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xs.net,最快更新穿越红楼之尤氏最新章节!
俗话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贾政对着林如海续娶一事倒无别念,只想着此是人之常情而已。贾母想起女儿来,心中自然很不舒服,但也无计可施。且不说高门大户,即便是平头百姓也没有谁家丈母娘能拦着女婿再娶的,传出去都是贻笑大方。贾母积郁,幸好湘云过来,倒也解得些许愁闷。真论起青梅竹马,宝玉与湘云在一起的日子比着黛玉要早多了。既然林如海这般不遗余力想与荣府撇清关系,贾母也不便再去拿热脸蹭冷屁股去,况且黛玉终归是贾敏亲生女儿,这层血脉之亲任他林家如何疏远也是抹不掉的,将来黛玉说亲,念在她亲母的份上,自己这个做外祖母说句话也有分量。
王夫人当夜与贾政同席,听着林如海来了如此这般,心中倒松了一口气,心中不由嘲笑贾母是烧火棍子一头热,这林家显然是不想再把闺女留在贾家了,如此正好,只要林黛玉不嫁给宝玉,自己倒愿意做个慈爱的舅母。因着她心情大好,便对着贾政刻意逢迎起来,只是贾政的心思早被赵姨娘调/教的野了,王夫人见他敷衍,有苦说不出,只心中暗恨不已。
因为元春省亲在即,荣府整个春节也未得好生过。因为府里出了皇妃,自然比起以往尊贵,王夫人与凤姐儿两个春风得意,除了请人吃酒便是被请出门。贾母年高,又自持身份,不耐烦应酬,除了见见诸位世家交好并几位一等诰命,平时只带着宝玉、湘云、宝钗、探春等吃酒看戏。除夕之夜,贾母带着儿子媳妇等祭祖毕,正要像往常一样,等着尤潇潇侍候着一同往西府里去。贾敬却道,连年扰了老太太安,不如今年自留于家守夜吃团圆饭。话虽是好听,意思却是不客气,明摆着不肯再与西府吃一桌饭。贾母虽向来以族里的老祖宗自居,但是当着贾敬的面也不敢拿大,毕竟宁府才是长房长孙,见了他这般,也只好笑道:“你说的极是,府里忙着祖宗的事,倒要好好守着。”贾珍与尤潇潇送到门外,又说了送例菜等事,便回来了。到了初一,贾敬又带着儿子、孙子等去给贾母拜了年,圆了礼节就罢了。荣府里人人欢天喜地,只有大房里诸人浑然不觉。贾赦向来不受贾母待见,跟着假正经兄弟也玩不到一起,除夕陪了贾母一宿,初一中午吃了团圆饭就自回自己院子里带领自家人饮酒作乐。而邢夫人也懒得去瞧王夫人得瑟,自然也随着贾赦一起,等着过了初三索性就带迎春、贾琮往宁府里走亲戚去了。
宁府里虽说未像荣府那般车水马龙,但来的都是一家子骨肉,比旁人家都热闹许多。腊月二十三,贾蓉从了国子监回来,因着陈颐梁丧父,深知他回去也是冷冷清清,便早早打发小厮跟尤潇潇说了,叫接了陈母到府里来过年。又因为贾芸正在给大简书院种花栽草,格外尽心,贾珍连忙也就留在府中,尤潇潇便有意打发了银蝶去接了卜氏过来。再如贾菱、贾菖等在书院里学习的族中子弟,自然也愿意借机与宁府亲近,便都留了下来。加上客居的林如海与黛玉,在家族团年宴中已经算是十分热闹了。外头布的是圆桌,贾敬与林如海上座,贾珍、贾蓉、陈颐梁、贾芸等顺势排下。因着一桌子都是读书人,贾敬不免问些国子监里先生如何教授的话。贾蓉站起来规规矩矩答了,林如海笑道:“此地读书虽是难得,老师们学问虽深,但还是要看个人造化的。”贾敬笑道:“你们姑老爷是当年的探花郎,这般教诲你们也要牢记才是。”说罢,又笑道:“不是我自夸,我这个孙子是极肯下功夫的。”那贾蓉自读书来,第一次听祖父这般夸奖,又是当着父亲同学一桌子人,不由略有些面薄。贾珍瞧了,心中却是万分欣慰,起身给老子倒了一杯酒,让贾蓉跪着敬了。因着满桌子都是贾家人,只衬着陈颐梁一个外姓,林如海早听说他天赋极好,如今又见他沉稳大气,知道是个能耐的,不由也有几分惜才爱才之心。众人说些锦绣文章之事,贾珍虽是不甚通,但也愿意听着,见贾蓉形容认真,又想起秦可卿之事快过了一年,也该张罗着给他续娶的事了。里屋内,门前用着一架喜鹊跳梅梢的十二扇屏风隔开来,尤潇潇自是主位,带着诸位嫂子、姑娘们坐席,因着大家都是率性人,在一起说说笑笑倒不拘束,到后来多吃了几杯酒,更是唱啊笑啊闹起来。外头听见里头一片春光灿烂,也都纷纷举杯畅饮。到了后半夜,外头照例放了烟火,众人出去细细观赏了一番方散。
到了初三,林如海亲自带着黛玉去了一趟荣府给贾母请安。贾母先抱着叫了一顿心肝儿肉儿的,又给了私房里存的一匣子东珠首饰,搂着黛玉说道那屋子一直给她好好照料着呢,大正月里姐姐妹妹们都在,便苦留黛玉住几日再走。黛玉的为人向来是个面慈心软的,碍不过外祖母的情面要答应,俏眉却在旁轻轻拉了拉她的衣裳悄声道:“老爷初五便要带姑娘回咱们宅子里呢,到时候也得姑娘帮忙张罗着呢。”黛玉听了,自然不忍心抛了爹爹一人,连忙婉拒了。贾母见了她这般,知道外孙女一心一意跟着亲父了,便又道:“唉,既然如此,横竖一个城里头,想见倒也容易,只是我得嘱咐你一句,姑老爷前些日子说要续娶一房……你回去休怕,若有人敢薄待你,只管来告诉我,老祖宗给你做主!”黛玉还是第一次听着父亲打算续弦,不由也有些呆,又见贾母这般说了,心里更忐忑起来,极怕这个继母为人不善。俏眉在旁听着,想着老爷先头的嘱咐果然不错,幸好自己跟着黛玉来。等出了门见黛玉闷闷不乐,便说道:“姑娘是怎么了?老爷即便再娶一房,姑娘也是咱们林家的大小姐,谁人敢小瞧呢。”黛玉自来心细如发,听着俏眉这般宽慰,倒也不好无动于衷,只笑了笑,然后乖乖跟着父亲又回了宁府去。
却说国子监里学业苛刻,腊月二十三放了假来,正月初六便都要上学去。尤潇潇见状索性就把陈氏母子留在府里,在书院旁辟了一个小院儿给他们母子住。陈母实在不愿意麻烦,还是尤潇潇劝道:“陈嫂子你回家去清锅冷灶的,倒不如就在咱们这里住几日,等着一块再送他们年后上学去。”陈母见她诚心,反不好再推托。一日,贾敬招了他二人来,一一考校了功课,见都获益匪浅,便十分满意,正要夸赞几句,贾蓉又道:“学里的师傅叫陈兄预备年后的会试,陈兄倒想再缓一年,老爷给劝劝吧。”那国子监里除了吸纳举人,便是贵族世家,贾蓉与陈颐梁本无功名在身,因着进了国子监,便能随着进春闱,这也是一些平常人家挣破头也要进国子监的缘由。只是,大门疏通了关系还能进,若本身无功名,再没有课业师傅举荐,想参加春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陈颐梁刚进学没有半年,原先也是白丁一个,竟得老儒们如此青眼,可见天赋奇佳。
贾敬听了,待要说话,只见陈颐梁躬身道:“学生愚钝,老师实在是高看了。”彼时贾珍在座,听着这话正要开口,贾敬却是知道儿子的脾性,想必此时对着旁人家的孩子又妒又羡,恐怕要拿孙子做筏子,便摆了摆手道:“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子修你的学问自来是出类拔萃的,倒不必妄自菲薄,你师傅既推荐你,想必也是好意,你不可拂他。”然后又对贾蓉笑道:“蓉儿且不要急,勤能补拙,你也不可失了进取之意,到了时候儿师傅自然也会点拨你的。”贾珍见老子把话都说完了,倒也不好意思再训儿子,只跟着道:“子修你只管去考就是了,也不辜负你母亲苦心教导你一场。”贾敬见陈颐梁面上还有犹豫之色,便笑道:“你可是心里在想我贾家送了你去国子监,自己家儿孙倒没有你出息,怕我们心里头不痛快?”陈颐梁听了,忙道:“学生万万不敢如此做想。”
贾敬微微一笑,也不戳破他,只道:“也罢,总归是你自己的事,还是要你自己拿主意。话说我贾家送你进国子监也不是全无目的,你是大简书院里出来的,若是能一考成名,倒能好好带动族中子弟,咱们书院往后也有了名气,不枉我等经营一场。另一点,也是期望着你日后迈入仕途,春风得意之时也能照拂世亲一二。”陈颐梁听得此话敞亮,是推心置腹之言,原有的一些担忧不由得烟消云散,恭敬道:“老师大恩,学生自是衔草结环以报之。”贾敬见他通透,便不肯再多言。
到了初五,打墙动土,正是林如海携女归宅的日子。管家林贵早早在宁国府大门外迎着,黛玉的软尼轿子则抬进了二门,几个婆子规规矩矩守在旁,见了黛玉出来恭恭敬敬叫了一声:“姑娘。”然后替她挽起轿帘来,俏眉与雪雁连忙搀着黛玉走进去。尤潇潇与惜春等送到垂花门,笑容满面嘱咐了以后定要常来逛逛,俏眉微笑着为黛玉放下轿帘,婆子们早将黛玉的几个箱笼搬起来,一发儿走了。林如海在府门外等着黛玉的轿子出了门,才对贾珍道:“这几日对贤侄多加叨扰,以后回府摆席另谢!”贾珍忙道:“姑老爷折煞小侄了!”然后在旁侍候着林如海上轿,远远瞧着消失了踪影,方才回了府来。
过了初五,到了晚间等送了贾蓉与陈颐梁回国子监,宁府便又恢复了往常的平静。期间也有些人来吃酒,贾珍远非往日可比,瞧着狐朋狗友只有腻歪的,于是只捡了几家正经的走了走,尤潇潇更是疲懒,深知这贵妇圈里都是高的捧,低的踩,自己又是继室,便闭门不出,自是带人收拾祭祖的家伙与各处的东西罢了。因着大简书院要在二月初二正式开门立户,照着贾珍原先的打算,除了自族中招徕子弟,所谓英雄不问出处,寻常的寒薄子弟,但凡能过了入院考试,非但减免束脩,还提供食宿。早在年前贾珍便打发人四处传遍了消息,所以到了初十报名考试的日子,来往人等自是络绎不绝,除了一些小家门户,还不乏商贩走卒,屠户脚夫等,贾珍当日在书院外亲自盯着,倒也没有人敢惹是生非。原有不信宁府如此宽待的,等着见宁府管事笑眯眯填上自己家孩儿的名字,并给了一张布告纸样的东西——这也是尤潇潇的主意,正如现代的准考证一般,也预防着那日浑水摸鱼之人——那管事只道让好好收着,到了正月二十来考试就是。来人摸了摸,见宁府如此严谨,知道不是虚言,自回去夸赞一番。这样一来,便是一传十,十传百,有供孩子念不起书的人家纷纷跑来大简书院报名考试,如此瞧着,倒比隔壁的荣国府还要热闹。
晃眼到了正月十五,正是元妃省亲的大日子。荣府上下等着这一日自然是早等的不耐烦。贾母早起派人来宁府,说要一并接凤驾。贾敬不理会,只打发人回大爷。那贾珍听了本来心思还有活动,尤潇潇却泼头浇冷水道:“娘娘能回来几个时辰,老太太跟着二太太都稀罕不够,我们去凑什么热闹。”贾珍暗想只怕也是这个道理,想着上次进宫贺喜,自己只是陪着跪了半日,娘娘过年连壶酒都没赏下来。初一进宫朝贺,只喊了贾母王夫人,也没让尤氏一同过去,恐怕这府里自是不放在她心上的。况且此次娘娘省亲,圣旨上写明是往荣国府去的,若是在族中兴师动众倒显得轻浮。尤潇潇见他不再坚持,便又笑道:“大爷想想,咱们自来跟娘娘也没有什么交情,这般硬赶着上去也无益处。那府里那么多太太奶奶,还有姐姐妹妹亲嫂子呢,娘娘能生了几只眼,哪里还能瞧着我呢。再说闹腾这一晚还不如咱们自己家吃汤圆猜灯谜玩呢,哄得老爷开心,咱们也舒服些。”贾珍听了点点头,他如今见了儿子争气,自觉有了脸面,攀龙附凤的心也就慢慢淡了。于是也就派人给西府里传了话,说不过去了。贾母听了,心中不乐,但也不好勉强,也就罢了。
俗话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贾政对着林如海续娶一事倒无别念,只想着此是人之常情而已。贾母想起女儿来,心中自然很不舒服,但也无计可施。且不说高门大户,即便是平头百姓也没有谁家丈母娘能拦着女婿再娶的,传出去都是贻笑大方。贾母积郁,幸好湘云过来,倒也解得些许愁闷。真论起青梅竹马,宝玉与湘云在一起的日子比着黛玉要早多了。既然林如海这般不遗余力想与荣府撇清关系,贾母也不便再去拿热脸蹭冷屁股去,况且黛玉终归是贾敏亲生女儿,这层血脉之亲任他林家如何疏远也是抹不掉的,将来黛玉说亲,念在她亲母的份上,自己这个做外祖母说句话也有分量。
王夫人当夜与贾政同席,听着林如海来了如此这般,心中倒松了一口气,心中不由嘲笑贾母是烧火棍子一头热,这林家显然是不想再把闺女留在贾家了,如此正好,只要林黛玉不嫁给宝玉,自己倒愿意做个慈爱的舅母。因着她心情大好,便对着贾政刻意逢迎起来,只是贾政的心思早被赵姨娘调/教的野了,王夫人见他敷衍,有苦说不出,只心中暗恨不已。
因为元春省亲在即,荣府整个春节也未得好生过。因为府里出了皇妃,自然比起以往尊贵,王夫人与凤姐儿两个春风得意,除了请人吃酒便是被请出门。贾母年高,又自持身份,不耐烦应酬,除了见见诸位世家交好并几位一等诰命,平时只带着宝玉、湘云、宝钗、探春等吃酒看戏。除夕之夜,贾母带着儿子媳妇等祭祖毕,正要像往常一样,等着尤潇潇侍候着一同往西府里去。贾敬却道,连年扰了老太太安,不如今年自留于家守夜吃团圆饭。话虽是好听,意思却是不客气,明摆着不肯再与西府吃一桌饭。贾母虽向来以族里的老祖宗自居,但是当着贾敬的面也不敢拿大,毕竟宁府才是长房长孙,见了他这般,也只好笑道:“你说的极是,府里忙着祖宗的事,倒要好好守着。”贾珍与尤潇潇送到门外,又说了送例菜等事,便回来了。到了初一,贾敬又带着儿子、孙子等去给贾母拜了年,圆了礼节就罢了。荣府里人人欢天喜地,只有大房里诸人浑然不觉。贾赦向来不受贾母待见,跟着假正经兄弟也玩不到一起,除夕陪了贾母一宿,初一中午吃了团圆饭就自回自己院子里带领自家人饮酒作乐。而邢夫人也懒得去瞧王夫人得瑟,自然也随着贾赦一起,等着过了初三索性就带迎春、贾琮往宁府里走亲戚去了。
宁府里虽说未像荣府那般车水马龙,但来的都是一家子骨肉,比旁人家都热闹许多。腊月二十三,贾蓉从了国子监回来,因着陈颐梁丧父,深知他回去也是冷冷清清,便早早打发小厮跟尤潇潇说了,叫接了陈母到府里来过年。又因为贾芸正在给大简书院种花栽草,格外尽心,贾珍连忙也就留在府中,尤潇潇便有意打发了银蝶去接了卜氏过来。再如贾菱、贾菖等在书院里学习的族中子弟,自然也愿意借机与宁府亲近,便都留了下来。加上客居的林如海与黛玉,在家族团年宴中已经算是十分热闹了。外头布的是圆桌,贾敬与林如海上座,贾珍、贾蓉、陈颐梁、贾芸等顺势排下。因着一桌子都是读书人,贾敬不免问些国子监里先生如何教授的话。贾蓉站起来规规矩矩答了,林如海笑道:“此地读书虽是难得,老师们学问虽深,但还是要看个人造化的。”贾敬笑道:“你们姑老爷是当年的探花郎,这般教诲你们也要牢记才是。”说罢,又笑道:“不是我自夸,我这个孙子是极肯下功夫的。”那贾蓉自读书来,第一次听祖父这般夸奖,又是当着父亲同学一桌子人,不由略有些面薄。贾珍瞧了,心中却是万分欣慰,起身给老子倒了一杯酒,让贾蓉跪着敬了。因着满桌子都是贾家人,只衬着陈颐梁一个外姓,林如海早听说他天赋极好,如今又见他沉稳大气,知道是个能耐的,不由也有几分惜才爱才之心。众人说些锦绣文章之事,贾珍虽是不甚通,但也愿意听着,见贾蓉形容认真,又想起秦可卿之事快过了一年,也该张罗着给他续娶的事了。里屋内,门前用着一架喜鹊跳梅梢的十二扇屏风隔开来,尤潇潇自是主位,带着诸位嫂子、姑娘们坐席,因着大家都是率性人,在一起说说笑笑倒不拘束,到后来多吃了几杯酒,更是唱啊笑啊闹起来。外头听见里头一片春光灿烂,也都纷纷举杯畅饮。到了后半夜,外头照例放了烟火,众人出去细细观赏了一番方散。
到了初三,林如海亲自带着黛玉去了一趟荣府给贾母请安。贾母先抱着叫了一顿心肝儿肉儿的,又给了私房里存的一匣子东珠首饰,搂着黛玉说道那屋子一直给她好好照料着呢,大正月里姐姐妹妹们都在,便苦留黛玉住几日再走。黛玉的为人向来是个面慈心软的,碍不过外祖母的情面要答应,俏眉却在旁轻轻拉了拉她的衣裳悄声道:“老爷初五便要带姑娘回咱们宅子里呢,到时候也得姑娘帮忙张罗着呢。”黛玉听了,自然不忍心抛了爹爹一人,连忙婉拒了。贾母见了她这般,知道外孙女一心一意跟着亲父了,便又道:“唉,既然如此,横竖一个城里头,想见倒也容易,只是我得嘱咐你一句,姑老爷前些日子说要续娶一房……你回去休怕,若有人敢薄待你,只管来告诉我,老祖宗给你做主!”黛玉还是第一次听着父亲打算续弦,不由也有些呆,又见贾母这般说了,心里更忐忑起来,极怕这个继母为人不善。俏眉在旁听着,想着老爷先头的嘱咐果然不错,幸好自己跟着黛玉来。等出了门见黛玉闷闷不乐,便说道:“姑娘是怎么了?老爷即便再娶一房,姑娘也是咱们林家的大小姐,谁人敢小瞧呢。”黛玉自来心细如发,听着俏眉这般宽慰,倒也不好无动于衷,只笑了笑,然后乖乖跟着父亲又回了宁府去。
却说国子监里学业苛刻,腊月二十三放了假来,正月初六便都要上学去。尤潇潇见状索性就把陈氏母子留在府里,在书院旁辟了一个小院儿给他们母子住。陈母实在不愿意麻烦,还是尤潇潇劝道:“陈嫂子你回家去清锅冷灶的,倒不如就在咱们这里住几日,等着一块再送他们年后上学去。”陈母见她诚心,反不好再推托。一日,贾敬招了他二人来,一一考校了功课,见都获益匪浅,便十分满意,正要夸赞几句,贾蓉又道:“学里的师傅叫陈兄预备年后的会试,陈兄倒想再缓一年,老爷给劝劝吧。”那国子监里除了吸纳举人,便是贵族世家,贾蓉与陈颐梁本无功名在身,因着进了国子监,便能随着进春闱,这也是一些平常人家挣破头也要进国子监的缘由。只是,大门疏通了关系还能进,若本身无功名,再没有课业师傅举荐,想参加春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陈颐梁刚进学没有半年,原先也是白丁一个,竟得老儒们如此青眼,可见天赋奇佳。
贾敬听了,待要说话,只见陈颐梁躬身道:“学生愚钝,老师实在是高看了。”彼时贾珍在座,听着这话正要开口,贾敬却是知道儿子的脾性,想必此时对着旁人家的孩子又妒又羡,恐怕要拿孙子做筏子,便摆了摆手道:“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子修你的学问自来是出类拔萃的,倒不必妄自菲薄,你师傅既推荐你,想必也是好意,你不可拂他。”然后又对贾蓉笑道:“蓉儿且不要急,勤能补拙,你也不可失了进取之意,到了时候儿师傅自然也会点拨你的。”贾珍见老子把话都说完了,倒也不好意思再训儿子,只跟着道:“子修你只管去考就是了,也不辜负你母亲苦心教导你一场。”贾敬见陈颐梁面上还有犹豫之色,便笑道:“你可是心里在想我贾家送了你去国子监,自己家儿孙倒没有你出息,怕我们心里头不痛快?”陈颐梁听了,忙道:“学生万万不敢如此做想。”
贾敬微微一笑,也不戳破他,只道:“也罢,总归是你自己的事,还是要你自己拿主意。话说我贾家送你进国子监也不是全无目的,你是大简书院里出来的,若是能一考成名,倒能好好带动族中子弟,咱们书院往后也有了名气,不枉我等经营一场。另一点,也是期望着你日后迈入仕途,春风得意之时也能照拂世亲一二。”陈颐梁听得此话敞亮,是推心置腹之言,原有的一些担忧不由得烟消云散,恭敬道:“老师大恩,学生自是衔草结环以报之。”贾敬见他通透,便不肯再多言。
到了初五,打墙动土,正是林如海携女归宅的日子。管家林贵早早在宁国府大门外迎着,黛玉的软尼轿子则抬进了二门,几个婆子规规矩矩守在旁,见了黛玉出来恭恭敬敬叫了一声:“姑娘。”然后替她挽起轿帘来,俏眉与雪雁连忙搀着黛玉走进去。尤潇潇与惜春等送到垂花门,笑容满面嘱咐了以后定要常来逛逛,俏眉微笑着为黛玉放下轿帘,婆子们早将黛玉的几个箱笼搬起来,一发儿走了。林如海在府门外等着黛玉的轿子出了门,才对贾珍道:“这几日对贤侄多加叨扰,以后回府摆席另谢!”贾珍忙道:“姑老爷折煞小侄了!”然后在旁侍候着林如海上轿,远远瞧着消失了踪影,方才回了府来。
过了初五,到了晚间等送了贾蓉与陈颐梁回国子监,宁府便又恢复了往常的平静。期间也有些人来吃酒,贾珍远非往日可比,瞧着狐朋狗友只有腻歪的,于是只捡了几家正经的走了走,尤潇潇更是疲懒,深知这贵妇圈里都是高的捧,低的踩,自己又是继室,便闭门不出,自是带人收拾祭祖的家伙与各处的东西罢了。因着大简书院要在二月初二正式开门立户,照着贾珍原先的打算,除了自族中招徕子弟,所谓英雄不问出处,寻常的寒薄子弟,但凡能过了入院考试,非但减免束脩,还提供食宿。早在年前贾珍便打发人四处传遍了消息,所以到了初十报名考试的日子,来往人等自是络绎不绝,除了一些小家门户,还不乏商贩走卒,屠户脚夫等,贾珍当日在书院外亲自盯着,倒也没有人敢惹是生非。原有不信宁府如此宽待的,等着见宁府管事笑眯眯填上自己家孩儿的名字,并给了一张布告纸样的东西——这也是尤潇潇的主意,正如现代的准考证一般,也预防着那日浑水摸鱼之人——那管事只道让好好收着,到了正月二十来考试就是。来人摸了摸,见宁府如此严谨,知道不是虚言,自回去夸赞一番。这样一来,便是一传十,十传百,有供孩子念不起书的人家纷纷跑来大简书院报名考试,如此瞧着,倒比隔壁的荣国府还要热闹。
晃眼到了正月十五,正是元妃省亲的大日子。荣府上下等着这一日自然是早等的不耐烦。贾母早起派人来宁府,说要一并接凤驾。贾敬不理会,只打发人回大爷。那贾珍听了本来心思还有活动,尤潇潇却泼头浇冷水道:“娘娘能回来几个时辰,老太太跟着二太太都稀罕不够,我们去凑什么热闹。”贾珍暗想只怕也是这个道理,想着上次进宫贺喜,自己只是陪着跪了半日,娘娘过年连壶酒都没赏下来。初一进宫朝贺,只喊了贾母王夫人,也没让尤氏一同过去,恐怕这府里自是不放在她心上的。况且此次娘娘省亲,圣旨上写明是往荣国府去的,若是在族中兴师动众倒显得轻浮。尤潇潇见他不再坚持,便又笑道:“大爷想想,咱们自来跟娘娘也没有什么交情,这般硬赶着上去也无益处。那府里那么多太太奶奶,还有姐姐妹妹亲嫂子呢,娘娘能生了几只眼,哪里还能瞧着我呢。再说闹腾这一晚还不如咱们自己家吃汤圆猜灯谜玩呢,哄得老爷开心,咱们也舒服些。”贾珍听了点点头,他如今见了儿子争气,自觉有了脸面,攀龙附凤的心也就慢慢淡了。于是也就派人给西府里传了话,说不过去了。贾母听了,心中不乐,但也不好勉强,也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