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2)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xs.net,最快更新汉鼎最新章节!
第510章 (2)
刘鼎在朱雀门站了一个时辰,被冷风一直吹着,觉得脑袋越来越沉,四肢也越来越无力,就知道自己是着凉了。千不该,万不该,居然在这个时候生病,真是要命。幸好杨复恭已经搞定,李昌符也跑了,长安城的局势已经稳定,要不然,他还真的成了病猫了。他不愿意在崔胤的面前流露出病态,于是支撑起身体,说道:“把飞雨请来。”
令狐翼亲自去了。
对于广大的鹰扬军将士来说,从潼关到长安,即使步行,也不算是一件难事。只是,对于坐轮椅的艾飞雨来说,就有点难受了。他来到长安以后,已经相当的痛苦,萧致婉必须找地方让他暂时安歇下来,减轻他的痛苦。所以,直到现在,艾飞雨依然没有出现在公众的视线里面。
在艾飞雨到来之前,刘鼎让崔胤将所有的诏令,都读了一遍。
鹰扬军现在要做的最迫切事情,就是公告天下,宣布杨复恭的罪状。这是为了稳定天下诸侯,为鹰扬军在长安站稳脚跟争取时间而做出的必然措施。崔沆等人虽然对刘鼎的突然发飙,感觉到异常的恐惧,但是要宣布杨复恭的罪状,却是最快感不过了,你一言我一语,马上就罗列出了杨复恭的一百零八道罪状,白纸黑字的写在了诏令上。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朝廷很喜欢使用一百零八这个数字来归纳罪状。当初刘鼎的老子黄巢,也被归纳有一百零八道罪状,从强抢民女,到破坏别人坟墓,影响别人风水等等,全部有份。后来秦宗权被送到兴元府,同样是一百零八道罪状,内容和黄巢差不多。
刘鼎心想杨复恭的罪状里面,多半也有类似的内容,极有可能朝廷预先有类似的模板,只需要换个名字就是了。果然,不久以后,崔胤就念到了“以一己之利,影响他人风水”,他忍不住笑了笑。的确是一字不差,和秦宗权当初的罪状一模一样。
崔胤急忙放下诏令,不知道刘鼎为什么发笑。
朱有泪和李怡禾等人明知道怎么回事,却一本正经的装严肃状,仿佛完全没有察觉到。
刘鼎察觉不妥,于是说道:“没事,你继续读。”
崔胤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好继续读下去。
确实,杨复恭的罪状,和秦宗权至少有九成的相似度,难怪诏令这么快就草拟好了。
不久以后,艾飞雨来了,听李怡禾读过所有的诏令以后,思索了一会儿,表示自己没有意见。
崔胤送来的诏令,至少有十二道,涉及不同的内容,不同的人员,有奖有罚。在这些诏令里面,李克用、朱温、陈敬暄、张淮深等四人官职前面的检校两字都被去掉了,同时,李克用被朝廷敕封为晋王,朱温被朝廷敕封为梁王,陈敬暄被朝廷敕封为蜀王,张淮深被朝廷敕封为天水郡王,就连远在湖州的钱鏐,也被敕封了吴兴郡王的爵位,董昌却没有受到封赏。
毫无疑问,这是老套的安抚计策,鹰扬军借朝廷的名义,安抚几个有实力的诸侯,为自己在长安站稳脚跟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诸侯不可能不知道鹰扬军的真实用意。只是,既然朝廷敕封了他们,要是他们还公开和朝廷为难的话,朝廷就可以敕令鹰扬军对其进行名副其实的进攻,甚至是组织多路诸侯对其发起围攻。当初袁术就是这样挂掉的,前车之鉴,不可不虑。
至于钱鏐被敕封为郡王,而董昌却什么都没有得到,目的当然是要将其两人离间开来。本来两人中间已经产生了裂缝,现在有鹰扬军以朝廷的名义推波助澜,想必效果一定会很好。只要董昌和钱鏐两人互相猜疑,镇海地区就安全了。
经过参谋团队的研究,确定这些诏令都没有问题,刘鼎就对崔胤说道:“照此下发。”
崔胤恭敬的答应着去了。
他走了以后,鹰扬军参谋团队,就连夜研究一些迫在眉睫的事情。
刘鼎的身体虽然不好,可是现在是关键时候,他必须硬撑着,做出最后的决定。
鹰扬军现在最迫切的事情,就是让朝廷运作起来。准确来说,是让除了皇帝之外的朝廷文武大臣,都运作起来,把鹰扬军的意志,用朝廷的名义发出,从而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效果。这就意味着,朝廷的官职,必须立刻完善,相当数量的人员调整,势在必行。
唐沿隋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同样是国家最高的政务机构,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国家的政务,同时把原尚书省诸曹正式确定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六部下有司,部的首长称尚书,副首长称侍郎,各司正、副负责人称郎中、员外郎。此后各省的名称,还有官职的称呼变化多端,但是基本的架构并没有改变。
中书省与门下省同秉军国政要,中书省掌制令决策,门下省掌封驳审议。凡军国要政,皆由中书省预先定策,并草为诏敕,交门下省审议复奏,然后付尚书省颁发执行。在中唐之前,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才是最大的,它们是国策的设计者。但是,黄巢起义之后,这一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黄巢起义以后,由于朝廷屡次出逃,大量官员半路被抓或者被杀,下落不明的也不在少数,大量的机密文件,甚至是前朝皇帝的灵牌,都损失殆尽,导致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功能,几乎荒废,基本上被六部直接取代。事实上,由于朝廷控制区域越来越小,地方诸侯根本不听朝廷的,所以,的确没有什么军机大事需要研究,中书省和门下省存不存在,也没有什么要紧了。
当然,检校中书令、检校左仆射、检校右仆射、检校侍中之类的官职,还是很多的,例如李克用就是检校中书令,朱温乃是检校侍中,陈敬暄乃是检校右仆射,张淮深是检校左仆射。只是,在官职的面前,加上检校二字,说明这个官职是虚衔,不能真正的行驶权力。
现在,鹰扬军要重新建立中书、门下两省,这将涉及到非常庞大的人事安排。首先,中书令、中书侍郎、侍中、门下侍郎等人选,就不容易确定。这些人必须来自鹰扬军,才能保证鹰扬军的利益,不会受到侵害。但是,鹰扬军如果全部使用自己的人,必然导致天下群雄的反击,极有可能变成董卓。鹰扬军要学曹操,不能学董卓。
当然,万事开头难。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任何事情都是先易后难。鹰扬军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调整六部尚书。六部尚书才是真正执行政令的机构,在没有中书令和侍中的情况下,六部尚书就是真正的长官,有大事,各部尚书商量着办,也不是不可以的。尤其是在现在这个过渡阶段,六部尚书的地位越发突出。
崔沆的户部尚书职务,明显是不合格的,他连诏令都草拟不好,更不要说执掌户部了。礼部尚书孔纬,工部尚书杜让能,都是朝廷临时任命的,好像抓壮丁一样,抓来使用,到底有没有足够的才华胜任这个职位,还完全是未知数。现在朝廷六部当中,最称职的,恐怕只有刑部尚书孙揆了,偏偏他是和鹰扬军的矛盾最深的。
鹰扬军早有预谋,全部使用鹰扬军的人员,例如崔碣、王承颜、窦浣、刘崇龟、刘崇鲁、欧淡圭、徐云虔、卢观影等人来取代这些尚书,只是,这个调整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引起天下诸侯的围攻,万一搞成董卓那样,刘鼎麾下又没有吕布那样的牛人,就麻烦了。况且,就算有吕布在,最后董太师还是一样要撤出洛阳。前车之鉴,不可不虑。
因此,刘鼎决定,首先挑选合适人员出任吏部尚书。
天下六部,吏部居首。吏部掌管天下人事,乃是六部的基础,六部的权力核心所在。掌握了吏部尚书,就等于基本上掌握了六部。一番简单的争论以后,艾飞雨缓缓的说道:“我觉得崔胤可以出任吏部尚书。”
李怡禾和朱有泪也赞成这样的意见,于是刘鼎也无异议,崔胤的吏部尚书提议就此变成决议。
崔胤年纪轻轻,无甚才华,之前也没有什么功绩,出任吏部尚书,根本无法镇住其他的尚书,只有仅仅的依靠鹰扬军行事,才能开展工作。换句话来说,他必须对鹰扬军惟命是从。这一点,正是鹰扬军最需要的。当然,为了确保不出现意外,吏部还需要进行一点小小的调整。
吏部掌文选、勋封、考课之政,下统吏部、司封、司勋、考功四司。崔胤出任吏部尚书以后,下面四司的人选,全部由鹰扬军的官员担任,确保可以将整个吏部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刘鼎最后拍板决定,由老奸巨猾的裴易靖出任吏部侍郎,在崔胤不能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他就是吏部真正的执掌者。
由于需要确定的事情实在太多,不断的有人进来请示汇报,刘鼎只好拖着受凉的身体,一一做出最后的决策。到凌晨的时候,刘鼎终于病倒了,但是大兴善寺的灯光,始终都没有熄灭。事实上,大明宫贞观殿的灯光,同样亮了一个晚上。
这一夜,长安无人入眠。
第510章 (2)
刘鼎在朱雀门站了一个时辰,被冷风一直吹着,觉得脑袋越来越沉,四肢也越来越无力,就知道自己是着凉了。千不该,万不该,居然在这个时候生病,真是要命。幸好杨复恭已经搞定,李昌符也跑了,长安城的局势已经稳定,要不然,他还真的成了病猫了。他不愿意在崔胤的面前流露出病态,于是支撑起身体,说道:“把飞雨请来。”
令狐翼亲自去了。
对于广大的鹰扬军将士来说,从潼关到长安,即使步行,也不算是一件难事。只是,对于坐轮椅的艾飞雨来说,就有点难受了。他来到长安以后,已经相当的痛苦,萧致婉必须找地方让他暂时安歇下来,减轻他的痛苦。所以,直到现在,艾飞雨依然没有出现在公众的视线里面。
在艾飞雨到来之前,刘鼎让崔胤将所有的诏令,都读了一遍。
鹰扬军现在要做的最迫切事情,就是公告天下,宣布杨复恭的罪状。这是为了稳定天下诸侯,为鹰扬军在长安站稳脚跟争取时间而做出的必然措施。崔沆等人虽然对刘鼎的突然发飙,感觉到异常的恐惧,但是要宣布杨复恭的罪状,却是最快感不过了,你一言我一语,马上就罗列出了杨复恭的一百零八道罪状,白纸黑字的写在了诏令上。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朝廷很喜欢使用一百零八这个数字来归纳罪状。当初刘鼎的老子黄巢,也被归纳有一百零八道罪状,从强抢民女,到破坏别人坟墓,影响别人风水等等,全部有份。后来秦宗权被送到兴元府,同样是一百零八道罪状,内容和黄巢差不多。
刘鼎心想杨复恭的罪状里面,多半也有类似的内容,极有可能朝廷预先有类似的模板,只需要换个名字就是了。果然,不久以后,崔胤就念到了“以一己之利,影响他人风水”,他忍不住笑了笑。的确是一字不差,和秦宗权当初的罪状一模一样。
崔胤急忙放下诏令,不知道刘鼎为什么发笑。
朱有泪和李怡禾等人明知道怎么回事,却一本正经的装严肃状,仿佛完全没有察觉到。
刘鼎察觉不妥,于是说道:“没事,你继续读。”
崔胤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好继续读下去。
确实,杨复恭的罪状,和秦宗权至少有九成的相似度,难怪诏令这么快就草拟好了。
不久以后,艾飞雨来了,听李怡禾读过所有的诏令以后,思索了一会儿,表示自己没有意见。
崔胤送来的诏令,至少有十二道,涉及不同的内容,不同的人员,有奖有罚。在这些诏令里面,李克用、朱温、陈敬暄、张淮深等四人官职前面的检校两字都被去掉了,同时,李克用被朝廷敕封为晋王,朱温被朝廷敕封为梁王,陈敬暄被朝廷敕封为蜀王,张淮深被朝廷敕封为天水郡王,就连远在湖州的钱鏐,也被敕封了吴兴郡王的爵位,董昌却没有受到封赏。
毫无疑问,这是老套的安抚计策,鹰扬军借朝廷的名义,安抚几个有实力的诸侯,为自己在长安站稳脚跟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诸侯不可能不知道鹰扬军的真实用意。只是,既然朝廷敕封了他们,要是他们还公开和朝廷为难的话,朝廷就可以敕令鹰扬军对其进行名副其实的进攻,甚至是组织多路诸侯对其发起围攻。当初袁术就是这样挂掉的,前车之鉴,不可不虑。
至于钱鏐被敕封为郡王,而董昌却什么都没有得到,目的当然是要将其两人离间开来。本来两人中间已经产生了裂缝,现在有鹰扬军以朝廷的名义推波助澜,想必效果一定会很好。只要董昌和钱鏐两人互相猜疑,镇海地区就安全了。
经过参谋团队的研究,确定这些诏令都没有问题,刘鼎就对崔胤说道:“照此下发。”
崔胤恭敬的答应着去了。
他走了以后,鹰扬军参谋团队,就连夜研究一些迫在眉睫的事情。
刘鼎的身体虽然不好,可是现在是关键时候,他必须硬撑着,做出最后的决定。
鹰扬军现在最迫切的事情,就是让朝廷运作起来。准确来说,是让除了皇帝之外的朝廷文武大臣,都运作起来,把鹰扬军的意志,用朝廷的名义发出,从而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效果。这就意味着,朝廷的官职,必须立刻完善,相当数量的人员调整,势在必行。
唐沿隋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同样是国家最高的政务机构,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国家的政务,同时把原尚书省诸曹正式确定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六部下有司,部的首长称尚书,副首长称侍郎,各司正、副负责人称郎中、员外郎。此后各省的名称,还有官职的称呼变化多端,但是基本的架构并没有改变。
中书省与门下省同秉军国政要,中书省掌制令决策,门下省掌封驳审议。凡军国要政,皆由中书省预先定策,并草为诏敕,交门下省审议复奏,然后付尚书省颁发执行。在中唐之前,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才是最大的,它们是国策的设计者。但是,黄巢起义之后,这一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黄巢起义以后,由于朝廷屡次出逃,大量官员半路被抓或者被杀,下落不明的也不在少数,大量的机密文件,甚至是前朝皇帝的灵牌,都损失殆尽,导致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功能,几乎荒废,基本上被六部直接取代。事实上,由于朝廷控制区域越来越小,地方诸侯根本不听朝廷的,所以,的确没有什么军机大事需要研究,中书省和门下省存不存在,也没有什么要紧了。
当然,检校中书令、检校左仆射、检校右仆射、检校侍中之类的官职,还是很多的,例如李克用就是检校中书令,朱温乃是检校侍中,陈敬暄乃是检校右仆射,张淮深是检校左仆射。只是,在官职的面前,加上检校二字,说明这个官职是虚衔,不能真正的行驶权力。
现在,鹰扬军要重新建立中书、门下两省,这将涉及到非常庞大的人事安排。首先,中书令、中书侍郎、侍中、门下侍郎等人选,就不容易确定。这些人必须来自鹰扬军,才能保证鹰扬军的利益,不会受到侵害。但是,鹰扬军如果全部使用自己的人,必然导致天下群雄的反击,极有可能变成董卓。鹰扬军要学曹操,不能学董卓。
当然,万事开头难。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任何事情都是先易后难。鹰扬军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调整六部尚书。六部尚书才是真正执行政令的机构,在没有中书令和侍中的情况下,六部尚书就是真正的长官,有大事,各部尚书商量着办,也不是不可以的。尤其是在现在这个过渡阶段,六部尚书的地位越发突出。
崔沆的户部尚书职务,明显是不合格的,他连诏令都草拟不好,更不要说执掌户部了。礼部尚书孔纬,工部尚书杜让能,都是朝廷临时任命的,好像抓壮丁一样,抓来使用,到底有没有足够的才华胜任这个职位,还完全是未知数。现在朝廷六部当中,最称职的,恐怕只有刑部尚书孙揆了,偏偏他是和鹰扬军的矛盾最深的。
鹰扬军早有预谋,全部使用鹰扬军的人员,例如崔碣、王承颜、窦浣、刘崇龟、刘崇鲁、欧淡圭、徐云虔、卢观影等人来取代这些尚书,只是,这个调整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引起天下诸侯的围攻,万一搞成董卓那样,刘鼎麾下又没有吕布那样的牛人,就麻烦了。况且,就算有吕布在,最后董太师还是一样要撤出洛阳。前车之鉴,不可不虑。
因此,刘鼎决定,首先挑选合适人员出任吏部尚书。
天下六部,吏部居首。吏部掌管天下人事,乃是六部的基础,六部的权力核心所在。掌握了吏部尚书,就等于基本上掌握了六部。一番简单的争论以后,艾飞雨缓缓的说道:“我觉得崔胤可以出任吏部尚书。”
李怡禾和朱有泪也赞成这样的意见,于是刘鼎也无异议,崔胤的吏部尚书提议就此变成决议。
崔胤年纪轻轻,无甚才华,之前也没有什么功绩,出任吏部尚书,根本无法镇住其他的尚书,只有仅仅的依靠鹰扬军行事,才能开展工作。换句话来说,他必须对鹰扬军惟命是从。这一点,正是鹰扬军最需要的。当然,为了确保不出现意外,吏部还需要进行一点小小的调整。
吏部掌文选、勋封、考课之政,下统吏部、司封、司勋、考功四司。崔胤出任吏部尚书以后,下面四司的人选,全部由鹰扬军的官员担任,确保可以将整个吏部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刘鼎最后拍板决定,由老奸巨猾的裴易靖出任吏部侍郎,在崔胤不能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他就是吏部真正的执掌者。
由于需要确定的事情实在太多,不断的有人进来请示汇报,刘鼎只好拖着受凉的身体,一一做出最后的决策。到凌晨的时候,刘鼎终于病倒了,但是大兴善寺的灯光,始终都没有熄灭。事实上,大明宫贞观殿的灯光,同样亮了一个晚上。
这一夜,长安无人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