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辉映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临渊行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xs.net,最快更新制霸好莱坞最新章节!
“丹尼尔应该是受到珍妮弗的刺激了,”正当罗杰兴奋得呼吸急促时,德里克也深思地揪起了自己的胡子,轻微的痛感让他的思维更加清晰,“毋庸置疑,他贡献出了比《血色将至》更好的表演,处理这种隐忍的角色正是体验派的专长……”
如果说在一些标志性片段的处理中,表现派恰到好处的言行举止会让他们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话,那么体验派在处理角色内心戏,把观众带入戏中人心理这一点上,就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迈克尔.克莱顿》里,丹尼尔更是把自己的这种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甚至于才是一个剪影出镜,镜头的焦点还没有聚集到他身上,他就已经散发出了一种独特的阴郁气质:从表面上看,这是个风度翩翩的帅大叔,身穿昂贵贴身的手工剪裁西装,和四周脏乱逼仄的环境有些格格不入,他的嘴角似乎还噙着一线习惯性的笑容,但,在他亲切的表情中,迈克尔却自然而然地给人以‘心事重重、魂不守舍’的感觉,这种信息精确地传递到了观众心里,没有靠镜头调度的半点帮助,完全是凭借丹尼尔出神入化的演技,如果说刚才凯伦的戏份里,凯伦崩溃得很‘放’,那么这里的迈克尔就崩溃得很‘收’,你可以从他的眼角眉梢看出他的沮丧,并对他沮丧的原因发生浓厚的兴趣,但又理解迈克尔表面上的若无其事,对于他这样的年纪和职业来说,迈克尔肯定是很有城府的。
“我见过你。”有人在牌桌上兴致勃勃地和迈克尔搭话,“我们一起玩过几次——你没认出我吧?从那以后我瘦了不少。”
一段简短的对话,交代了迈克尔之前经营过餐馆的背景。配角的演技也足够精彩,短短几句话间,那种哪壶不开提哪壶,兴致勃勃地扫着别人兴的特征都鲜明地亮了出来,而迈克尔简短的回答,以及表情细微处累积的不快,都是让人感觉到了他现在的不得志——他饰演的迈克尔.克莱顿也处于中年危机之中,这一点影评人都是看出来了,但在这么几句对话里就把迈克尔的心结和心理状态表示得这么丰富,丹尼尔的表演状态显然非常旺盛。
“这一次会是《血色将至》拿到奥提,还是《迈克尔.克莱顿》拿到?”德里克心里一个闪念:《血色将至》里,丹尼尔是演出了一个正常人最终的异化,但《迈克尔.克莱顿》里,他的迈克尔带了小人物的悲哀,这对于他来说是个突破,在这个角色之前,丹尼尔好像很少出演这么贴近生活的角色,他的人物最次也有个才子光环,要不就是大亨,或者是传奇人物。唯一一次饰演平凡人,还是在他的偶像阿瑟.米勒的改编作里,而那部电影并不能说是非常成功。从这点上看,丹尼尔毫无疑问突破了自己,他的迈克尔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德里克能够感觉到,丹尼尔在出演迈克尔的时候状态更佳,那股无形无质的魅力更扣人心弦,他的表演状态似乎在珍妮弗的刺激下又做出突破,往上攀升,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虽然剧情似乎没什么新意,很难让人燃起兴奋感,但这两人的隽永表演反而因此有了足够的空间,可以让观众细心品味,现在我只希望电影能够配得上这两个演员……”他又开始揪胡子了,“导演会怎么切入这两人的生活呢?”
对于阅片无数的影评人来说,才刚看到了个开头,他们就领会到了导演的意图:《迈克尔.克莱顿》的主旨在片头独白里就说得很清楚了,不论是凯伦的精神崩溃还是迈克尔本人的中年危机,其实都只是花样点缀,本质上来说,这部影片说的是人在公司这个主体中迷茫、痛苦,受到极度压抑,甚至灭绝人性的过程。而不论是u/north还是律师事务所,就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这种现代公司制度的象征。迈克尔和凯伦都会在这种折磨中感受到痛苦,他们面临的选择应该也会有宿命般的对照性,很可能在片尾最后的高chao中,两人不同的选择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但到底是悲剧还是团圆结局,迈克尔的奋斗(因为他是男主角,推测他是选择正面选项的那个)到底是会成功还是失败,这个他们就无法推测了。
看多了电影,这种套路都是能猜出来的,事实上,如果连套路都没有,这部电影肯定是失败作,毕竟电影就是套路的艺术,大部分电影都是在遵循几个套路往前发展。影评人也不会因为猜出了大致的情节走势而对影片本身就反感或者厌倦起来,他们更看重的是,在‘猜到套路’的前提下,电影在起承转合的过程中是否有足够的铺垫、点题,剧组和演员的技术动作是否到位,能否一直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至少在开头,《迈克尔.克莱顿》做得还不错,在短暂的凯伦镜头以后,故事回到迈克尔视角,迈克尔收到电话,从赌场离开,到事务所的一位大客户家里为他刚才发生的车祸咨询,并和客户发生冲突,在回家的路上停下车辆,跋涉上山观赏风景,这期间他的车子忽然自行炸毁——这段情节交代了迈克尔的职业背景:为事务所干脏活,处理客户肮脏*的律师,而且目前来看本职工作做得也不是很好。而又有一段相当漂亮的长镜头,营造了迈克尔深受触动的场景,他停车上山追寻这幅美景的花面拍得有些魔幻感,光照一反全片低暗的调子,让人难以理解他的动机,甚至难以理解这一段是迈克尔的幻觉还是真实,这也为后文留下伏笔,而车辆炸毁的镜头又明确地传递出了这样的信息:在他的好友之后,迈克尔看来也被列入了灭口的范围,而且,如无意外,这两个人应该都是凯伦出手干掉的。
不论是和客户交涉时隐藏的蔑视、无奈和疲惫,还是凌晨回家时疲惫又漫不经心的表情,还有看到清晨山野美景时深受触动又如梦似幻,仿佛醍醐灌顶,受到救赎的表情……丹尼尔无疑状态正佳,这段戏不像是商业电影那样靠剧情来推动,剧情本身可以说没什么紧张感,全靠丹尼尔的表演在带,而影评人们丝毫没有出戏、厌倦的感觉,反而是被丹尼尔的表演完全带入了戏里,感受到了迈克尔内心世界的丰盛魅力。
“看起来珍妮弗真的把他刺激得完全进入了状态。”德里克泛起了愉快的微笑,“珍妮弗呢?片头的那一段可不要是她的昙花一现啊。不过话说回来,这女孩的表演技法实在是太天马行空了,和丹尼尔的一脉相承不同,她好像更为随意,没有自己的体系……”
罗杰并不是唯一一个看出珍妮弗的表演风格不稳定的人,从前珍妮还没那么有名的时候,会留意到这些的人不多,但现在,她取得了世界性的成就,也迎来了世界级的质疑和瞩目,关于她的演技也有不少的探讨文章在网络博客甚至是报纸专栏上发表——像是丹尼尔.戴-刘易斯的演技,从成长到成熟是有脉络可循的,怎么找到新方向,怎么一步步地锻炼上来,然而,珍妮弗的表演却似乎是随心所欲,想到一出是一出,她的表演单拎出来看都是天才级别的,演什么像什么,但一旦开始分析表演技巧,任何人都很难找到方向,因为这其中相同的地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她的角色个人特质非常少,可以说没有一点珍妮弗自己的烙印,这在很多时候都是一个人的表演技巧没有完全成熟的表示。
“该不会说,她进入成熟期以后,演技会比现在更震撼吧……”一个荒谬的想法浮上了德里克心头,他笑着摇了摇头,没有让自己再想下去,而是重新专注在了剧情上,惯性地分析起了导演在这个镜头,那个镜头里的用意。
在一开始的倒叙高.潮之后,剧情回到了故事的开头,迈克尔去前妻家里接上自己的小孩,去餐馆处理拍卖事宜,得知自己的财政吃紧,而他工作的律师事务所即将面临一次收购合并,人们在谈论着u/north这个案件带来的利润,还有远在威斯康星州处理此事的资深律师阿瑟在几年前的精神崩溃,律所的勾心斗角稍微露出了一些端倪,女律师不怀好意地和同事编排着迈克尔和阿瑟的坏话,但又若无其事地当着迈克尔的面打探律所合并的消息,迈克尔则忙于处理议员和他的脱yi舞女郎……
当迈克尔忙于日常事务时,凯伦也正走向自己的人生巅峰,导演用了两相对比的手法,拍摄了凯伦在升职采访前的排练过程,在这个对比的细节里,他继续细分镜头进行对比,当凯伦在自己的屋子里时,她像是游魂一样四处飘荡,铁灰色的天空让她的皮肤苍白、老迈,和演员平时光鲜亮丽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甚至在这一刻,观众们完全忘记了演员的日常,而是全身心地浸透在了凯伦的绝望里,和迈克尔内敛的表达着自己的绝望相映成趣的是,凯伦的绝望犹如潮水,汹涌扑前,侵蚀着她日常生活的边界,在屋内裸.身游走,一边穿衣一边排练演说台词的她,就像是罹患某种强迫症的病人一样,总是在那些含义相似,对外人来说根本毫无区别的词语上徘徊犹豫,不断地改口否定着自己的想法。她和迈克尔都在被自己的工作压迫……到目前为止,导演没有用台词、道具这些外化的线索来表达自己的这个意图,但演员出色的表演和平铺直叙,看似寻常的背景交代,却已经是让观众自行想象出了他们的生活中隐藏的诸多矛盾,他们走到今天这一步所经历过的种种,他们已经发自内心地认可、认同、理解了这两个痛苦的主角。
“这简直……”
阿兰.莫里森说不出话了,他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窒息感,还有,就像是当年在舞台下方看着珍妮弗.杰弗森出演的洛克希一样的荒谬感:就像是一个洛克希那样天才的演员不可能毫无前兆地横空出世一样,一个天才女演员也不可能忽然间完全改换演法,贡献出如此成熟的凯伦.克劳德!这……这根本就不合情理!
他倒不是否定天才的存在可能,只是凯伦这个角色的厚度,她表达的这种情绪的真实,这个角色本身的震撼,完全是让阿兰都喘不上气了,但在这种震撼背后,理智还在不断地大声提着问题:这怎么可能呢?表演一定来自现实的积累和提炼,珍妮弗现在表达的是一种完全属于中年人,或者说完全属于阅历丰富人群的情绪,作为好莱坞金字塔顶尖的演员,作为一个25岁就拿到两个奥斯卡的成功者,她怎么可能深刻地感悟到这种情绪?这根本就不合理!
可,合理或不,珍妮弗的表演就在这里,她的凯伦就是如此血淋淋地揭示出了社会通常意义的成功者们往往有多么脆弱的内心,在光鲜面具的背后掩藏着多么伤痕累累的真实面容,她展示了那些‘无恶不作’的跨国企业中,高层们下达反人性命令之后对自身人性的损伤——这真的很古怪,按照她的学历,她本不该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跨国企业所做的那些事,会让一般人心惊肉跳的事情:为了贩卖军火输出战争,为了获取石油,‘聘请’政客竞选总统,而后利用政治势力攫取私利,为了获取金融利润,操纵小国政局,为了营造形象,一边号称自己支持环保的同时一边扶植血汗工厂……片头独白和电影选择的题材,都对电影观众的知识和阅历有一定的要求,不了解这些大公司为恶的传统,就很难看懂《迈克尔.克莱顿》的主题,也不会感到触动,而以珍妮弗的年龄和学历,她对于这个题材应该是毫无触动,更是没有兴趣去了解才对,她怎么可能——
比起在私底下放肆绝望的表演片段,凯伦在接受访问时的表现也一样可圈可点:娴熟的官腔,对问题的回避,掩饰着自己的走神,但尽管如此,当秘书前来通报急务时,她放在桌下的手却一下死死地紧握成拳,指甲刺入掌心,带来了血珠……凯伦一面异常恐惧自己的迷失,一面又病态地重视着这次晋升,而u/north除草剂诉讼突然出现的问题,却让她的晋升再度悬而未决、岌岌可危。
u/north除草剂诉讼是从6年前开始的,当时的法律部门主管选择了肯纳、巴赫和莱迪恩律师事务所作为他们的代理方,6年时间过去了,诉讼看来已经进入尾声,公司胜券在握时,代理律师阿瑟.伊登斯忽然间躁狂症发作,在公共停车场来了个裸.奔,更是试图攻击逮捕他的警察,让整个案子再度蒙上了阴影——而当时的主管,如今的新任集团ceo,也是凯伦的导师和伯乐丹.杰弗瑞,片刻前还和她互相欣赏,一副师生情深的样子,现在却是眼也不眨地把这个案子的责任推在了凯伦身上,对她大肆发火,大有让凯伦来背这个黑锅的意思。
面对职场不公,凯伦没有任何选择,她背负着压力来到了威斯康辛州,同一时间,为了给阿瑟擦屁股,事务所也遣来了迈克尔,两人在咖啡馆里头一次见面时就是火花四she——这并不是说他们之间存在着什么性.吸引力,而是两个一样绝望的人在彼此折磨,凯伦把自己的压力倾泄在迈克尔身上,而迈克尔也感受到了她的压力,对此毫不客气地予以了回击。
在平常的对白下,这两个一收一放的精彩人物通过眼神、肢体语言在无声地对峙,凯伦的高高在上和隐藏的蔑视激怒着迈克尔,观众从她之前的表情、动作,也猜出了凯伦为什么会这么鄙视他:迈克尔已经在事务所干了17年了,但连初级合伙人都没有混上,按照世俗规矩来说,毫无疑问,他是个失败者。
而对迈克尔来说,凯伦的蔑视他完全尽收眼底,导演用几个镜头特写,以及丹尼尔深邃双眼的几次黯淡就点出了这些信息,让观众心领神会——凯伦的蔑视对于迈克尔来说又是一重打击,他已经习惯了这种充满挫折和失败的生活,但还是不喜欢承认自己就是个失败者。
阿瑟携带着一份能让官司就此扭转的文件,在人海中消失无踪,凯伦用非法的手段拿到了他的公文包,发现了文件的复印件,她意识到这份文件能证明u/notrh明知除草剂的致癌性,但因为它的畅销而选择将研究成果就此深埋,而一旦阿瑟将这份文件公布出去,官司必输无疑,u/north也将面临一场浩劫,而在这份文件上签字的丹.杰弗瑞,也是她的靠山,也许还会锒铛入狱。
丹的倒台也意味着凯伦事业的终结,惊慌失措的她在沉默中迎来了一次精神崩溃,当她瘫软在旅馆的落地窗边上,流着眼泪凝睇着黯淡的夜景,摸索着打开手机,拨出了一个电话号码,用沉稳的口吻吩咐着专干脏活的私家侦探,让他们开始处理此事时,观众们心中有数:凯伦的堕落开始了。
电影对凯伦的经济情况没有过多的着魔,也没有给她的堕落找什么理由,正是这一点显得意味深长:凯伦的堕落更多的是人性的劣根性所致,她已经快被工作活活吞吃,但迫使她继续牺牲人性的恰恰是她自己。
在凯伦的堕落中,迈克尔的觉醒亦是在意料之中如期发生,迈克尔在寻找阿瑟的过程中逐渐有所触动,阿瑟顿悟式的转变让他开始面对真实的自己:他是个失败者,好赌、负债累累,家庭离他远去,他的生活永远都在分崩离析,曾经的梦想距离他越来越远。迈克尔曾是富有理想的检察官,而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他毁掉了自己的人生却依旧一无所获,他现在必须找到阿瑟,让他重回控制之下,安抚下u/north,这样事务所的老板,老于世故的巴蒂.马赫才会借给他8万美元,让他度过现在的债务危机——尽管这8万美元对马赫来说如同九牛一毛,但他依然吝啬地不肯轻易给与,而把它当作了催促迈克尔搏命工作的借口,当成了抽打迈克尔的鞭子。
面对上司无情的利用,凯伦选择不去感觉,而迈克尔却感到屈辱和愤怒,他在阿瑟和自己的一切之间摇摆不定:他有大家庭,有前妻和儿子,有一个如果无法到期收债就会翻脸无情的黑帮老大债主。但阿瑟是他最好的朋友,而他在激愤又诗意地诉说着的那些,正是迈克尔曾经为之迷醉而奋斗的东西,当他从法学院毕业出来还相信的东西:人的良心、正义和理想。
“我以为你从法学院出来,你离开da,你为了该死的学生贷款赔上你的良心,站在律师事务所门前的那一天,你就接受了这个事实。”他辛辣地对阿瑟说,而阿瑟则急切地辩解,“不,天啊不,迈克尔,你知道这里头的区别,当你签下那份契约时你永远也不知道你要做的是——”
“嘘!”迈克尔忽然按住了他的嘴巴,把他压到了地板上,紧锁的门外传来了沉闷的脚步声,阿瑟用口型无声地说,“他们拿着枪吗?”
迈克尔摇了摇头,领着阿瑟从后门逃出了阁楼,但他们没有马上下楼,迈克尔撬开锁,他们躲进了空无一人的邻居家里。
“出现了,托尼的特长,富有说服力的动作戏码。”肯尼斯.图兰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的调剂,当然,没有大打出手那么庸俗,但这对紧张气氛的营造很有帮助。”
凭借着多次处理脏活累积的经验,迈克尔意识到已经有人跟上了阿瑟,他猜到了这些人属于u/north,也明白阿瑟此时深陷危机,然而巴蒂一次又一次地宽慰着他的担心,刺探着阿瑟的下落,迈克尔将信将疑,还对巴蒂的良心有些指望,但已经建筑起了警惕,对阿瑟的下落绝口不提。
而就在此时,阿瑟开始和原告接触,凯伦又一次崩溃,她甚至试图拔刀自残,当刀尖陷入皮肤时,她的眼泪滚到伤口处,在铁锈的污染下,使得鲜血更像是一滴悬浊的液体,在冷峻的镜头中,甚至让人感到了美学上的尴尬和肮脏……
“ok。”镜头一转,伤口成为了一个小小的创可贴,凯伦只是显得有一些惊慌和仓促,但语义还是足够坚定。
“ok……是你明白了的ok,还是让我们继续做下去的ok?”她模糊指令的意图失败了,侦探谨慎地问,不给她推卸责任的机会。
在寒风呼啸中,凯伦的手指按到了创可贴上,皮肤轻轻下陷,她不再因为寒冷而颤抖,而是平静得犹如一潭死水地回视着对方,语调惊人的平静,“ok,让我们去做吧。”
“真是绝了!”肯尼斯禁不住狠狠地捏了把手一下,他倾前着身子,视线飞快地在大屏幕上游曳,不肯错过一个细节,“非常好的剧本,非常好的表演,这是真正的杰作!凯伦,不,珍妮弗完全传递出了导演的意图,凯伦在第一次下令杀人的时候,已经杀死了自己,接下来应该是迈克尔通过阿瑟的死获得重生了……典雅又绝妙的照应!这部电影不会给大众观众带来传统意义上的观影快感,但对那些懂得品味的人来说,它完全是不可错过的经典作!”
虽然早已料到了迈克尔的转变,但阿瑟死亡之后,迈克尔通过这一事件映照出的众生相看明白了巴蒂的冷酷、u/north的疯狂,看到了自己内心深处尚未泯灭的人性火花时,肯尼斯依然要不禁为丹尼尔细腻精妙的演出鼓掌叫好:照旧,没有台词点明这些,全靠丹尼尔的表情来阐述深层的冲突戏码,但丹尼尔就是靠着自己的演技,把迈克尔的变化交代得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当他接触着官司原告,最终肯定阿瑟的死和u/north绝对有关,当他顶着失去工作、家庭、住处和所有一切的风险,来到阿瑟的住处,鼓起勇气拿走被藏起的文件原本时,他的表情完全显示出了迈克尔的挣扎——
最终,迈克尔拿到了原本,但来自儿子的一通电话让他放弃了这个主意,要债人已经找上了他的儿子,亲昵地和他搭上了话,不名一文的迈克尔除了向老板讨要8万元以外毫无出路,现实的压力是如此的真实、沉重,迈克尔又一次妥协了,他拿了八万美元,多签了八年合同,放弃了自己回归诉讼团队的诉求,再一次被老板巴蒂用赤.裸.裸的恃强凌弱压倒,低下了自己的头颅:巴蒂没有强迫他什么,他完全是自愿地为了八万美元,为了任何一个在他这个年纪的成功律师都不屑一顾的八万美元,出卖了自己的尊严。
正当迈克尔还掉债务,接受了来自要债人的怜悯——如果不是没有选择,要债人也不想去找他的家人,他仿佛还比迈克尔更有人性——自暴自弃地用剩下的一些现金前往赌场赌博时,私人侦探也通过种种现实可行的手段,找到了他头上,确认失踪的原件就在迈克尔手上。这一次,凯伦仅仅是少许挣扎,便用电话下达了杀人的命令,故事回到了片头的那一幕,凯伦在盥洗室里打完电话以后,便坐在马桶盖上静悄悄地崩溃着,当偶然传来了几声脚步声时,她猛地惊醒了过来,很快就武装好了自己,若无其事地站起身,走出了密闭的隔间……
故事在这里完全收束,也达到了最后的高.潮,当迈克尔走出赌场时,两个私家侦探仿佛上演特工片一般,争分夺秒地在迈克尔车里安装着爆炸设施,这种突如其来的桥段设计不禁让观众感到了冷峻的黑色幽默:在这里,‘最后一分钟’原则由反派人物上演,而真正的英雄却茫然无知地等着挨炸。
在一个多小时的故事之后,镜头回到了刚开始迈克尔驱车在清晨的山间公路上行驶的画面,但这一次,观众对于他突然停车的动作不再费解了:高高的山岗上,三匹马正悠闲地吃草,这是死去的阿瑟,以及迈克尔的挚爱,他的儿子都在阅读的一本书里所描述的一幅画面,不论是阿瑟还是儿子都对他反复提及,这本同时受到一个返璞归真,从浮华中清醒过来的老律师,以及纯洁无瑕,对世界怀抱着善意和期待的两个灵魂喜爱的小说——代表它的标志性画面,在这一刻幽然浮现,亦真亦幻,像是迈克尔的幻觉,是他内心世界的反应,又像是来自上帝的启示,命运的安排。
“迈克尔终于找到了自我……”罗杰脸上浮现出了淡淡的微笑,他注视着迈克尔慌乱地揪下手表,掏出手机丢到了车里——这些都是易于被安装追踪器的电器,又从车里拿走了侥幸没被炸毁的公文包(包里装着关键性的文件原本),“通过一次假死,迎来了重生的机会……精妙而富有哲学意义的结构……这部电影没有辜负两个演员的表演,托尼交出了一份非常棒的答卷。不过,按照电影结构安排,最后迈克尔和凯伦肯定会有一番对峙,这也会是他们的第二次会面,如果处理的好,这将会是全片的最高.chao,也是两个演员表演的高.潮,会是他们名垂青史的表演片段……”
和刚开始的兴奋相比,享受了一个多小时以后,老爷子的情绪不再那么激动了,就像是刚吃过一顿大餐,正等着甜点到来的老饕客,他悠然地等待着下一片段的到来,刚开始的担心也不再存在,他很有把握地想,“这不存在谁压戏的问题,他们俩就像是两架钢琴,形成了最为美妙的共鸣……突破了原有的界限……她和丹尼尔在表演上简直是天生一对,这绝对是11>2的组合,只要导演没有犯傻的话,只要最后一段能有一个迸发式的收尾……”
他肯定地、断言式地想道:“那么08年的奥斯卡,将是《迈克尔.克莱顿》的天下!”
“丹尼尔应该是受到珍妮弗的刺激了,”正当罗杰兴奋得呼吸急促时,德里克也深思地揪起了自己的胡子,轻微的痛感让他的思维更加清晰,“毋庸置疑,他贡献出了比《血色将至》更好的表演,处理这种隐忍的角色正是体验派的专长……”
如果说在一些标志性片段的处理中,表现派恰到好处的言行举止会让他们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话,那么体验派在处理角色内心戏,把观众带入戏中人心理这一点上,就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迈克尔.克莱顿》里,丹尼尔更是把自己的这种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甚至于才是一个剪影出镜,镜头的焦点还没有聚集到他身上,他就已经散发出了一种独特的阴郁气质:从表面上看,这是个风度翩翩的帅大叔,身穿昂贵贴身的手工剪裁西装,和四周脏乱逼仄的环境有些格格不入,他的嘴角似乎还噙着一线习惯性的笑容,但,在他亲切的表情中,迈克尔却自然而然地给人以‘心事重重、魂不守舍’的感觉,这种信息精确地传递到了观众心里,没有靠镜头调度的半点帮助,完全是凭借丹尼尔出神入化的演技,如果说刚才凯伦的戏份里,凯伦崩溃得很‘放’,那么这里的迈克尔就崩溃得很‘收’,你可以从他的眼角眉梢看出他的沮丧,并对他沮丧的原因发生浓厚的兴趣,但又理解迈克尔表面上的若无其事,对于他这样的年纪和职业来说,迈克尔肯定是很有城府的。
“我见过你。”有人在牌桌上兴致勃勃地和迈克尔搭话,“我们一起玩过几次——你没认出我吧?从那以后我瘦了不少。”
一段简短的对话,交代了迈克尔之前经营过餐馆的背景。配角的演技也足够精彩,短短几句话间,那种哪壶不开提哪壶,兴致勃勃地扫着别人兴的特征都鲜明地亮了出来,而迈克尔简短的回答,以及表情细微处累积的不快,都是让人感觉到了他现在的不得志——他饰演的迈克尔.克莱顿也处于中年危机之中,这一点影评人都是看出来了,但在这么几句对话里就把迈克尔的心结和心理状态表示得这么丰富,丹尼尔的表演状态显然非常旺盛。
“这一次会是《血色将至》拿到奥提,还是《迈克尔.克莱顿》拿到?”德里克心里一个闪念:《血色将至》里,丹尼尔是演出了一个正常人最终的异化,但《迈克尔.克莱顿》里,他的迈克尔带了小人物的悲哀,这对于他来说是个突破,在这个角色之前,丹尼尔好像很少出演这么贴近生活的角色,他的人物最次也有个才子光环,要不就是大亨,或者是传奇人物。唯一一次饰演平凡人,还是在他的偶像阿瑟.米勒的改编作里,而那部电影并不能说是非常成功。从这点上看,丹尼尔毫无疑问突破了自己,他的迈克尔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德里克能够感觉到,丹尼尔在出演迈克尔的时候状态更佳,那股无形无质的魅力更扣人心弦,他的表演状态似乎在珍妮弗的刺激下又做出突破,往上攀升,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虽然剧情似乎没什么新意,很难让人燃起兴奋感,但这两人的隽永表演反而因此有了足够的空间,可以让观众细心品味,现在我只希望电影能够配得上这两个演员……”他又开始揪胡子了,“导演会怎么切入这两人的生活呢?”
对于阅片无数的影评人来说,才刚看到了个开头,他们就领会到了导演的意图:《迈克尔.克莱顿》的主旨在片头独白里就说得很清楚了,不论是凯伦的精神崩溃还是迈克尔本人的中年危机,其实都只是花样点缀,本质上来说,这部影片说的是人在公司这个主体中迷茫、痛苦,受到极度压抑,甚至灭绝人性的过程。而不论是u/north还是律师事务所,就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这种现代公司制度的象征。迈克尔和凯伦都会在这种折磨中感受到痛苦,他们面临的选择应该也会有宿命般的对照性,很可能在片尾最后的高chao中,两人不同的选择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但到底是悲剧还是团圆结局,迈克尔的奋斗(因为他是男主角,推测他是选择正面选项的那个)到底是会成功还是失败,这个他们就无法推测了。
看多了电影,这种套路都是能猜出来的,事实上,如果连套路都没有,这部电影肯定是失败作,毕竟电影就是套路的艺术,大部分电影都是在遵循几个套路往前发展。影评人也不会因为猜出了大致的情节走势而对影片本身就反感或者厌倦起来,他们更看重的是,在‘猜到套路’的前提下,电影在起承转合的过程中是否有足够的铺垫、点题,剧组和演员的技术动作是否到位,能否一直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至少在开头,《迈克尔.克莱顿》做得还不错,在短暂的凯伦镜头以后,故事回到迈克尔视角,迈克尔收到电话,从赌场离开,到事务所的一位大客户家里为他刚才发生的车祸咨询,并和客户发生冲突,在回家的路上停下车辆,跋涉上山观赏风景,这期间他的车子忽然自行炸毁——这段情节交代了迈克尔的职业背景:为事务所干脏活,处理客户肮脏*的律师,而且目前来看本职工作做得也不是很好。而又有一段相当漂亮的长镜头,营造了迈克尔深受触动的场景,他停车上山追寻这幅美景的花面拍得有些魔幻感,光照一反全片低暗的调子,让人难以理解他的动机,甚至难以理解这一段是迈克尔的幻觉还是真实,这也为后文留下伏笔,而车辆炸毁的镜头又明确地传递出了这样的信息:在他的好友之后,迈克尔看来也被列入了灭口的范围,而且,如无意外,这两个人应该都是凯伦出手干掉的。
不论是和客户交涉时隐藏的蔑视、无奈和疲惫,还是凌晨回家时疲惫又漫不经心的表情,还有看到清晨山野美景时深受触动又如梦似幻,仿佛醍醐灌顶,受到救赎的表情……丹尼尔无疑状态正佳,这段戏不像是商业电影那样靠剧情来推动,剧情本身可以说没什么紧张感,全靠丹尼尔的表演在带,而影评人们丝毫没有出戏、厌倦的感觉,反而是被丹尼尔的表演完全带入了戏里,感受到了迈克尔内心世界的丰盛魅力。
“看起来珍妮弗真的把他刺激得完全进入了状态。”德里克泛起了愉快的微笑,“珍妮弗呢?片头的那一段可不要是她的昙花一现啊。不过话说回来,这女孩的表演技法实在是太天马行空了,和丹尼尔的一脉相承不同,她好像更为随意,没有自己的体系……”
罗杰并不是唯一一个看出珍妮弗的表演风格不稳定的人,从前珍妮还没那么有名的时候,会留意到这些的人不多,但现在,她取得了世界性的成就,也迎来了世界级的质疑和瞩目,关于她的演技也有不少的探讨文章在网络博客甚至是报纸专栏上发表——像是丹尼尔.戴-刘易斯的演技,从成长到成熟是有脉络可循的,怎么找到新方向,怎么一步步地锻炼上来,然而,珍妮弗的表演却似乎是随心所欲,想到一出是一出,她的表演单拎出来看都是天才级别的,演什么像什么,但一旦开始分析表演技巧,任何人都很难找到方向,因为这其中相同的地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她的角色个人特质非常少,可以说没有一点珍妮弗自己的烙印,这在很多时候都是一个人的表演技巧没有完全成熟的表示。
“该不会说,她进入成熟期以后,演技会比现在更震撼吧……”一个荒谬的想法浮上了德里克心头,他笑着摇了摇头,没有让自己再想下去,而是重新专注在了剧情上,惯性地分析起了导演在这个镜头,那个镜头里的用意。
在一开始的倒叙高.潮之后,剧情回到了故事的开头,迈克尔去前妻家里接上自己的小孩,去餐馆处理拍卖事宜,得知自己的财政吃紧,而他工作的律师事务所即将面临一次收购合并,人们在谈论着u/north这个案件带来的利润,还有远在威斯康星州处理此事的资深律师阿瑟在几年前的精神崩溃,律所的勾心斗角稍微露出了一些端倪,女律师不怀好意地和同事编排着迈克尔和阿瑟的坏话,但又若无其事地当着迈克尔的面打探律所合并的消息,迈克尔则忙于处理议员和他的脱yi舞女郎……
当迈克尔忙于日常事务时,凯伦也正走向自己的人生巅峰,导演用了两相对比的手法,拍摄了凯伦在升职采访前的排练过程,在这个对比的细节里,他继续细分镜头进行对比,当凯伦在自己的屋子里时,她像是游魂一样四处飘荡,铁灰色的天空让她的皮肤苍白、老迈,和演员平时光鲜亮丽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甚至在这一刻,观众们完全忘记了演员的日常,而是全身心地浸透在了凯伦的绝望里,和迈克尔内敛的表达着自己的绝望相映成趣的是,凯伦的绝望犹如潮水,汹涌扑前,侵蚀着她日常生活的边界,在屋内裸.身游走,一边穿衣一边排练演说台词的她,就像是罹患某种强迫症的病人一样,总是在那些含义相似,对外人来说根本毫无区别的词语上徘徊犹豫,不断地改口否定着自己的想法。她和迈克尔都在被自己的工作压迫……到目前为止,导演没有用台词、道具这些外化的线索来表达自己的这个意图,但演员出色的表演和平铺直叙,看似寻常的背景交代,却已经是让观众自行想象出了他们的生活中隐藏的诸多矛盾,他们走到今天这一步所经历过的种种,他们已经发自内心地认可、认同、理解了这两个痛苦的主角。
“这简直……”
阿兰.莫里森说不出话了,他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窒息感,还有,就像是当年在舞台下方看着珍妮弗.杰弗森出演的洛克希一样的荒谬感:就像是一个洛克希那样天才的演员不可能毫无前兆地横空出世一样,一个天才女演员也不可能忽然间完全改换演法,贡献出如此成熟的凯伦.克劳德!这……这根本就不合情理!
他倒不是否定天才的存在可能,只是凯伦这个角色的厚度,她表达的这种情绪的真实,这个角色本身的震撼,完全是让阿兰都喘不上气了,但在这种震撼背后,理智还在不断地大声提着问题:这怎么可能呢?表演一定来自现实的积累和提炼,珍妮弗现在表达的是一种完全属于中年人,或者说完全属于阅历丰富人群的情绪,作为好莱坞金字塔顶尖的演员,作为一个25岁就拿到两个奥斯卡的成功者,她怎么可能深刻地感悟到这种情绪?这根本就不合理!
可,合理或不,珍妮弗的表演就在这里,她的凯伦就是如此血淋淋地揭示出了社会通常意义的成功者们往往有多么脆弱的内心,在光鲜面具的背后掩藏着多么伤痕累累的真实面容,她展示了那些‘无恶不作’的跨国企业中,高层们下达反人性命令之后对自身人性的损伤——这真的很古怪,按照她的学历,她本不该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跨国企业所做的那些事,会让一般人心惊肉跳的事情:为了贩卖军火输出战争,为了获取石油,‘聘请’政客竞选总统,而后利用政治势力攫取私利,为了获取金融利润,操纵小国政局,为了营造形象,一边号称自己支持环保的同时一边扶植血汗工厂……片头独白和电影选择的题材,都对电影观众的知识和阅历有一定的要求,不了解这些大公司为恶的传统,就很难看懂《迈克尔.克莱顿》的主题,也不会感到触动,而以珍妮弗的年龄和学历,她对于这个题材应该是毫无触动,更是没有兴趣去了解才对,她怎么可能——
比起在私底下放肆绝望的表演片段,凯伦在接受访问时的表现也一样可圈可点:娴熟的官腔,对问题的回避,掩饰着自己的走神,但尽管如此,当秘书前来通报急务时,她放在桌下的手却一下死死地紧握成拳,指甲刺入掌心,带来了血珠……凯伦一面异常恐惧自己的迷失,一面又病态地重视着这次晋升,而u/north除草剂诉讼突然出现的问题,却让她的晋升再度悬而未决、岌岌可危。
u/north除草剂诉讼是从6年前开始的,当时的法律部门主管选择了肯纳、巴赫和莱迪恩律师事务所作为他们的代理方,6年时间过去了,诉讼看来已经进入尾声,公司胜券在握时,代理律师阿瑟.伊登斯忽然间躁狂症发作,在公共停车场来了个裸.奔,更是试图攻击逮捕他的警察,让整个案子再度蒙上了阴影——而当时的主管,如今的新任集团ceo,也是凯伦的导师和伯乐丹.杰弗瑞,片刻前还和她互相欣赏,一副师生情深的样子,现在却是眼也不眨地把这个案子的责任推在了凯伦身上,对她大肆发火,大有让凯伦来背这个黑锅的意思。
面对职场不公,凯伦没有任何选择,她背负着压力来到了威斯康辛州,同一时间,为了给阿瑟擦屁股,事务所也遣来了迈克尔,两人在咖啡馆里头一次见面时就是火花四she——这并不是说他们之间存在着什么性.吸引力,而是两个一样绝望的人在彼此折磨,凯伦把自己的压力倾泄在迈克尔身上,而迈克尔也感受到了她的压力,对此毫不客气地予以了回击。
在平常的对白下,这两个一收一放的精彩人物通过眼神、肢体语言在无声地对峙,凯伦的高高在上和隐藏的蔑视激怒着迈克尔,观众从她之前的表情、动作,也猜出了凯伦为什么会这么鄙视他:迈克尔已经在事务所干了17年了,但连初级合伙人都没有混上,按照世俗规矩来说,毫无疑问,他是个失败者。
而对迈克尔来说,凯伦的蔑视他完全尽收眼底,导演用几个镜头特写,以及丹尼尔深邃双眼的几次黯淡就点出了这些信息,让观众心领神会——凯伦的蔑视对于迈克尔来说又是一重打击,他已经习惯了这种充满挫折和失败的生活,但还是不喜欢承认自己就是个失败者。
阿瑟携带着一份能让官司就此扭转的文件,在人海中消失无踪,凯伦用非法的手段拿到了他的公文包,发现了文件的复印件,她意识到这份文件能证明u/notrh明知除草剂的致癌性,但因为它的畅销而选择将研究成果就此深埋,而一旦阿瑟将这份文件公布出去,官司必输无疑,u/north也将面临一场浩劫,而在这份文件上签字的丹.杰弗瑞,也是她的靠山,也许还会锒铛入狱。
丹的倒台也意味着凯伦事业的终结,惊慌失措的她在沉默中迎来了一次精神崩溃,当她瘫软在旅馆的落地窗边上,流着眼泪凝睇着黯淡的夜景,摸索着打开手机,拨出了一个电话号码,用沉稳的口吻吩咐着专干脏活的私家侦探,让他们开始处理此事时,观众们心中有数:凯伦的堕落开始了。
电影对凯伦的经济情况没有过多的着魔,也没有给她的堕落找什么理由,正是这一点显得意味深长:凯伦的堕落更多的是人性的劣根性所致,她已经快被工作活活吞吃,但迫使她继续牺牲人性的恰恰是她自己。
在凯伦的堕落中,迈克尔的觉醒亦是在意料之中如期发生,迈克尔在寻找阿瑟的过程中逐渐有所触动,阿瑟顿悟式的转变让他开始面对真实的自己:他是个失败者,好赌、负债累累,家庭离他远去,他的生活永远都在分崩离析,曾经的梦想距离他越来越远。迈克尔曾是富有理想的检察官,而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他毁掉了自己的人生却依旧一无所获,他现在必须找到阿瑟,让他重回控制之下,安抚下u/north,这样事务所的老板,老于世故的巴蒂.马赫才会借给他8万美元,让他度过现在的债务危机——尽管这8万美元对马赫来说如同九牛一毛,但他依然吝啬地不肯轻易给与,而把它当作了催促迈克尔搏命工作的借口,当成了抽打迈克尔的鞭子。
面对上司无情的利用,凯伦选择不去感觉,而迈克尔却感到屈辱和愤怒,他在阿瑟和自己的一切之间摇摆不定:他有大家庭,有前妻和儿子,有一个如果无法到期收债就会翻脸无情的黑帮老大债主。但阿瑟是他最好的朋友,而他在激愤又诗意地诉说着的那些,正是迈克尔曾经为之迷醉而奋斗的东西,当他从法学院毕业出来还相信的东西:人的良心、正义和理想。
“我以为你从法学院出来,你离开da,你为了该死的学生贷款赔上你的良心,站在律师事务所门前的那一天,你就接受了这个事实。”他辛辣地对阿瑟说,而阿瑟则急切地辩解,“不,天啊不,迈克尔,你知道这里头的区别,当你签下那份契约时你永远也不知道你要做的是——”
“嘘!”迈克尔忽然按住了他的嘴巴,把他压到了地板上,紧锁的门外传来了沉闷的脚步声,阿瑟用口型无声地说,“他们拿着枪吗?”
迈克尔摇了摇头,领着阿瑟从后门逃出了阁楼,但他们没有马上下楼,迈克尔撬开锁,他们躲进了空无一人的邻居家里。
“出现了,托尼的特长,富有说服力的动作戏码。”肯尼斯.图兰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的调剂,当然,没有大打出手那么庸俗,但这对紧张气氛的营造很有帮助。”
凭借着多次处理脏活累积的经验,迈克尔意识到已经有人跟上了阿瑟,他猜到了这些人属于u/north,也明白阿瑟此时深陷危机,然而巴蒂一次又一次地宽慰着他的担心,刺探着阿瑟的下落,迈克尔将信将疑,还对巴蒂的良心有些指望,但已经建筑起了警惕,对阿瑟的下落绝口不提。
而就在此时,阿瑟开始和原告接触,凯伦又一次崩溃,她甚至试图拔刀自残,当刀尖陷入皮肤时,她的眼泪滚到伤口处,在铁锈的污染下,使得鲜血更像是一滴悬浊的液体,在冷峻的镜头中,甚至让人感到了美学上的尴尬和肮脏……
“ok。”镜头一转,伤口成为了一个小小的创可贴,凯伦只是显得有一些惊慌和仓促,但语义还是足够坚定。
“ok……是你明白了的ok,还是让我们继续做下去的ok?”她模糊指令的意图失败了,侦探谨慎地问,不给她推卸责任的机会。
在寒风呼啸中,凯伦的手指按到了创可贴上,皮肤轻轻下陷,她不再因为寒冷而颤抖,而是平静得犹如一潭死水地回视着对方,语调惊人的平静,“ok,让我们去做吧。”
“真是绝了!”肯尼斯禁不住狠狠地捏了把手一下,他倾前着身子,视线飞快地在大屏幕上游曳,不肯错过一个细节,“非常好的剧本,非常好的表演,这是真正的杰作!凯伦,不,珍妮弗完全传递出了导演的意图,凯伦在第一次下令杀人的时候,已经杀死了自己,接下来应该是迈克尔通过阿瑟的死获得重生了……典雅又绝妙的照应!这部电影不会给大众观众带来传统意义上的观影快感,但对那些懂得品味的人来说,它完全是不可错过的经典作!”
虽然早已料到了迈克尔的转变,但阿瑟死亡之后,迈克尔通过这一事件映照出的众生相看明白了巴蒂的冷酷、u/north的疯狂,看到了自己内心深处尚未泯灭的人性火花时,肯尼斯依然要不禁为丹尼尔细腻精妙的演出鼓掌叫好:照旧,没有台词点明这些,全靠丹尼尔的表情来阐述深层的冲突戏码,但丹尼尔就是靠着自己的演技,把迈克尔的变化交代得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当他接触着官司原告,最终肯定阿瑟的死和u/north绝对有关,当他顶着失去工作、家庭、住处和所有一切的风险,来到阿瑟的住处,鼓起勇气拿走被藏起的文件原本时,他的表情完全显示出了迈克尔的挣扎——
最终,迈克尔拿到了原本,但来自儿子的一通电话让他放弃了这个主意,要债人已经找上了他的儿子,亲昵地和他搭上了话,不名一文的迈克尔除了向老板讨要8万元以外毫无出路,现实的压力是如此的真实、沉重,迈克尔又一次妥协了,他拿了八万美元,多签了八年合同,放弃了自己回归诉讼团队的诉求,再一次被老板巴蒂用赤.裸.裸的恃强凌弱压倒,低下了自己的头颅:巴蒂没有强迫他什么,他完全是自愿地为了八万美元,为了任何一个在他这个年纪的成功律师都不屑一顾的八万美元,出卖了自己的尊严。
正当迈克尔还掉债务,接受了来自要债人的怜悯——如果不是没有选择,要债人也不想去找他的家人,他仿佛还比迈克尔更有人性——自暴自弃地用剩下的一些现金前往赌场赌博时,私人侦探也通过种种现实可行的手段,找到了他头上,确认失踪的原件就在迈克尔手上。这一次,凯伦仅仅是少许挣扎,便用电话下达了杀人的命令,故事回到了片头的那一幕,凯伦在盥洗室里打完电话以后,便坐在马桶盖上静悄悄地崩溃着,当偶然传来了几声脚步声时,她猛地惊醒了过来,很快就武装好了自己,若无其事地站起身,走出了密闭的隔间……
故事在这里完全收束,也达到了最后的高.潮,当迈克尔走出赌场时,两个私家侦探仿佛上演特工片一般,争分夺秒地在迈克尔车里安装着爆炸设施,这种突如其来的桥段设计不禁让观众感到了冷峻的黑色幽默:在这里,‘最后一分钟’原则由反派人物上演,而真正的英雄却茫然无知地等着挨炸。
在一个多小时的故事之后,镜头回到了刚开始迈克尔驱车在清晨的山间公路上行驶的画面,但这一次,观众对于他突然停车的动作不再费解了:高高的山岗上,三匹马正悠闲地吃草,这是死去的阿瑟,以及迈克尔的挚爱,他的儿子都在阅读的一本书里所描述的一幅画面,不论是阿瑟还是儿子都对他反复提及,这本同时受到一个返璞归真,从浮华中清醒过来的老律师,以及纯洁无瑕,对世界怀抱着善意和期待的两个灵魂喜爱的小说——代表它的标志性画面,在这一刻幽然浮现,亦真亦幻,像是迈克尔的幻觉,是他内心世界的反应,又像是来自上帝的启示,命运的安排。
“迈克尔终于找到了自我……”罗杰脸上浮现出了淡淡的微笑,他注视着迈克尔慌乱地揪下手表,掏出手机丢到了车里——这些都是易于被安装追踪器的电器,又从车里拿走了侥幸没被炸毁的公文包(包里装着关键性的文件原本),“通过一次假死,迎来了重生的机会……精妙而富有哲学意义的结构……这部电影没有辜负两个演员的表演,托尼交出了一份非常棒的答卷。不过,按照电影结构安排,最后迈克尔和凯伦肯定会有一番对峙,这也会是他们的第二次会面,如果处理的好,这将会是全片的最高.chao,也是两个演员表演的高.潮,会是他们名垂青史的表演片段……”
和刚开始的兴奋相比,享受了一个多小时以后,老爷子的情绪不再那么激动了,就像是刚吃过一顿大餐,正等着甜点到来的老饕客,他悠然地等待着下一片段的到来,刚开始的担心也不再存在,他很有把握地想,“这不存在谁压戏的问题,他们俩就像是两架钢琴,形成了最为美妙的共鸣……突破了原有的界限……她和丹尼尔在表演上简直是天生一对,这绝对是11>2的组合,只要导演没有犯傻的话,只要最后一段能有一个迸发式的收尾……”
他肯定地、断言式地想道:“那么08年的奥斯卡,将是《迈克尔.克莱顿》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