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 省柴灶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xs.net,最快更新大明地师最新章节!
搞地质勘探的人,走南闯北,经常是要寄住在老乡家里的,所以苏昊对于农家的事情并不陌生。在他印象中,南方农村早些年都是烧田里的秸杆作为燃料的,后来经济发展了,越来越多的人家买得起煤,甚至能够买得起液化气,烧秸杆的情况就逐渐减少了。
在现在这个家,他分明看到杨根娣烧火的时候用的也是稻草,为什么陆秀儿还要去拣柴呢?
杨根娣见儿子一脸迷糊的样子,只好无奈地解释道:“做饭当然是烧草,但草哪够烧啊。田里收回来的稻草,也就够烧半年的,不去拣柴来烧怎么够?这村里哪户人家都是这样的。去年秀儿为了拣柴,还被蛇咬过,你不记得了?”
“嗯,好像有这么回事。”苏昊点了点头。从前那个秀才苏昊成天都是生活在自己的经书里的,妹妹兼未婚妻被蛇咬的这件事情,他虽然知道,却没有什么反应。还是几个邻居帮忙,把陆秀儿送到附近的石滩镇上去请大夫看,这才救下一命。
“你怎么; 不去温书了?”杨根娣看到儿子东张四望、问长问短的样子,颇为诧异。以往儿子对于家里的事情是从来都不关心的,除非要找吃的东西,否则绝对不会踏进厨房一步。今天他怎么突然对这些事感兴趣了?
苏昊向母亲笑了笑,也没解释什么,只是说道:“妈,我帮你烧火吧。”
“你会烧火?”杨根娣眼睛瞪得老大,在她的记忆中,儿子似乎一次都没有烧过火,任凭她和陆秀儿忙得四脚朝天,苏昊从来不会主动说一句帮忙的。
苏昊走到灶前,坐在烧火的小板凳上,抄起一把干稻草,用手掰了掰,让稻草散开一些,然后塞进了炉膛。
杨根娣站在一旁,惊奇地问道:“昊儿,你什么时候学会烧火的?”
“烧火……也需要学吗?”苏昊反问道。
其实,烧农村的土灶,也还是需要一些技巧的。首先,稻草不能握成一束地塞进炉膛去烧,因为这样不容易烧透。其次,往炉膛里塞稻草的时候,要先塞进去一点,等前面烧完了再把后面的塞进去。如果不懂这些技巧,直接把稻草很生硬地塞进去,炉膛里的火就会被搅散,甚至有可能会把火弄灭了。
苏昊的这套技巧,是他前世在农家帮人家烧了无数次火才练出来的,他怎么能向杨根娣解释清楚呢?
“我儿就是聪明,什么事一看就会。秀儿最早帮我烧火的时候,都没有你烧得好呢。”杨根娣看着儿子娴熟的动作,欣慰地说道。
“妈,我明白了,咱们家这个灶不行,这是咱们家稻草不够烧的原因。”苏昊坐下来烧火,可不仅仅是想帮杨根娣干点活。他刚才站在那的时候,就已经端详过家里的灶了,他发现这个灶设计得非常不合理,试着烧了几把稻草之后,他对于自己的判断更加确信了,他知道,这就是家里稻草不够烧的主要原因。
杨根娣却很不以为然,她说道:“昊儿,你说什么呢?这个灶,还是你爷爷在世的时候,专门请石滩镇上的泥博士来打的呢,全村的灶,除了里长家,就数咱们家的好。”
博士这个词,在当地是用来指代木匠的。但其他的匠人,如果技术比较过硬,人们也会把他叫作博士,只是前面要加上一个代表职业的前缀。杨根娣说的泥博士,就是镇上比较著名的泥瓦匠,打灶这种事情,也是有不少门道的,专业的泥瓦匠打出来的灶,比自家随便垒的,的确要好出不少。
但就是这眼被杨根娣评价为全村排名第二的灶,在苏昊的眼里,却破绽百出。
首先,这眼灶的炉壁太薄,起不到保温的作用。炉膛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只有一小部分被架在上面的锅吸收,大部分都通过炉壁辐shè出去了,这就导致了能量的极大浪费。
其次,炉膛设计得太小,烟道的位置也有问题,导致炉膛内空气流通不畅。这样一来,柴草在炉膛里的燃料就不充分,炉子容易冒黑烟,这其实都是没有充分燃烧的碳颗粒。
还有,灶口过大,也会导致热量流失;屋顶上的烟囱高度肯定不够,起不到吸气的效果,这也是炉膛里空气不流通的原因之一。
苏昊能够看出这些问题,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在他的前生,曾经接触过一种叫做“省柴灶”的设计,上述这些都是其中的要点。
说起省柴灶,这其实是共和国农业部的一项很大的政绩。在20世纪80年代,农业部启动了一个推广省柴灶的项目,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每年资助100个县,在农村推广省柴灶,10年间这个项目一共覆盖到了全国的1000个县。
中国农村千百年来使用的炉灶,大多具有苏昊家的炉灶这样的缺陷,导致炉灶的热效率极低,平均只有不足10%,这也是中国农村许多地方燃料不够烧的主要原因。农业部推广的这种省柴灶,是由一系列专家共同开发的,结构简单,而且几乎不需要什么额外的投入,但却可以使炉灶的热效率提高到25%以上。
农户使用省柴灶,能够节省60%以上的秸杆,基本上不用再去砍伐薪柴,这对于农村的水土保持是有很大好处的。
不但如此,由于热效率提高,温室气体的排放也就大幅度减少了。在后世,联合国曾经专门研究过中国推广省柴灶的经验,将其视为一项非常伟大的事业。
苏昊前世就是一个喜欢学习新鲜事物的人,在农村的时候,他曾经专门向推广省柴灶的技术人员学习过相关的知识,如今一看自家的灶,自然就明白其中的问题所在了。
有关这些知识,苏昊自然无法向杨根娣解释,以他对杨根娣的了解,他知道,如果自己提出要给家里打一眼新灶,杨根娣肯定是会坚决反对的。这其中既有对他的技术的不信任,也有心疼他、不乐意让他干活的成分。
想明白了这些,苏昊也就不再说什么了,他一边烧火,一边和杨根娣聊着一些闲天,母子俩有说有笑,倒也开心。
陆秀儿拣柴回来,杨根娣也已经把饭做好了,用三个大海碗盛出来,搁在堂屋的八仙桌上,一家三口,一人一碗。至于下饭的菜,则是一小碟豆鼔和两块霉豆腐。
“快吃饭吧,你不是说饿了吗?”杨根娣看着苏昊说道。
“你们的粥怎么是这样?”苏昊看看自己的碗,又看看杨根娣和陆秀儿的碗,眼睛有些涩涩的感觉。
晚上吃的是青菜煮稀饭,苏昊的碗里,是稠稠的米饭粒,而杨根娣和陆秀儿的碗里,则大多是菜叶,零星地能够看到几粒米而已。其实,以往家里吃饭都是如此,在那个秀才苏昊看来,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根本就不足挂齿。但现在这个苏昊却完全不能接受这种对自己的照顾,自己一个大男人吃稠的,母亲和妹妹吃稀的,这还能叫人吗?
“昊儿,你要念书,费脑子,要吃饱一点,我和秀儿少吃点没事。”杨根娣解释道。
“你就吃吧,哪天不是这样的?”陆秀儿也酸溜溜地说道。
苏昊端起碗,不容分说,把自己碗里的饭粒拨了三分之一到杨根娣的碗里,又拨了三分之一到陆秀儿的碗里。杨根娣和陆秀儿都被他的举动给惊呆了,好半天,杨根娣才说道:“昊儿,你……”
“妈,你和秀儿在田里做事,消耗大,更应该吃饱。以后,咱们一家人吃饭,要饱就一起饱,要饿就一起饿。”苏昊说道。
“傻孩子。”杨根娣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伤心,她有心把苏昊刚刚拨给自己的饭粒再拨回去,但苏昊眼睛里那坚定的神sè,让她迟疑了。
“妈,儿子过去不懂事,好吃懒做,让你和秀儿受苦了。你放心,从现在开始,我会脱胎换骨的,我发誓,一个月之内,我一定让你们能够吃香的、喝辣的,绝对不会再让你们挨一天饿!”苏昊对着母亲郑重地承诺道。
搞地质勘探的人,走南闯北,经常是要寄住在老乡家里的,所以苏昊对于农家的事情并不陌生。在他印象中,南方农村早些年都是烧田里的秸杆作为燃料的,后来经济发展了,越来越多的人家买得起煤,甚至能够买得起液化气,烧秸杆的情况就逐渐减少了。
在现在这个家,他分明看到杨根娣烧火的时候用的也是稻草,为什么陆秀儿还要去拣柴呢?
杨根娣见儿子一脸迷糊的样子,只好无奈地解释道:“做饭当然是烧草,但草哪够烧啊。田里收回来的稻草,也就够烧半年的,不去拣柴来烧怎么够?这村里哪户人家都是这样的。去年秀儿为了拣柴,还被蛇咬过,你不记得了?”
“嗯,好像有这么回事。”苏昊点了点头。从前那个秀才苏昊成天都是生活在自己的经书里的,妹妹兼未婚妻被蛇咬的这件事情,他虽然知道,却没有什么反应。还是几个邻居帮忙,把陆秀儿送到附近的石滩镇上去请大夫看,这才救下一命。
“你怎么; 不去温书了?”杨根娣看到儿子东张四望、问长问短的样子,颇为诧异。以往儿子对于家里的事情是从来都不关心的,除非要找吃的东西,否则绝对不会踏进厨房一步。今天他怎么突然对这些事感兴趣了?
苏昊向母亲笑了笑,也没解释什么,只是说道:“妈,我帮你烧火吧。”
“你会烧火?”杨根娣眼睛瞪得老大,在她的记忆中,儿子似乎一次都没有烧过火,任凭她和陆秀儿忙得四脚朝天,苏昊从来不会主动说一句帮忙的。
苏昊走到灶前,坐在烧火的小板凳上,抄起一把干稻草,用手掰了掰,让稻草散开一些,然后塞进了炉膛。
杨根娣站在一旁,惊奇地问道:“昊儿,你什么时候学会烧火的?”
“烧火……也需要学吗?”苏昊反问道。
其实,烧农村的土灶,也还是需要一些技巧的。首先,稻草不能握成一束地塞进炉膛去烧,因为这样不容易烧透。其次,往炉膛里塞稻草的时候,要先塞进去一点,等前面烧完了再把后面的塞进去。如果不懂这些技巧,直接把稻草很生硬地塞进去,炉膛里的火就会被搅散,甚至有可能会把火弄灭了。
苏昊的这套技巧,是他前世在农家帮人家烧了无数次火才练出来的,他怎么能向杨根娣解释清楚呢?
“我儿就是聪明,什么事一看就会。秀儿最早帮我烧火的时候,都没有你烧得好呢。”杨根娣看着儿子娴熟的动作,欣慰地说道。
“妈,我明白了,咱们家这个灶不行,这是咱们家稻草不够烧的原因。”苏昊坐下来烧火,可不仅仅是想帮杨根娣干点活。他刚才站在那的时候,就已经端详过家里的灶了,他发现这个灶设计得非常不合理,试着烧了几把稻草之后,他对于自己的判断更加确信了,他知道,这就是家里稻草不够烧的主要原因。
杨根娣却很不以为然,她说道:“昊儿,你说什么呢?这个灶,还是你爷爷在世的时候,专门请石滩镇上的泥博士来打的呢,全村的灶,除了里长家,就数咱们家的好。”
博士这个词,在当地是用来指代木匠的。但其他的匠人,如果技术比较过硬,人们也会把他叫作博士,只是前面要加上一个代表职业的前缀。杨根娣说的泥博士,就是镇上比较著名的泥瓦匠,打灶这种事情,也是有不少门道的,专业的泥瓦匠打出来的灶,比自家随便垒的,的确要好出不少。
但就是这眼被杨根娣评价为全村排名第二的灶,在苏昊的眼里,却破绽百出。
首先,这眼灶的炉壁太薄,起不到保温的作用。炉膛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只有一小部分被架在上面的锅吸收,大部分都通过炉壁辐shè出去了,这就导致了能量的极大浪费。
其次,炉膛设计得太小,烟道的位置也有问题,导致炉膛内空气流通不畅。这样一来,柴草在炉膛里的燃料就不充分,炉子容易冒黑烟,这其实都是没有充分燃烧的碳颗粒。
还有,灶口过大,也会导致热量流失;屋顶上的烟囱高度肯定不够,起不到吸气的效果,这也是炉膛里空气不流通的原因之一。
苏昊能够看出这些问题,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在他的前生,曾经接触过一种叫做“省柴灶”的设计,上述这些都是其中的要点。
说起省柴灶,这其实是共和国农业部的一项很大的政绩。在20世纪80年代,农业部启动了一个推广省柴灶的项目,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每年资助100个县,在农村推广省柴灶,10年间这个项目一共覆盖到了全国的1000个县。
中国农村千百年来使用的炉灶,大多具有苏昊家的炉灶这样的缺陷,导致炉灶的热效率极低,平均只有不足10%,这也是中国农村许多地方燃料不够烧的主要原因。农业部推广的这种省柴灶,是由一系列专家共同开发的,结构简单,而且几乎不需要什么额外的投入,但却可以使炉灶的热效率提高到25%以上。
农户使用省柴灶,能够节省60%以上的秸杆,基本上不用再去砍伐薪柴,这对于农村的水土保持是有很大好处的。
不但如此,由于热效率提高,温室气体的排放也就大幅度减少了。在后世,联合国曾经专门研究过中国推广省柴灶的经验,将其视为一项非常伟大的事业。
苏昊前世就是一个喜欢学习新鲜事物的人,在农村的时候,他曾经专门向推广省柴灶的技术人员学习过相关的知识,如今一看自家的灶,自然就明白其中的问题所在了。
有关这些知识,苏昊自然无法向杨根娣解释,以他对杨根娣的了解,他知道,如果自己提出要给家里打一眼新灶,杨根娣肯定是会坚决反对的。这其中既有对他的技术的不信任,也有心疼他、不乐意让他干活的成分。
想明白了这些,苏昊也就不再说什么了,他一边烧火,一边和杨根娣聊着一些闲天,母子俩有说有笑,倒也开心。
陆秀儿拣柴回来,杨根娣也已经把饭做好了,用三个大海碗盛出来,搁在堂屋的八仙桌上,一家三口,一人一碗。至于下饭的菜,则是一小碟豆鼔和两块霉豆腐。
“快吃饭吧,你不是说饿了吗?”杨根娣看着苏昊说道。
“你们的粥怎么是这样?”苏昊看看自己的碗,又看看杨根娣和陆秀儿的碗,眼睛有些涩涩的感觉。
晚上吃的是青菜煮稀饭,苏昊的碗里,是稠稠的米饭粒,而杨根娣和陆秀儿的碗里,则大多是菜叶,零星地能够看到几粒米而已。其实,以往家里吃饭都是如此,在那个秀才苏昊看来,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根本就不足挂齿。但现在这个苏昊却完全不能接受这种对自己的照顾,自己一个大男人吃稠的,母亲和妹妹吃稀的,这还能叫人吗?
“昊儿,你要念书,费脑子,要吃饱一点,我和秀儿少吃点没事。”杨根娣解释道。
“你就吃吧,哪天不是这样的?”陆秀儿也酸溜溜地说道。
苏昊端起碗,不容分说,把自己碗里的饭粒拨了三分之一到杨根娣的碗里,又拨了三分之一到陆秀儿的碗里。杨根娣和陆秀儿都被他的举动给惊呆了,好半天,杨根娣才说道:“昊儿,你……”
“妈,你和秀儿在田里做事,消耗大,更应该吃饱。以后,咱们一家人吃饭,要饱就一起饱,要饿就一起饿。”苏昊说道。
“傻孩子。”杨根娣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伤心,她有心把苏昊刚刚拨给自己的饭粒再拨回去,但苏昊眼睛里那坚定的神sè,让她迟疑了。
“妈,儿子过去不懂事,好吃懒做,让你和秀儿受苦了。你放心,从现在开始,我会脱胎换骨的,我发誓,一个月之内,我一定让你们能够吃香的、喝辣的,绝对不会再让你们挨一天饿!”苏昊对着母亲郑重地承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