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一力降十会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xs.net,最快更新御柄五十年最新章节!
翌日凌晨,刚下过一阵晨雨,街上的湿漉漉的没有几个行人,除了赶路的就是还在当值的京师巡卫。
卖早点的老黄早早的就支起了面摊。
他在这安夏城中已经卖了四五十年的早点了,有多久自己也记不清了。反正他从小时候就跟着父亲,一辈子守在了这个早点摊上。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起码衣食无忧。
不过别以为老黄煮了这么久的面,手艺就会好了。但是最值得他骄傲的就是御史大夫李承几乎每天的都来照拂他的摊点。
每当有人说老黄的面难吃,他都会提高语调说上那句说了无数次的话:“李公还是个布衣的时候,就在小老儿这吃面了,到现在李公高居御史大夫,还是天天来这吃面,就你嫌弃!”一般听到这话,谁都不敢再接话了。
因为摊点离李承的私宅很近,老黄刚下头汤面的时候,远远的就能看到李承带着随扈正走过来。
随即拿出五副碗筷,在每个碗底撒上葱花,加上几粒细盐,再把烫好的细面放了进去,最后再打一勺热开水到碗里。
简简单单的几个动作,五碗热腾腾的清汤面就做好了。
也就是这样简单又清淡的清汤面,按那几个随扈来说:自调到李公身边当差后,天天早上吃这清汤面,嘴里都淡出味了。
但是李承确实百吃不腻!
他早年家境清贫,吃不得那金玉美食,每天就来老黄的面摊上吃面。那个时候老黄还是个少年郎,跟着父亲在这里卖早点,见李承穷迫,私底下好几次偷偷免去李承的面钱。
李承也很感激老黄,因此养下了这个习惯,即便现在身居高位了,也会每日都来照拂一下。
李承等人到摊前的时候,面的温度刚好不烫不凉,老黄上前先见了一礼貌,再招呼李承到一条长长的案桌边座下,这才端上面。
几个护卫也随后落座,一脸愁云的动着筷子扒拉着,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就李承吃得津津有味,他这个人啊,就是念旧。
年少时吃过的一碗面都能吃上几十年,更何况落魄时伸出援手的人呢?
不过今天李承的心思可不全在这碗面上。
一边吃着面,一边打量面摊不远处的安夏大街。看得偶尔会有几个身着兵装的士卒驰马奔过,又询问了老黄几句,得到老黄肯定的回答后,这才踏实的吃起了面条。
吃完后,李承刚放下筷子,一旁有个随扈机灵,看到后知道他不会再吃第二碗了,立马放下手头还剩下的半碗面,起身跟李承告了退,一溜烟的跑去府中赶来车驾。
剩下的三个随扈则皱起了一脸苦瓜像,在懊悔着自己没有眼尖早点看到李承吃完面好去赶车,只能继续埋头扒拉起来。
没一会,车驾来到摊前,李承从衣袖中掏出几枚铜钱摆在了桌上。老黄也没有推辞,直接过来收走了钱然后送着李承上了车驾。
上了车驾后,李承并没有如往常一般直奔城北御史大夫府,而是径直的朝着城东去了。
一行出了东三门中南门承天门,直接来到承天营。这里是诸侯进京必须逗留的地方,也是朝廷派使节出使诸侯国的起点。
到了承天营后,李承还没有下车驾,立马就有一堆士卒迎了上来。带头之人一身明光甲胄,径直打马来到李承车驾旁,抱拳说道:“见过李公!”
李承看了眼来人后,也笑着脸说道:“杨卫尉多礼了!这次出使吴国宣诏,有劳杨卫尉一路护送了!”
“哈,李公还是这般随性!”打马上前之人正是上林宫卫尉杨安。
昨晚李承撞到醉汉后所捡起来的一袋书简,里面详细记载了吴王如何驱赶朝廷设下的官吏,侵吞吴国封地内所有的铜铁盐田等矿产地。
一时间无法去证实书简上记载的真假,但第二天李承就要出使吴国了,偏偏在这个时候让他拿到这些书简,让李承疑惑了很久。
如果里面所记无误的话,那吴王显然已经掌握了封地之内的大小命脉,再加上他“自置吏”的权力,吴国俨然成为一个独立的国中国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李承如果冒然前去削他郡县,要是吴王真有个不轨行径,岂不是自寻死路?
可要是里面的所讲是子虚乌有之事呢?
他心底一直在猜测究竟会是谁刻意安排人送了这些书简给他,能知道他要出使吴国的也就当朝三公九卿,还有自己的副手御史丞了,但是这些人无一是江南出身,很难想到是他们跟吴王勾结。
一时间李承有些左右无策,当即进宫求见了天子。好在李承退下后,立刻有宫女送来解酒汤,李承赶过来的时候姜意酒醒了大半。
召见了李承后,君臣两商量了大半夜觉得吴王连朝廷两万县民都敢鲸吞,书简上的事也不无可能。
最后还是李承定策,既然罪议上已经定下吴王之刑罚,断然没有收回成命再派人去慢慢调查的道理。于是姜意连夜遣人到杨安府上,让他做好准备明日一早随李承出使吴国,打定主意两人于路慢走,另派探骑先入吴国。
要以朝廷现在的实力,天下诸侯联手反叛的话尚且不惧,更何况区区一个仅坐三郡之地的吴国。
如果他吴王姜择没有侵占朝廷矿产则罢,即便他真的有什么不轨之谋又如何,李承打定主意来个一力降十会,用吴王来成为天子和他完成削弱诸侯王的第一块垫脚石。
昨晚,杨安在府中已经休息下了,突然就接到了天子之命。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就到宫中少府处领了江南附近九郡五国所有的调兵虎符和节杖,移交了手头上的公务后,这才来到承天营,这个他的发家的地方。
几年前,他还只是执金吾帐下的一个秩比三百石的左军左辅校尉。不曾想,当初自己从龙有功,得封侯拜卫尉,位居九卿之列,连今上都不得不倚重他,到如今也有五年之久了,不觉有些感慨。
在承天营中安排好了护卫诸事后,等来了主使李承,两人便没有再逗留,在身后三百护军的护卫下,不紧不慢的朝着江南吴国都会会稽而去。
翌日凌晨,刚下过一阵晨雨,街上的湿漉漉的没有几个行人,除了赶路的就是还在当值的京师巡卫。
卖早点的老黄早早的就支起了面摊。
他在这安夏城中已经卖了四五十年的早点了,有多久自己也记不清了。反正他从小时候就跟着父亲,一辈子守在了这个早点摊上。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起码衣食无忧。
不过别以为老黄煮了这么久的面,手艺就会好了。但是最值得他骄傲的就是御史大夫李承几乎每天的都来照拂他的摊点。
每当有人说老黄的面难吃,他都会提高语调说上那句说了无数次的话:“李公还是个布衣的时候,就在小老儿这吃面了,到现在李公高居御史大夫,还是天天来这吃面,就你嫌弃!”一般听到这话,谁都不敢再接话了。
因为摊点离李承的私宅很近,老黄刚下头汤面的时候,远远的就能看到李承带着随扈正走过来。
随即拿出五副碗筷,在每个碗底撒上葱花,加上几粒细盐,再把烫好的细面放了进去,最后再打一勺热开水到碗里。
简简单单的几个动作,五碗热腾腾的清汤面就做好了。
也就是这样简单又清淡的清汤面,按那几个随扈来说:自调到李公身边当差后,天天早上吃这清汤面,嘴里都淡出味了。
但是李承确实百吃不腻!
他早年家境清贫,吃不得那金玉美食,每天就来老黄的面摊上吃面。那个时候老黄还是个少年郎,跟着父亲在这里卖早点,见李承穷迫,私底下好几次偷偷免去李承的面钱。
李承也很感激老黄,因此养下了这个习惯,即便现在身居高位了,也会每日都来照拂一下。
李承等人到摊前的时候,面的温度刚好不烫不凉,老黄上前先见了一礼貌,再招呼李承到一条长长的案桌边座下,这才端上面。
几个护卫也随后落座,一脸愁云的动着筷子扒拉着,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就李承吃得津津有味,他这个人啊,就是念旧。
年少时吃过的一碗面都能吃上几十年,更何况落魄时伸出援手的人呢?
不过今天李承的心思可不全在这碗面上。
一边吃着面,一边打量面摊不远处的安夏大街。看得偶尔会有几个身着兵装的士卒驰马奔过,又询问了老黄几句,得到老黄肯定的回答后,这才踏实的吃起了面条。
吃完后,李承刚放下筷子,一旁有个随扈机灵,看到后知道他不会再吃第二碗了,立马放下手头还剩下的半碗面,起身跟李承告了退,一溜烟的跑去府中赶来车驾。
剩下的三个随扈则皱起了一脸苦瓜像,在懊悔着自己没有眼尖早点看到李承吃完面好去赶车,只能继续埋头扒拉起来。
没一会,车驾来到摊前,李承从衣袖中掏出几枚铜钱摆在了桌上。老黄也没有推辞,直接过来收走了钱然后送着李承上了车驾。
上了车驾后,李承并没有如往常一般直奔城北御史大夫府,而是径直的朝着城东去了。
一行出了东三门中南门承天门,直接来到承天营。这里是诸侯进京必须逗留的地方,也是朝廷派使节出使诸侯国的起点。
到了承天营后,李承还没有下车驾,立马就有一堆士卒迎了上来。带头之人一身明光甲胄,径直打马来到李承车驾旁,抱拳说道:“见过李公!”
李承看了眼来人后,也笑着脸说道:“杨卫尉多礼了!这次出使吴国宣诏,有劳杨卫尉一路护送了!”
“哈,李公还是这般随性!”打马上前之人正是上林宫卫尉杨安。
昨晚李承撞到醉汉后所捡起来的一袋书简,里面详细记载了吴王如何驱赶朝廷设下的官吏,侵吞吴国封地内所有的铜铁盐田等矿产地。
一时间无法去证实书简上记载的真假,但第二天李承就要出使吴国了,偏偏在这个时候让他拿到这些书简,让李承疑惑了很久。
如果里面所记无误的话,那吴王显然已经掌握了封地之内的大小命脉,再加上他“自置吏”的权力,吴国俨然成为一个独立的国中国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李承如果冒然前去削他郡县,要是吴王真有个不轨行径,岂不是自寻死路?
可要是里面的所讲是子虚乌有之事呢?
他心底一直在猜测究竟会是谁刻意安排人送了这些书简给他,能知道他要出使吴国的也就当朝三公九卿,还有自己的副手御史丞了,但是这些人无一是江南出身,很难想到是他们跟吴王勾结。
一时间李承有些左右无策,当即进宫求见了天子。好在李承退下后,立刻有宫女送来解酒汤,李承赶过来的时候姜意酒醒了大半。
召见了李承后,君臣两商量了大半夜觉得吴王连朝廷两万县民都敢鲸吞,书简上的事也不无可能。
最后还是李承定策,既然罪议上已经定下吴王之刑罚,断然没有收回成命再派人去慢慢调查的道理。于是姜意连夜遣人到杨安府上,让他做好准备明日一早随李承出使吴国,打定主意两人于路慢走,另派探骑先入吴国。
要以朝廷现在的实力,天下诸侯联手反叛的话尚且不惧,更何况区区一个仅坐三郡之地的吴国。
如果他吴王姜择没有侵占朝廷矿产则罢,即便他真的有什么不轨之谋又如何,李承打定主意来个一力降十会,用吴王来成为天子和他完成削弱诸侯王的第一块垫脚石。
昨晚,杨安在府中已经休息下了,突然就接到了天子之命。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就到宫中少府处领了江南附近九郡五国所有的调兵虎符和节杖,移交了手头上的公务后,这才来到承天营,这个他的发家的地方。
几年前,他还只是执金吾帐下的一个秩比三百石的左军左辅校尉。不曾想,当初自己从龙有功,得封侯拜卫尉,位居九卿之列,连今上都不得不倚重他,到如今也有五年之久了,不觉有些感慨。
在承天营中安排好了护卫诸事后,等来了主使李承,两人便没有再逗留,在身后三百护军的护卫下,不紧不慢的朝着江南吴国都会会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