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2二宗罪:独裁——郎朗对父亲告白“我心里曾经很悲伤”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xs.net,最快更新好爸爸胜过富爸爸最新章节!
第一篇第一章2二宗罪:独裁——郎朗对父亲告白“我心里曾经很悲伤”
著名的钢琴演奏家郎朗出了一本自己的传记《千里之行:我的故事》。他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不免一阵心酸:“爸爸以为我贪玩没有准时学钢琴,歇斯底里地吼叫,‘我为了你放弃我的工作,放弃我的生活!……你还不练琴,你真是没理由再活下去了,只有死才能解决问题……’”爸爸竟真的拿起一个药瓶让郎朗全部吞下去!回想起过往种种,郎朗仍有后怕。“每年的年三十,我也必须练完八小时琴再吃年夜饭,菜都凉了……小时候,父亲对我太激进了,其实那是对小孩的一种摧残。”郎朗当着父亲的面如是说。
但当爸爸看到这些回忆时是,却似乎“想不起”那些事了。“我也是该严的时候严、该松的时候松,我也曾经骑着摩托车带他去抓过蜻蜓啊!”“就两次!”郎朗马上说明,一脸窘迫的爸爸承认:“当然,我也有把变形金刚踹了的时候!”郎朗对爸爸的总结是:“独裁!”
郎朗在欧洲乐坛声名鹊起,他的专辑在美国畅销,被称为钢琴神童,这样的成绩是很多父母的梦想。但这个成功的孩子,想到童年的教育时只说:“我心里曾经很悲伤!”可以想见,在那些刻苦练琴的日子里,他对父亲有多少无奈和委屈,父亲郎国任究竟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谁又能完全说得清呢?
“独裁爸爸”并不是一个新鲜词汇,虽然我们看到了像漫画家朱德庸、作家周德东那样的“民主爸爸”,但他们毕竟是异数,绝大多数父亲还是在想着怎样把控好自己的家庭,怎样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威,似乎一个男人在家里不能发号施令便是一种耻辱一样。在这种独裁作风下,是否真的建立了父亲的无上权威呢?一个在“独裁爸爸”膝下长大的优秀女孩的回答是:不能。
小时候,我成绩优异,一直担任班干部;初中时我征文屡屡得奖,然后我考上了最好的高中,接着考上了不错的大学,年年拿奖学金,做了团支书,入了党……我妈说我让爸爸很有面子,但我知道,这些不过是他长面子的资本而已。
我从小被要求要出类拔萃、做这做那,一直到现在。我不忍心让父母失望,也从没让他们失望过。但我感觉自己就像一株果树,被浇了养料,然后被期望着结出累累硕果,果实被摘下后换成了金钱。他投资,我产出。过程中是他不断的要求,而不是一个爸爸对女儿的爱。
养育我的花费他一直算得清清楚楚,并且很早就说明要我一分不少地还他的。
我的感情方面,也以他的标准为主。对于他看不顺眼、不符合要求的人,他只说如果我继续交往就断绝父女关系。
以前每次学校放假回家,有时候天已经黑了,我打电话告诉他我准备走了,他都是说你自己回来吧,如果是已经躺下了,绝对不会为了我爬起来。有次回家,我就提前打电话跟他说一声我回来了,他说“你自己回来,我是不会来接你的。”我说“我只是告诉你一声,没期望你来接我。”他像以前那样,很直接挂了电话。
呵呵,就是这样,这就是我的爸爸。
读完这个女孩的想法,也许你会觉得这并不能说明爸爸不爱她,只是不懂得表达爱。但我们都能感受到女孩子在结尾处“呵呵”一笑的凄凉。可能很多父亲一直在要求孩子要做这做那,就像郎朗的父亲或者上面这位女孩的父亲一样,心里一直想着这些都是为了孩子好,都是为了锻炼他们,但从来没有想过孩子的感受。
当爸爸只想着自己的计划,毫不在意孩子的接受能力时,不是独裁又是什么呢?我们经常对孩子说要懂得换位思考,要知道多替别人着想,但是独裁的爸爸们又做得如何呢?
“他投资,我产出”,父女之间竟然就是这么简单的投资关系,父亲的权威、尊严、魅力等等,也就无从说起了。
孩子的语文书中有一则寓言《皇帝的新装》:两个骗子说能织出全世界最美的布匹,但只有聪明的人才能看见。皇帝为了表示自己很聪明,就赞叹着并不存在的布匹,大臣们也只好跟着溜须拍马,还举行了盛大的服装展示游行。结果,一个孩子说出了真相:“他什么也没有穿啊。”成人的可笑的自尊心瞬间崩塌了。
其实大多数高压独裁的家庭里,培养出来的孩子都有心理障碍。让孩子走父亲决定的路,还需要看一看孩子是否能承受这份压力。如果父亲给孩子的压力过大,可能会引发孩子的心理问题。
张亮亮的父亲是一名军人,也是“文革”后的第一批研究生,39岁读了博士,后来是一家医院的医生,同时也是博导,是家庭里面的榜样。他对自己的优秀直言不讳,毫不客气地对儿子张亮亮说:“你这辈子永远不可能达到我的高度,超过我。”
张亮亮的母亲对张亮亮打小就十分呵护,据说张亮亮小时候吃饭的碗都是高温消毒的。母亲很重视对他的教育,但和很多家长一样,希望他自立的同时很多事情又替他代理,以至于没有让他经过什么磨炼。
优秀的父母自然让他产生压力,张亮亮说:“父亲不给我压力,但是看不起我,不认可我做的事。母亲很关爱我,通过关爱的方式给我压力,一会儿希望我申请耶鲁、哈佛,一会儿又说申请到哪个学校也没关系,这对我是莫大的折磨。每次都是这样,我总是希望母亲打电话只询问生活上的情况就好,因为出国的事情她不懂,给她解释她也不一定明白,还会大声跟我说话。”
在父母的压力之下,张亮亮在各方面也力求上进,上研究生后,一年半内,张亮亮通过了托福、GRE,以及高级口译、北美精算师等四门证书。一年看了17本很厚的专业原版课程,还竞选了系里宣传部长。他还担任了复旦日月光华三个版面的版主,并申请了30多所国外大学,专业方向也不尽相同。
可是他压力很大。
不断地自我苛求之下,张亮亮在宿舍饲养宠物,并在饲养过程中将一些宠物猫误伤致残后丢弃,产生了随之的“虐猫事件”。复旦大学给张亮亮严重警告处分,同时劝他休学一年,接受学校安排专门的心理辅导。
一个处处都看起来很优秀的复旦才子,私下却是一个内心忧郁几近残暴的人,他对猫的虐待其实不过是在发泄自己心中的愤怒,这愤怒正来自家庭的压力,来自爸爸那句伤人的话——“你永远也不可能超过我。”
用独裁的形式建立的父亲权威,也不过是一件皇帝的新装,骗骗自己还行,孩子是骗不了的。
第一篇第一章2二宗罪:独裁——郎朗对父亲告白“我心里曾经很悲伤”
著名的钢琴演奏家郎朗出了一本自己的传记《千里之行:我的故事》。他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不免一阵心酸:“爸爸以为我贪玩没有准时学钢琴,歇斯底里地吼叫,‘我为了你放弃我的工作,放弃我的生活!……你还不练琴,你真是没理由再活下去了,只有死才能解决问题……’”爸爸竟真的拿起一个药瓶让郎朗全部吞下去!回想起过往种种,郎朗仍有后怕。“每年的年三十,我也必须练完八小时琴再吃年夜饭,菜都凉了……小时候,父亲对我太激进了,其实那是对小孩的一种摧残。”郎朗当着父亲的面如是说。
但当爸爸看到这些回忆时是,却似乎“想不起”那些事了。“我也是该严的时候严、该松的时候松,我也曾经骑着摩托车带他去抓过蜻蜓啊!”“就两次!”郎朗马上说明,一脸窘迫的爸爸承认:“当然,我也有把变形金刚踹了的时候!”郎朗对爸爸的总结是:“独裁!”
郎朗在欧洲乐坛声名鹊起,他的专辑在美国畅销,被称为钢琴神童,这样的成绩是很多父母的梦想。但这个成功的孩子,想到童年的教育时只说:“我心里曾经很悲伤!”可以想见,在那些刻苦练琴的日子里,他对父亲有多少无奈和委屈,父亲郎国任究竟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谁又能完全说得清呢?
“独裁爸爸”并不是一个新鲜词汇,虽然我们看到了像漫画家朱德庸、作家周德东那样的“民主爸爸”,但他们毕竟是异数,绝大多数父亲还是在想着怎样把控好自己的家庭,怎样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威,似乎一个男人在家里不能发号施令便是一种耻辱一样。在这种独裁作风下,是否真的建立了父亲的无上权威呢?一个在“独裁爸爸”膝下长大的优秀女孩的回答是:不能。
小时候,我成绩优异,一直担任班干部;初中时我征文屡屡得奖,然后我考上了最好的高中,接着考上了不错的大学,年年拿奖学金,做了团支书,入了党……我妈说我让爸爸很有面子,但我知道,这些不过是他长面子的资本而已。
我从小被要求要出类拔萃、做这做那,一直到现在。我不忍心让父母失望,也从没让他们失望过。但我感觉自己就像一株果树,被浇了养料,然后被期望着结出累累硕果,果实被摘下后换成了金钱。他投资,我产出。过程中是他不断的要求,而不是一个爸爸对女儿的爱。
养育我的花费他一直算得清清楚楚,并且很早就说明要我一分不少地还他的。
我的感情方面,也以他的标准为主。对于他看不顺眼、不符合要求的人,他只说如果我继续交往就断绝父女关系。
以前每次学校放假回家,有时候天已经黑了,我打电话告诉他我准备走了,他都是说你自己回来吧,如果是已经躺下了,绝对不会为了我爬起来。有次回家,我就提前打电话跟他说一声我回来了,他说“你自己回来,我是不会来接你的。”我说“我只是告诉你一声,没期望你来接我。”他像以前那样,很直接挂了电话。
呵呵,就是这样,这就是我的爸爸。
读完这个女孩的想法,也许你会觉得这并不能说明爸爸不爱她,只是不懂得表达爱。但我们都能感受到女孩子在结尾处“呵呵”一笑的凄凉。可能很多父亲一直在要求孩子要做这做那,就像郎朗的父亲或者上面这位女孩的父亲一样,心里一直想着这些都是为了孩子好,都是为了锻炼他们,但从来没有想过孩子的感受。
当爸爸只想着自己的计划,毫不在意孩子的接受能力时,不是独裁又是什么呢?我们经常对孩子说要懂得换位思考,要知道多替别人着想,但是独裁的爸爸们又做得如何呢?
“他投资,我产出”,父女之间竟然就是这么简单的投资关系,父亲的权威、尊严、魅力等等,也就无从说起了。
孩子的语文书中有一则寓言《皇帝的新装》:两个骗子说能织出全世界最美的布匹,但只有聪明的人才能看见。皇帝为了表示自己很聪明,就赞叹着并不存在的布匹,大臣们也只好跟着溜须拍马,还举行了盛大的服装展示游行。结果,一个孩子说出了真相:“他什么也没有穿啊。”成人的可笑的自尊心瞬间崩塌了。
其实大多数高压独裁的家庭里,培养出来的孩子都有心理障碍。让孩子走父亲决定的路,还需要看一看孩子是否能承受这份压力。如果父亲给孩子的压力过大,可能会引发孩子的心理问题。
张亮亮的父亲是一名军人,也是“文革”后的第一批研究生,39岁读了博士,后来是一家医院的医生,同时也是博导,是家庭里面的榜样。他对自己的优秀直言不讳,毫不客气地对儿子张亮亮说:“你这辈子永远不可能达到我的高度,超过我。”
张亮亮的母亲对张亮亮打小就十分呵护,据说张亮亮小时候吃饭的碗都是高温消毒的。母亲很重视对他的教育,但和很多家长一样,希望他自立的同时很多事情又替他代理,以至于没有让他经过什么磨炼。
优秀的父母自然让他产生压力,张亮亮说:“父亲不给我压力,但是看不起我,不认可我做的事。母亲很关爱我,通过关爱的方式给我压力,一会儿希望我申请耶鲁、哈佛,一会儿又说申请到哪个学校也没关系,这对我是莫大的折磨。每次都是这样,我总是希望母亲打电话只询问生活上的情况就好,因为出国的事情她不懂,给她解释她也不一定明白,还会大声跟我说话。”
在父母的压力之下,张亮亮在各方面也力求上进,上研究生后,一年半内,张亮亮通过了托福、GRE,以及高级口译、北美精算师等四门证书。一年看了17本很厚的专业原版课程,还竞选了系里宣传部长。他还担任了复旦日月光华三个版面的版主,并申请了30多所国外大学,专业方向也不尽相同。
可是他压力很大。
不断地自我苛求之下,张亮亮在宿舍饲养宠物,并在饲养过程中将一些宠物猫误伤致残后丢弃,产生了随之的“虐猫事件”。复旦大学给张亮亮严重警告处分,同时劝他休学一年,接受学校安排专门的心理辅导。
一个处处都看起来很优秀的复旦才子,私下却是一个内心忧郁几近残暴的人,他对猫的虐待其实不过是在发泄自己心中的愤怒,这愤怒正来自家庭的压力,来自爸爸那句伤人的话——“你永远也不可能超过我。”
用独裁的形式建立的父亲权威,也不过是一件皇帝的新装,骗骗自己还行,孩子是骗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