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挑拨高句丽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xs.net,最快更新贞观帝师最新章节!
最近的报纸上,总是会出现关于辽东的文章。有些是据古论今,考究辽东本为汉土的,有些是亲身经历,苦诉汉人在高句丽被虐待的,有些只是罗列了辽东的面积之大,耕地之多,土地之肥沃,物产之丰饶……
随着辽东被越来越多的提起,人们对于辽东也越来越加了解。
“百姓反映如何?”李世民对夏鸿升问道,这已经是夏鸿升这段时间以来的第不知道多少次因为辽东的事情而被李世民召见入宫了。
夏鸿升摇了摇头:“还不够,仍需进一步的引导,继续加深民愤。”
“朝中亦有不少人仍旧在提醒朕,切不可犯与炀帝同样之错误,征伐高丽,使天下再陷入动乱。”李世民对夏鸿升说道:“朕现在还缺乏足够的理由。”
“辽东本为汉土,旧中国之有。九瀛大定,唯此一隅。而国土所在,寸土必争。亦为中国复子弟之仇。陛下的理由已经很足够了,只是缺少一个能够令人无从反驳的出兵借口。”夏鸿升对李世民说道:“方才的那些理由,是咱们大唐发动这一场战争的原因,但是却不能成为一个好的对外的,更加直接的出兵借口。”
“不错啊。”李世民点了点头,叹了口气:“高句丽虽然阴奉阳违,然自大唐以来,其表面上却将姿态放的极低。武德二年、四年,高句丽王高建武两次派遣使臣向我大唐献贡。武德五年,太上皇感念前隋因攻打高句丽,而死在高句丽的汉家儿郎,故去信约定高句丽人因故留在我大唐的,护送其归返高句丽,唐人因故留在高句丽的,亦须使其归唐。高建武搜寻留于高句丽汉人万余,以宾客之礼护其返归大唐。武德七年,太上皇命刑部尚书沈叔安前往高句丽,册封高建武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丽王。派道士带天尊像以及道法前往,为其讲解道家经典。高建武亲自带领数千人每日自早及晚终日听讲。********曰左右言:名实之间,理须相副。高丽称臣于隋,终拒炀帝,此亦何臣之有!朕敬于万物,不欲骄贵,但据有土宇,务共安人,何必令其称臣,以自尊大。即为诏述朕此怀也。后来,多亏有侍中裴矩、中书侍郎温彦博劝曰:辽东之地,周为箕子之国,汉家玄菟郡耳!魏、晋已前,近在提封之内,不可许以不臣。且中国之于夷狄,犹太阳之对列星,理无降尊,俯同藩服。太上皇乃止。另外,武德九年,新罗、百济上书唐高祖,说高建武封闭道路,使他们不能入朝觐见,而且多次侵扰他们。唐高祖诏令员外散骑侍郎朱子奢持节前往调解。那高建武倒是个懂的隐忍的,立即上表谢罪。去年荡灭突厥,高建武又派使者前来庆贺,献上封域图。高句丽敌视大唐,朕心知肚明,但是高建武之作为,却又难以落下口实,叫朕抓住把柄。”
夏鸿升想了想,说道:“陛下可听说过高句丽国的莫离支渊太祚?”(注:高句丽当时尚未战败,也未入唐,是以尚未避讳李渊,因此仍作渊姓,而非泉姓。此后唐人为避李渊之讳,才将其改为泉太祚,其子渊盖苏文改作泉盖苏文。)
“此人?……”李世民看向了夏鸿升,问道。
“渊太祚乃是高句丽的莫离支,即相当于我朝执宰之位。高句丽朝堂分为两派,以南北而名。南方派支持高丽荣留王,即高建武,而北方,则便是以渊太祚为代表的军事力量。两个派系在高句丽朝堂进行党争,常有互相攻讦。渊太祚一直谋划着想要在自己身死之后,将莫离支的位置传给他自己的长子,颇受高句丽朝臣反感,南派亦破灭其多次计划。”夏鸿升对李世民解释道:“陛下可从此处入手,挑拨高句丽朝堂中的两派,使其内耗。”
“哦?”李世民眼中一亮。
“陛下,这渊太祚一家子可不是什么善与之辈。”夏鸿升对李世民继续说道:“此家族之人皆狠辣无情,心怀野心之徒,并尤擅军事,又执掌高句丽军政大权,故而对荣留王高建武威胁极大。但因其势大,高建武亦无法彻底消灭其族,只得扶持朝中南派之势,对抗渊氏家族。不过,渊太祚其人虽然凶狠毒辣,但是对高建武还算有些忠心,不会造反。不过,他那个长子渊盖苏文,却就不会这样了。一旦渊太祚身死,渊氏家族必遭打压,而一旦遭受打压,渊盖苏文此人必反。此人心狠手辣冷酷无情,更甚其父,若他一反,高建武不是他的对手,高句丽必定内乱。其实无论高建武和渊氏家族如何内斗,谁强谁弱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之中必有一方,甚至于两方挣钱着主动示好大唐,恳求大唐协助。到了那个时候,大唐就有了理由和借口出兵,一路打过去,谁也说不得什么。”
“好!”李世民一拍桌子,问道:“夏卿觉得这渊氏家族一定会反?”
“渊太祚领导下的渊氏家族不会,但渊盖苏文领导下的渊氏家族一定会反!就是个时间问题。”夏鸿升点了点头,笑着对李世民说道:“那咱们为何不帮他将这个时间……提前一些?”
李世民眼睛一眯,神色一凝,顿了顿,复又笑道:“夏卿的意思是,让这个渊盖苏文,早些接管渊氏家族。”
夏鸿升笑了笑,不置可否,只是又说道:“陛下,高句丽内乱需要时间,大唐百姓的民意也需要时间去酝酿。毕竟,之前炀帝三征高丽,给百姓造成的伤害太大了。百姓还未能从那阴影中走出来,对于再度征伐高丽,会心生惧意,也会对陛下心生怀疑。所以,陛下得再等等,等渊盖苏文接管家族,野心膨胀,也得等百姓自愿请缨,主动请求陛下去攻打高句丽。”
“百姓主动请缨,请朕去打高句丽?!”李世民一愣:“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夏卿没听过这个吧。”
“当初,百姓们不也是纷纷请求朝廷能够出兵攻打突厥么?”夏鸿升笑了笑,对李世民说道:“陛下,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那是因为出兵的是隋朝,兵备不行,粮草不济,炀帝瞎指挥,乱下令,贻误军机战机。那个时候,从军去辽东,那是去送死啊!现在,不一样了。”(未完待续。)
最近的报纸上,总是会出现关于辽东的文章。有些是据古论今,考究辽东本为汉土的,有些是亲身经历,苦诉汉人在高句丽被虐待的,有些只是罗列了辽东的面积之大,耕地之多,土地之肥沃,物产之丰饶……
随着辽东被越来越多的提起,人们对于辽东也越来越加了解。
“百姓反映如何?”李世民对夏鸿升问道,这已经是夏鸿升这段时间以来的第不知道多少次因为辽东的事情而被李世民召见入宫了。
夏鸿升摇了摇头:“还不够,仍需进一步的引导,继续加深民愤。”
“朝中亦有不少人仍旧在提醒朕,切不可犯与炀帝同样之错误,征伐高丽,使天下再陷入动乱。”李世民对夏鸿升说道:“朕现在还缺乏足够的理由。”
“辽东本为汉土,旧中国之有。九瀛大定,唯此一隅。而国土所在,寸土必争。亦为中国复子弟之仇。陛下的理由已经很足够了,只是缺少一个能够令人无从反驳的出兵借口。”夏鸿升对李世民说道:“方才的那些理由,是咱们大唐发动这一场战争的原因,但是却不能成为一个好的对外的,更加直接的出兵借口。”
“不错啊。”李世民点了点头,叹了口气:“高句丽虽然阴奉阳违,然自大唐以来,其表面上却将姿态放的极低。武德二年、四年,高句丽王高建武两次派遣使臣向我大唐献贡。武德五年,太上皇感念前隋因攻打高句丽,而死在高句丽的汉家儿郎,故去信约定高句丽人因故留在我大唐的,护送其归返高句丽,唐人因故留在高句丽的,亦须使其归唐。高建武搜寻留于高句丽汉人万余,以宾客之礼护其返归大唐。武德七年,太上皇命刑部尚书沈叔安前往高句丽,册封高建武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丽王。派道士带天尊像以及道法前往,为其讲解道家经典。高建武亲自带领数千人每日自早及晚终日听讲。********曰左右言:名实之间,理须相副。高丽称臣于隋,终拒炀帝,此亦何臣之有!朕敬于万物,不欲骄贵,但据有土宇,务共安人,何必令其称臣,以自尊大。即为诏述朕此怀也。后来,多亏有侍中裴矩、中书侍郎温彦博劝曰:辽东之地,周为箕子之国,汉家玄菟郡耳!魏、晋已前,近在提封之内,不可许以不臣。且中国之于夷狄,犹太阳之对列星,理无降尊,俯同藩服。太上皇乃止。另外,武德九年,新罗、百济上书唐高祖,说高建武封闭道路,使他们不能入朝觐见,而且多次侵扰他们。唐高祖诏令员外散骑侍郎朱子奢持节前往调解。那高建武倒是个懂的隐忍的,立即上表谢罪。去年荡灭突厥,高建武又派使者前来庆贺,献上封域图。高句丽敌视大唐,朕心知肚明,但是高建武之作为,却又难以落下口实,叫朕抓住把柄。”
夏鸿升想了想,说道:“陛下可听说过高句丽国的莫离支渊太祚?”(注:高句丽当时尚未战败,也未入唐,是以尚未避讳李渊,因此仍作渊姓,而非泉姓。此后唐人为避李渊之讳,才将其改为泉太祚,其子渊盖苏文改作泉盖苏文。)
“此人?……”李世民看向了夏鸿升,问道。
“渊太祚乃是高句丽的莫离支,即相当于我朝执宰之位。高句丽朝堂分为两派,以南北而名。南方派支持高丽荣留王,即高建武,而北方,则便是以渊太祚为代表的军事力量。两个派系在高句丽朝堂进行党争,常有互相攻讦。渊太祚一直谋划着想要在自己身死之后,将莫离支的位置传给他自己的长子,颇受高句丽朝臣反感,南派亦破灭其多次计划。”夏鸿升对李世民解释道:“陛下可从此处入手,挑拨高句丽朝堂中的两派,使其内耗。”
“哦?”李世民眼中一亮。
“陛下,这渊太祚一家子可不是什么善与之辈。”夏鸿升对李世民继续说道:“此家族之人皆狠辣无情,心怀野心之徒,并尤擅军事,又执掌高句丽军政大权,故而对荣留王高建武威胁极大。但因其势大,高建武亦无法彻底消灭其族,只得扶持朝中南派之势,对抗渊氏家族。不过,渊太祚其人虽然凶狠毒辣,但是对高建武还算有些忠心,不会造反。不过,他那个长子渊盖苏文,却就不会这样了。一旦渊太祚身死,渊氏家族必遭打压,而一旦遭受打压,渊盖苏文此人必反。此人心狠手辣冷酷无情,更甚其父,若他一反,高建武不是他的对手,高句丽必定内乱。其实无论高建武和渊氏家族如何内斗,谁强谁弱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之中必有一方,甚至于两方挣钱着主动示好大唐,恳求大唐协助。到了那个时候,大唐就有了理由和借口出兵,一路打过去,谁也说不得什么。”
“好!”李世民一拍桌子,问道:“夏卿觉得这渊氏家族一定会反?”
“渊太祚领导下的渊氏家族不会,但渊盖苏文领导下的渊氏家族一定会反!就是个时间问题。”夏鸿升点了点头,笑着对李世民说道:“那咱们为何不帮他将这个时间……提前一些?”
李世民眼睛一眯,神色一凝,顿了顿,复又笑道:“夏卿的意思是,让这个渊盖苏文,早些接管渊氏家族。”
夏鸿升笑了笑,不置可否,只是又说道:“陛下,高句丽内乱需要时间,大唐百姓的民意也需要时间去酝酿。毕竟,之前炀帝三征高丽,给百姓造成的伤害太大了。百姓还未能从那阴影中走出来,对于再度征伐高丽,会心生惧意,也会对陛下心生怀疑。所以,陛下得再等等,等渊盖苏文接管家族,野心膨胀,也得等百姓自愿请缨,主动请求陛下去攻打高句丽。”
“百姓主动请缨,请朕去打高句丽?!”李世民一愣:“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夏卿没听过这个吧。”
“当初,百姓们不也是纷纷请求朝廷能够出兵攻打突厥么?”夏鸿升笑了笑,对李世民说道:“陛下,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那是因为出兵的是隋朝,兵备不行,粮草不济,炀帝瞎指挥,乱下令,贻误军机战机。那个时候,从军去辽东,那是去送死啊!现在,不一样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