠砚较为少见,用这么大块品质上等的翡翠做砚台,黄庭坚也是第一次见到。
这未免太豪奢了吧。
这块翡翠砚形状并不大,属于“掌中砚”的一种。它的体积约有一巴掌大小,磨完墨后,可以握在手里,一边蘸墨一边书写。砚台造型采用的是佛教人物,似乎是“多臂天王”捉鬼的场景,几条伸出的手臂正好可当作笔架搁笔,或者伸手抓握。而恶鬼张开、呼救的大嘴则成了墨池,
掌中砚的墨池多数比较深,所以宝石壁显得特别厚,这个砚台也是如此,现在翠绿的墨池空空荡荡,但如果蓄上一汪墨,翠绿与黑色形成鲜明的对比,那张恶鬼的嘴愈显狰狞,整方砚台的景观便愈加生动。
黄庭坚也是喜欢绘画的人,略一端详,他已经发现这副砚台的珍贵,珍贵到他用不起的程度。他连忙推辞:“恩师,这东西太贵重了,学生何德何能,竟享用这样的名砚……恩师还是收回去吧,换一样东西再赐予学生。”
苏轼也被这方砚台的奢华吓了一跳,略一犹豫,想到赵兴的豪奢,他马上释然:“你还是拿着吧,这东西也没你料想的那么罕见,只是一件玩物而已。”
苏轼的答话很平淡,让黄庭坚摸不清深浅。他很奇怪:传说中,苏轼没这么富有啊。听说他们在黄州,穷的要自己种田才能吃上饭,这就是“东坡居士”这个名号的由来。怎么现在苏轼出手如此奢华?
黄庭坚四处查探观礼人的表情,王巩看见了赵兴刚才的小动作,他冲黄庭坚使了个眼色,手指借助衣袖的遮掩,微微指了下赵兴,黄庭坚立刻明白,他略一谦虚,闪电般收起了砚台,老老实实行礼:“长者赐,不敢辞。”
礼毕,众人纷纷上前来祝贺,赵兴趁机摸出了房子,来到了厨房。几名酒店的伙计正在那里忙碌,门口侍立着数位跑堂。赵兴扫了一眼厨房,立刻皱着眉头退了出去,站在门口向里面打量。
厨房里银光闪闪,这是银餐具的光芒。但这些餐具不属于苏轼。
苏轼是个喜欢在家里请客的人,酒家办这事叫“外会”。宋代酒店作风豪爽,主人如果连续几次在家里包席,他们就会扔下一套纯银餐具,在客人家备用。宋人富裕,东京汴梁城内,即使是最小店面的穷馆子,也有数套这样纯银打制、每套价值四五百两银子的餐具。
银餐具虽让厨房添了层浮华气,但在赵兴看来,这餐馆在管理学上实在欠缺,整间厨房乱糟糟的,厨具摆放的毫无头绪,锅碗瓢盆乱堆乱放,令他有点想骂人。然而,沉吟片刻,他想起宋代的厨房并没有上下水,所以,眼前这种程度的卫生状况,已经属于当时少见的干净了。
考虑到屋里还有客人,现在动手收拾跑堂有点不合时宜,赵兴忍住了冲动,他抬手招呼等在一边的管事,询问:“你们是哪家店里的?”
管事很骄傲,在他想来,赵兴一个外地人,穿着打扮典型的不合时尚,能知道什么名酒名菜。他的回答语气骄傲:“小的们是和乐楼的,学士常在我们店里订餐饭,一向很满意……”
赵兴打断对方的话:“和乐楼,小亮现在可还频频‘大亮’了?”
这话一出,那名管事立刻矮了三分,他谄媚的笑着问:“大官人认的我家老爷?”
“小亮的大亮”是个笑话。
和乐楼掌柜董小亮今年才二十出头,两年前他想要接管父亲的班,其父亲戏言:“小亮而已,如何能当大事。”意思是他太年轻,还需要磨练。
董小亮立刻回答:“吾年满二十,已是大亮。”
他父亲大笑之。
这句话随后被人传出,本来只是一个家庭闲话,但接着董小亮为了证明自己已长大成人,特地去妓院留宿,结果,黎明时分他爹摸到了妓院,大呼:“天已大亮,小亮何在?”
一名妓女在旁接嘴:“天虽大亮,小亮未亮,亮不亮,再催催?”
屋里的董小亮不知道外头在吵什么,朦朦胧胧的回了句:“胡说,谁说我没‘亮’,我‘亮’了三回了。”
于是,一院子嫖客笑倒。
妓院习惯在有客人留宿的院落门口点燃灯笼,提醒他人勿搅,久而久之,“亮”便成了“勃起”的代名词。“亮”是开口音,这些对话用现代的普通话说,感觉不出味道,但如果用宋代的汉语连续吟唱,那就清脆当当、妙趣横生了。
此事过后,董小亮关于“亮不亮”的大名便在业内通传。
去年,董小亮的老爹迫不过董小亮的催逼,终于把部分产业的运作交给了这位小亮。没想到,这位小亮果然聪明绝顶。他在和乐楼里引进了海鲜概念,居然能从遥远的大海辗转运来新鲜的海货。
宋代,吃海鲜的习惯并不流行,因为运输不便加上大多数人不会烹饪,使得海鲜类产品腥气十足。但董小亮主管厨房后,马上引进大量闻所未闻的南洋香料,在烹饪方法上推陈出新,使得和乐楼顿时与这时代的酒店顶级大哥潘楼、杨楼相庭抗争,成为业内三尊。
此后,已很少人敢当面嘲笑的问他“亮不亮”的问题。敢于当面取笑他的,至少都是与他身份相当的,或者身份高于他的人。所以赵兴一开口,管事立刻明白:能知道“小亮大亮”这件事的人不多,基本上都是业内同行,但有资格当面取笑的人,能简单得了吗?
赵兴没有理会管事的献媚,他伸手问对方要今日的菜谱,查问了一下上菜秩序,啪地一声合上菜谱,淡淡的说:“让你家小亮明天来一趟,就说赵离人回来了,有新花样……不,我还是明天登门吧,尝一尝小亮调教的厨师手艺。”
赵离人?这个名字管事并不熟,但既然对方提到了调教厨师的事,显然,自己的掌柜与此人关系密切,连这样隐秘的事都知道。一念至此,管事不敢怠慢,频频点头。
和乐楼的菜式有点接近现代菜式组合,先是二十四个冷盘,分别是果八件、卤八件,以及鲜八件。
果八件是蜜汁梅肉、杏片、梅子姜、莴苣笋、芥辣瓜旋儿、广芥樱桃、糖霜梨、苹果片……今天赵兴在,吃的东西他更加精通,于是果八件成了果十二件,增添了水晶葡萄、酸奶哈密瓜、盐水菠萝、香橙片等四位汴梁罕见、和乐楼独有的水果。
汴梁城六大名楼都有自己的特色卤味拼盘,和乐楼的特色是:白云猪手、汾酒牛腱、老豆腐鹅肫。最近高小亮又添了种“彩虹辣鹅胗”,深受欢迎。而和乐楼最大的特殊之处在于海鲜八件的组合:凉拌海蜇头、五香熏带鱼、蒜泥海带、芥辣鳗肉等等,让生在内陆的汴梁城也感觉到大海的风味。
凉菜端上去后,其余人慢慢饮酒。和乐楼的酒也很有名,它独有的名酒(专售酒)名叫“琼浆酒”。除此之外,今天聚会的是官员,也出现了几种皇亲国戚家酿造的好酒,比如后妃家酿造的瀛玉酒、琼酥酒,亲王驸马家酿造的琼腴酒、兰芷酒、玉沥酒等等。
董小亮掌事后,和乐楼又多了一种专售酒,名字很怪,叫做的“琅霂(郞姆,一种甘蔗渣酿成的酒)”,据说是种海外名酒,但使用汉文包装。酒还分为几个系列,每种滋味各不相同:纯白无色的叫“烈火冰泉”,粉红色的叫“粉红佳人”,绿色的称“惨绿少年”,兰色的称“七海瑰宝”……
这些名字都很俗,但酒很好喝。考虑到这是种蛮夷酒,名字俗点大家就忍了。
今天出现的也有琅霂酒,这酒一杂就容易上头。整个宴席中赵兴一直待在厨房,监管伙计们上菜,等听到屋里说话音变的粗声粗气,并口齿不清时,赵兴一声轻笑,走到院中几个箱子跟前,伸着指头挨个指点,最终在其中一个箱子前停住了,他喊过一位闲散的跑堂,吩咐他把这箱子抬到客厅。
他这是为客人挑选礼物。
按规则,客人不能空着手上门,当然也不能空着手离开,这叫礼尚往来。本来这事应该由王夫人出面,但苏东坡的小儿子苏遁刚刚回家,再加上后院还有陈公川与赵兴的家眷,所以王夫人与朝云都去忙着接待,并照顾才回家的苏遁。所以这事只好由赵兴出面。
将一件件礼物按照名姓分包好,赵兴接着吩咐人将礼物抬进客厅,自己则跟着送礼物的人走进屋内。
客人没走就发礼物,这种做法是违反礼节的。一般来说,应该在客人走后,在门房处将礼物递给客人,但赵兴另有目的。他趁着酒桌上一片醉意的时候,命人把那些包裹直接递到每个人手上。
接到礼物的客人先是愣了一下,主座上苏东坡略略皱眉,但赵兴一脸坦然,倒让大家不好说什么,他们醉意下接受了赵兴的怂恿,兴奋地打开礼物包裹。
黄庭坚收到的礼物更是新奇——竟是套色印染出的四色花布与彩绸。
这时代,染色手法还很单调。对绸缎,流行的染色方法是石榴皮染色,染出石榴般鲜艳的织物,“拜倒在石榴裙下”就是这时代出现的俚语……但,无论他们染出的布匹丝绸多么鲜艳,都只能是单色。而现在赵兴展示的是四色印刷,上面绘制着各种图案,花卉,多数是苏轼诗词里的情景。
自从赵兴面向高丽销售文化绸后,宋境内也出现印字文化绸。依中国人的仿制能力,这种毫无技术门槛的印布技术,马上会被推广开来,不过,由于盗版技术掌握的仅仅是“墨色印刷”,颜色单一,且成本增加不少,导致价格高昂,销售不旺。
现在,四色印刷一出,必将带来印染技术的新突破。
现场的官员们看的啧啧称奇,小王驸马王诜王晋卿看着布匹若有所思:“这四彩布我似乎在宫里见过——就是近日。传说它是江南的‘和盛轩’所制,但这个‘和盛轩’很奇怪,传言其作坊在苏州或泉州,但也有说它在海外越国,昨日太后还令宫里采买再去寻找……
离人,你怎么买到它的,它在那里?告诉我,我去转告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