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知府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xs.net,最快更新1768年:大恐慌最新章节!
临城的事情先说到这里,再说说贾知县的顶头上司,由临城知县升迁至东昌府的刘知府。
梁五爷之死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比如老白、老孙、老董、翠花等等,其中还包括现在的刘知府。
刘知府祖籍徽州。自打前朝万历年间开始,此地慢慢崛起一群富可敌国的盐商,他们在一些扬州外来盐商的引领之下逐渐声名鹊起,举世闻名。
这些盐商可小瞧不得,大清国重土安迁,鼓励耕种,农业立国,能开口子征税的行当不多。运盐贩盐的盐商就成了给大清朝廷纳税的大户,他们与山西票商,广东行商是大清国最有钱的主。大清百姓吃饭时嘴里觉得寡淡就会想到他们,大清朝廷国库银子少了就想着法子从他们身上搜刮。
刘知府祖上就是盐商,到他爹这一辈的时候还称得上是当地有名的富户。凡事没有十全十美的,他们老刘家虽说拥有良田万顷,住着豪宅高屋,家里的金银如山,绫罗绸缎应有尽有,但是人丁不旺。他老爹刘掌柜妻妾成群,可是在他爹眼里,这群只知道吃穿打扮的娘们没有一个能生的,尽是些中看不中用的废物。
好歹刘掌柜年过五旬,雄风犹在,宝刀不老,妻妾们不中用,倒是府上的一个丫鬟怀上了他的种。子贵母荣,等肚子大了以后,刘掌柜给这个平素端茶倒水,铺床叠被的丫头扶了正。
十月期过,丫鬟给刘掌柜生下个大胖小子,也就是后来的刘知府。须发皆白的刘掌柜大喜过望,把这根独苗捧为掌上明珠。
虽说如今的刘知府长得短胳膊短腿,大脑袋大脸,看上去迟钝得如同半截木头,但是人不可貌相,刘知府这人从小就有了不起的过人之处。
早在他当年穿开裆裤的时候,他就瞪圆了眼睛站在一旁,眼瞅着刘掌柜和管家捧着账本,拿着算盘噼里啪啦算账。
管家觉着这少爷也怪有意思,平时闲得没有事情的时候,就手把手地教给这孩子算账。这孩子聪明绝顶,对数字反应敏感,有天赋,再难算的账,管家那边算盘上的珠子还没有拨利索,他掰扯着手指头,片刻之间就能算得一清二楚,准确无误。
可惜这孩子生不逢时,如果活在今天就是数学天才。家长找名师稍加训练,就能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拿冠军夺金奖。
管家很高兴,把这事当成喜讯告诉刘掌柜的,还恭维刘掌柜的说,以后他的盐号后继有人了。原以为掌柜的听到这个消息会心情愉悦,没想到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了,反被刘掌柜劈头盖脸打了两个耳光,骂管家误导自己的宝贝儿子。
学算账,卖盐他娘的能有何出息?不知道这大清朝讲究的是“士农工商”,做买卖的排在末尾。虽说咱们盐商挣了钱,腰包鼓,但是见了一群眼眶子高的官员还不是点头哈腰。这些科举出身的穷酸们平时故作清高,懒得理会咱们半句,倒是到了交纳各种各样的摊牌,规费时来找咱们,语气生硬,吆五喝六,缴纳稍微不及时的话,官差们就都气势汹汹的提着枷锁拿人。这几年官员进贡,乾隆爷带着三四千人南巡,一路上吃喝拉撒的,这些银子不都摊派到咱们头上。
受官府的窝囊气倒也罢了。那些山贼河匪也在背后惦记着咱们,又抢又杀的。
说到这里,刘掌柜的开始嚎啕大哭。管家知道怎么回事,因为刘知府的爷爷从前就被河匪绑过票。绑票的把老太爷捆绑在运盐船的桅杆上,从头到脚都浇上了桐油,然后让伙计回家送信,让刘掌柜抓紧准备一万两银子的银票去赎人。
刘掌柜赶紧带着银票去了,结果晚到了半个时辰,老太爷的两个耳朵被割了下来。老太爷要面子,脑袋上没有了耳朵,光秃秃得跟颗卤蛋一样,感觉此乃奇耻大辱,从此不愿出门,忧郁成疾,后来竟然躲在家悬梁自尽了。刘掌柜去报官,官府懒得管,自己想找河匪寻仇,但是势单力孤,去了也是自寻死路,所以刘掌柜想起这事来就会哭。
刘掌柜的从此不让年幼的刘知府不得迈进盐号半步,每天呆在家里啥也不能干,好吃好伺候,集中精力,好好学写八股文,读圣贤书,参加科举考试,将来当官才是正途。
读书写文章没有名师指点可不行,财大气粗的刘掌柜派人去请本地最有名的回乡举人来给少爷讲课,束脩丰厚,年金高的没谱,吃穿用度都不用管,只要安心教小少爷读书就行。
混到举人,都讲究点虚荣,回乡的这个举人也是如此,虽然穷得叮当响,但是觉着自己有身份,有地位,腰杆子笔挺,底气不足地告诉中间人,自己乃是大清举人不能为了盐商这五斗米折腰。
刘掌柜知道举人的臭毛病,不断让中间人给加码,有钱能使鬼推磨,谁跟钱都没有仇,很快这位故作矜持的回乡举人就答应了。
刘掌柜心花怒放,一心盼望着这孩子能读出一番成就来。他觉着自己这孩子聪明绝顶,把算学的天赋用到读四书五经上,再加上有名师指点,很快就会写出鬼斧神工的八股文章,然后一路高歌猛进,将来做秀才,中举人,成进士,点翰林。运气好的话没准还能三元及第,力拔头筹。将来自己儿子的名字一旦登了金榜,那就了不得了。
金榜上提了名,家里祖祠就可以牛气哄哄地摆高脚凳,树起旗杆,高悬匾额,这就是光宗耀祖了。这孩子再争点气,将来入了翰林院,听说这朝廷有明定的规例,只有入过翰林院的,将来才能拜相入阁。想想以后自己的儿子以后头上戴红顶,脑后拖花翎,入则开府拜相,出则统领一方。不仅这辈子风光无限,还可以诰封先代,萌被后人,一子受皇恩,全家食天禄。如此一来,他们家将是何等的风光。
儿子将来在京城做了高官,平常那些吆五喝六的地方官都得高看自己一眼,那群为非作歹的河匪强盗谁还敢再打自己家的歪主意。当官实在是好,比忍气吞声地做盐商强一百倍。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刘掌柜所思所想,事是这么个事,理也是这么个理,可惜的他的宝贝儿子所有的天赋都在算学上,小少爷对那些满纸都是之乎者也的废话全然没有兴趣。
回乡举人也知道这个翻开书就瞌睡的小少爷压根就不是读书做文章的材料,但是贪图刘掌柜的银子,也尽量哄着他高兴。年岁小时,吟诗作对勉强还在点行,侥幸考了秀才,但是再考举人时,却无论如何也考不上了。
年纪小的时候还好些,孩子连哄带骗的还容易对付,等刘知府年岁稍微大了,整天让他做厌烦的事情,难免有些逆反,满脑子都是算学技艺,拿起了四书五经就头疼,听见回乡秀才咿咿呀呀地读那些书,他脑子里就天旋地转。但是他还抗拒不过他爹刘掌柜,每天就这么应付着。
刘知府的算学天赋倒也没有被埋没。
他每次到省城参加举人考试的时候,公鸡刚开始打鸣,他就打着哈欠起床,然后稀里糊涂地往考场跑,打着哈欠,惺忪着眼,乱七八糟地答卷子,在煎熬中支撑一整天,到晚上掌灯的时候才能交卷出场。比去鬼门关转一圈都难受。
那个时候的刘知府回到客栈睡上一觉,第二天就精神抖擞地省城最有名的赌馆。他在算学方面的天赋好像有了用武之地,进了这赌馆,无论是掷色子、打麻将还是推牌九,他都百战百胜,鲜有失手。很快省城喜欢赌博的这个圈子里的人都知道有位刘少爷,赌技了得,还捞了个“常胜将军”的美誉。
刘掌柜忙着走南闯北地贩盐,平常在家的时日不多。开始他儿子刚中秀才的时候,觉着孺子可教,兴奋之余,又给回乡举人增加了两成的年金。可是到了考举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总是成功不了,中间换了老师,也没见有什么起色。
恰好这次他儿子威震省城赌馆的时候,刘掌柜回乡,偶遇经常去省城做买卖的同乡,同乡竖起大拇指夸他儿子刘知府如今已经名扬省城。他想起来今年正好是每个三年便举行一次的秋闱乡试的时候,他起初以为儿子考中举人了,大喜过望,忙不迭地找同乡打听儿子乡试的情况,不料想同乡添枝加叶地把他儿子在省城赌馆的壮举绘声绘色地给描述了一遍,最后说他儿子如今名震省城赌界,而且有“常胜将军”的美誉。
听同乡讲完以后,刘掌柜气得暴跳如雷。回到家以后,就吩咐仆人们把不争气的“常胜将军”绳捆索绑,又随手折了根荆棘横生的藤条,准备把这个不争气的小王八蛋吊到房梁之上暴打了一顿。
舐犊情深,儿子终归是自己亲生的,延续着自己的血脉,况且又是独苗一根,这棵苗要是枯萎了,别说拜相入阁,光宗耀祖了,家业都后继无人。家人刚把他儿子吊上房梁,他又开始心疼的要命,反倒是挥起藤条把仆人给打了一顿,埋怨他们把少爷捆得紧了,嚷嚷着赶紧把少爷给放下来了。
临城的事情先说到这里,再说说贾知县的顶头上司,由临城知县升迁至东昌府的刘知府。
梁五爷之死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比如老白、老孙、老董、翠花等等,其中还包括现在的刘知府。
刘知府祖籍徽州。自打前朝万历年间开始,此地慢慢崛起一群富可敌国的盐商,他们在一些扬州外来盐商的引领之下逐渐声名鹊起,举世闻名。
这些盐商可小瞧不得,大清国重土安迁,鼓励耕种,农业立国,能开口子征税的行当不多。运盐贩盐的盐商就成了给大清朝廷纳税的大户,他们与山西票商,广东行商是大清国最有钱的主。大清百姓吃饭时嘴里觉得寡淡就会想到他们,大清朝廷国库银子少了就想着法子从他们身上搜刮。
刘知府祖上就是盐商,到他爹这一辈的时候还称得上是当地有名的富户。凡事没有十全十美的,他们老刘家虽说拥有良田万顷,住着豪宅高屋,家里的金银如山,绫罗绸缎应有尽有,但是人丁不旺。他老爹刘掌柜妻妾成群,可是在他爹眼里,这群只知道吃穿打扮的娘们没有一个能生的,尽是些中看不中用的废物。
好歹刘掌柜年过五旬,雄风犹在,宝刀不老,妻妾们不中用,倒是府上的一个丫鬟怀上了他的种。子贵母荣,等肚子大了以后,刘掌柜给这个平素端茶倒水,铺床叠被的丫头扶了正。
十月期过,丫鬟给刘掌柜生下个大胖小子,也就是后来的刘知府。须发皆白的刘掌柜大喜过望,把这根独苗捧为掌上明珠。
虽说如今的刘知府长得短胳膊短腿,大脑袋大脸,看上去迟钝得如同半截木头,但是人不可貌相,刘知府这人从小就有了不起的过人之处。
早在他当年穿开裆裤的时候,他就瞪圆了眼睛站在一旁,眼瞅着刘掌柜和管家捧着账本,拿着算盘噼里啪啦算账。
管家觉着这少爷也怪有意思,平时闲得没有事情的时候,就手把手地教给这孩子算账。这孩子聪明绝顶,对数字反应敏感,有天赋,再难算的账,管家那边算盘上的珠子还没有拨利索,他掰扯着手指头,片刻之间就能算得一清二楚,准确无误。
可惜这孩子生不逢时,如果活在今天就是数学天才。家长找名师稍加训练,就能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拿冠军夺金奖。
管家很高兴,把这事当成喜讯告诉刘掌柜的,还恭维刘掌柜的说,以后他的盐号后继有人了。原以为掌柜的听到这个消息会心情愉悦,没想到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了,反被刘掌柜劈头盖脸打了两个耳光,骂管家误导自己的宝贝儿子。
学算账,卖盐他娘的能有何出息?不知道这大清朝讲究的是“士农工商”,做买卖的排在末尾。虽说咱们盐商挣了钱,腰包鼓,但是见了一群眼眶子高的官员还不是点头哈腰。这些科举出身的穷酸们平时故作清高,懒得理会咱们半句,倒是到了交纳各种各样的摊牌,规费时来找咱们,语气生硬,吆五喝六,缴纳稍微不及时的话,官差们就都气势汹汹的提着枷锁拿人。这几年官员进贡,乾隆爷带着三四千人南巡,一路上吃喝拉撒的,这些银子不都摊派到咱们头上。
受官府的窝囊气倒也罢了。那些山贼河匪也在背后惦记着咱们,又抢又杀的。
说到这里,刘掌柜的开始嚎啕大哭。管家知道怎么回事,因为刘知府的爷爷从前就被河匪绑过票。绑票的把老太爷捆绑在运盐船的桅杆上,从头到脚都浇上了桐油,然后让伙计回家送信,让刘掌柜抓紧准备一万两银子的银票去赎人。
刘掌柜赶紧带着银票去了,结果晚到了半个时辰,老太爷的两个耳朵被割了下来。老太爷要面子,脑袋上没有了耳朵,光秃秃得跟颗卤蛋一样,感觉此乃奇耻大辱,从此不愿出门,忧郁成疾,后来竟然躲在家悬梁自尽了。刘掌柜去报官,官府懒得管,自己想找河匪寻仇,但是势单力孤,去了也是自寻死路,所以刘掌柜想起这事来就会哭。
刘掌柜的从此不让年幼的刘知府不得迈进盐号半步,每天呆在家里啥也不能干,好吃好伺候,集中精力,好好学写八股文,读圣贤书,参加科举考试,将来当官才是正途。
读书写文章没有名师指点可不行,财大气粗的刘掌柜派人去请本地最有名的回乡举人来给少爷讲课,束脩丰厚,年金高的没谱,吃穿用度都不用管,只要安心教小少爷读书就行。
混到举人,都讲究点虚荣,回乡的这个举人也是如此,虽然穷得叮当响,但是觉着自己有身份,有地位,腰杆子笔挺,底气不足地告诉中间人,自己乃是大清举人不能为了盐商这五斗米折腰。
刘掌柜知道举人的臭毛病,不断让中间人给加码,有钱能使鬼推磨,谁跟钱都没有仇,很快这位故作矜持的回乡举人就答应了。
刘掌柜心花怒放,一心盼望着这孩子能读出一番成就来。他觉着自己这孩子聪明绝顶,把算学的天赋用到读四书五经上,再加上有名师指点,很快就会写出鬼斧神工的八股文章,然后一路高歌猛进,将来做秀才,中举人,成进士,点翰林。运气好的话没准还能三元及第,力拔头筹。将来自己儿子的名字一旦登了金榜,那就了不得了。
金榜上提了名,家里祖祠就可以牛气哄哄地摆高脚凳,树起旗杆,高悬匾额,这就是光宗耀祖了。这孩子再争点气,将来入了翰林院,听说这朝廷有明定的规例,只有入过翰林院的,将来才能拜相入阁。想想以后自己的儿子以后头上戴红顶,脑后拖花翎,入则开府拜相,出则统领一方。不仅这辈子风光无限,还可以诰封先代,萌被后人,一子受皇恩,全家食天禄。如此一来,他们家将是何等的风光。
儿子将来在京城做了高官,平常那些吆五喝六的地方官都得高看自己一眼,那群为非作歹的河匪强盗谁还敢再打自己家的歪主意。当官实在是好,比忍气吞声地做盐商强一百倍。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刘掌柜所思所想,事是这么个事,理也是这么个理,可惜的他的宝贝儿子所有的天赋都在算学上,小少爷对那些满纸都是之乎者也的废话全然没有兴趣。
回乡举人也知道这个翻开书就瞌睡的小少爷压根就不是读书做文章的材料,但是贪图刘掌柜的银子,也尽量哄着他高兴。年岁小时,吟诗作对勉强还在点行,侥幸考了秀才,但是再考举人时,却无论如何也考不上了。
年纪小的时候还好些,孩子连哄带骗的还容易对付,等刘知府年岁稍微大了,整天让他做厌烦的事情,难免有些逆反,满脑子都是算学技艺,拿起了四书五经就头疼,听见回乡秀才咿咿呀呀地读那些书,他脑子里就天旋地转。但是他还抗拒不过他爹刘掌柜,每天就这么应付着。
刘知府的算学天赋倒也没有被埋没。
他每次到省城参加举人考试的时候,公鸡刚开始打鸣,他就打着哈欠起床,然后稀里糊涂地往考场跑,打着哈欠,惺忪着眼,乱七八糟地答卷子,在煎熬中支撑一整天,到晚上掌灯的时候才能交卷出场。比去鬼门关转一圈都难受。
那个时候的刘知府回到客栈睡上一觉,第二天就精神抖擞地省城最有名的赌馆。他在算学方面的天赋好像有了用武之地,进了这赌馆,无论是掷色子、打麻将还是推牌九,他都百战百胜,鲜有失手。很快省城喜欢赌博的这个圈子里的人都知道有位刘少爷,赌技了得,还捞了个“常胜将军”的美誉。
刘掌柜忙着走南闯北地贩盐,平常在家的时日不多。开始他儿子刚中秀才的时候,觉着孺子可教,兴奋之余,又给回乡举人增加了两成的年金。可是到了考举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总是成功不了,中间换了老师,也没见有什么起色。
恰好这次他儿子威震省城赌馆的时候,刘掌柜回乡,偶遇经常去省城做买卖的同乡,同乡竖起大拇指夸他儿子刘知府如今已经名扬省城。他想起来今年正好是每个三年便举行一次的秋闱乡试的时候,他起初以为儿子考中举人了,大喜过望,忙不迭地找同乡打听儿子乡试的情况,不料想同乡添枝加叶地把他儿子在省城赌馆的壮举绘声绘色地给描述了一遍,最后说他儿子如今名震省城赌界,而且有“常胜将军”的美誉。
听同乡讲完以后,刘掌柜气得暴跳如雷。回到家以后,就吩咐仆人们把不争气的“常胜将军”绳捆索绑,又随手折了根荆棘横生的藤条,准备把这个不争气的小王八蛋吊到房梁之上暴打了一顿。
舐犊情深,儿子终归是自己亲生的,延续着自己的血脉,况且又是独苗一根,这棵苗要是枯萎了,别说拜相入阁,光宗耀祖了,家业都后继无人。家人刚把他儿子吊上房梁,他又开始心疼的要命,反倒是挥起藤条把仆人给打了一顿,埋怨他们把少爷捆得紧了,嚷嚷着赶紧把少爷给放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