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4.第594章 产业调整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xs.net,最快更新重生南北灭隋唐最新章节!
夏国目前的工业技术体系存在着很严重的拔苗助长状态。
哪怕之前已经有了数十年持续不断的积累,也形成了初步的工业发展体系,可是夏国在这个社会文明发展过程冲被王泽干预存在很大的偏差,各行各业的发展非常不平衡。
比如在工业生产、军事工业以及造船业等上面,在王泽的干预下几乎已经有了十八、十九世纪初欧洲的科技水准,但是在其他行业上面的发展依然存在很大偏差,为此王泽非常担忧。
在将几乎所有的政务都交给以冯静为首的政务院来辅佐王振处理后,王泽就将自己的精力全面投入到了对夏国整体文明提升的工作中。
这一次他并没有太过好高骛远的研究什么内燃机、电报之类的东西,虽然夏国已经开始通过蒸馏煤炭获得煤油,蒸馏石油获得汽油和柴油,对石油化学的粗略研究已经在不断的进行。
王泽研究的重点是对夏国整体产业的升级,包括对农业生态、社会伦理等,另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即将大爆发的大工业生产中如何继续保护目前优越的生态环境。
基于数十年来夏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哪怕目前夏国已经拥有了超过四千多万国民,附属国民众近千万,但是不管是已经开发建设了数十年的东海群岛,还是目前的夏国本土以及南洋群岛,都依然保持着优良的自然环境。
尤其是夏国本土这片辽阔的黑土地,在后世因为各种政策的原因以及人们的短视,需要三亿多年才能形成的黑土地,在无节制的垦殖破坏下,仅仅只用了几十年就几乎流失一空。
但是现在夏国却丝毫没有这样的情况,除了夏国被开垦的土地很少之外,就是因为夏国大量推行土地保护、农牧并举,让这些肥沃的黑土地可以持续获得有机物的养护,让厚厚的黑土能保存、沉淀下去。
王泽的研究并不仅仅是像科学家那般投入到实验室中,目前夏国各行业人才的专业素养早就已经超过了王泽自己,在更加精细的研究上面他已经没有了什么发言权。
只是王泽毕竟是拥有一千多年见识的穿越者,因此他可以在很多方面做出一些指引。
有时候一个科学研究仅仅是缺乏一个研究方向,或者就差那么一层窗户纸,这时王泽的指点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他的努力下夏国的各行业再次爆发出迅猛的发展势头。
甚至王泽有时候还会拉着已经是昊天上帝教天道院天师的吕汉等人,跟他们一同探讨宗教如何跟社会、科学等形成有效的结合,进一步的推动社会的发展,并且在这样的环境下该如何保证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
昊天上帝教必须成为推动夏国社会科学进步的因素,而不是像天主教一般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是王泽对昊天上帝教的定义。
“人虽然是万物之灵,但这并不能说明人就能够肆无忌惮的从自然界中不断索取!万物休戚与共、天理循环方是正道!”已经胡子花白的吕汉也是这么反过来对王泽建议的。
王泽沉思了良久后,很快夏国内部又一次开始鼓励疏散人口数量较多郡县的民众,鼓励这些地方的民众向其他人口更少的郡县迁移。
当然这个人口多少是根据当地环境承载能力计算的,比如夏国镇海周围肥沃的土地,必然会比陇西、西域等环境较差的地方承载的人口多,哪怕西域当地人口更少,但是因为环境承载力较弱,他的人口密度必须比镇海低十倍以上。
虽然也有一些民众不愿意离开生活十几年的家乡,不过这些民众毕竟是少数,而且夏国官府严格控制各郡的土地开垦数量,一旦超过这个数量就坚决不允许再进行开垦荒地。
如果这些民众不愿意离开原来的郡县,那么就只能在本地从事工商业等没有土地的行业,因此除了各大郡县城池内的民众,乡野中的农牧民还是愿意迁移到其他人口稀少的郡县获得更多的土地。
这一次的人口大迁徙还带来另一个很好地作用,那就是对夏国目前的国家农牧业结构带来很大的改变。
夏国原来的农牧业比重非常大,其次就是渔业、林业,但是在经过调整后,大量夏国民众开始迁徙到西域、河中各地,这些牧民在到达当地后就开始大规模开战当地的特色种养殖。
一些新的特色农牧业开始大规模出现,比如高昌当地因为适合种植棉花和葡萄,因此这里的两种作物大规模种植起来,甚至还有比较有远见的夏国商人在这里大规模开设酿酒作坊。
北海周围的驯鹿养殖业,以及更北方地的皮草养殖业也朝着更大规模的方向发展,甚至已经有夏国商人开始将一些蓬莱洲(北美洲)的夏国移民打猎到的野兽皮毛也运输到本土。
相对特色农业的发展,夏国粮食作物虽然种植面积变小了一些,不过主要是因为将河西走廊和河套、灵武等地的很多耕地恢复成了草原和林地,尤其是河套地区的河南地更是一个不剩的全成了森林、草原。
后世这片草原已经完全沙化成为毛乌素沙漠,这时因为破坏还不够严重依然是一片葱茏,甚至局部地方还有大片的森林、湖泽,王泽希望这片炎黄起源的土地能够继续保持下去。
为了保护这片黄土高原环境不再恶化,他准备以后只在这里保留不超过十万人的牧民,在保证当地环境不会破坏的情况下开展小规模的牧业生产、农耕则是严格禁绝。
除了农牧业外,如今的夏国因为农学院的农业技术不断进步,不仅在原来基础上拥有了上百门科类,研究着植物选育种技术,甚至还在研究最新的海洋养殖的工作。
根据情报显示,南洋农学院已经在跟南洋商行合作,共同在南洋吕汉以及珠崖郡研究海水珍珠的养殖技术,听说他们已经开始成功了一些例子。
虽然头几批人工养殖的珍珠成功比例还比较低,品质也稍微差一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成果必然会更加丰厚。
在夏国,农学院的学者们其实反而是坚定的环境保护主义者,在他们看来越是拥有好的自然环境,农业的生产反而更加稳定,这跟昊天上帝教天人合一的主张不谋而合,因此农学院中倒是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前来帮忙的道士。
时间就在王泽的忙碌中一点一滴过去,当然了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也忘不了关注一下大隋帝国的动静,尤其是隋炀帝杨广的动静。
毕竟杨广在历史上也是一个有很强能力的帝皇,哪怕目前的隋帝国在战败后已经势弱,但是王泽知道隋帝国的根基依然在,他当然不会因为自己战胜了杨坚就小瞧杨广。
幸好王泽早在杨广刚刚出身的时候就专门针对他做出了专门的方案,因此哪怕他每天忙得团团转,但是对于杨广的每一个决定,每一个动作和隐秘消息都了解的清清楚楚。
杨广即位求和成功后,依靠着杨坚留下的财富和粮食迅速编练出百万大军,为了维护隋帝国的统治,他几乎整个抛开关陇鲜卑军事贵族集团,转而大力提拔重用关东士族集团,并鼓励皇室子弟跟关东士族联姻。
虽然这些关东士族很大程度上骄傲的连隋皇室都看不上,但是他们对于杨广倒向自己依然很是高兴,为了跟关陇鲜卑军事贵族集团对抗,关东士族集团对杨广的支持力度也非常大。
他们不仅大力协助杨广稳定关东各州郡,甚至还大量派遣家中庶出子弟、仆佣参军,杨广能够那么快就重新招募到百万大军,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些关东士族的帮助。
最让人寻味的就是杨广在即位后很快就借口关中粮食短缺,率领百官、宫妃和十余万大军驻扎在东都洛阳。
原本对隋帝国非常总要的关中仅有三十多万隋军在对抗西、北两路夏军,反而是东都洛阳居然聚集了数十万大军,其他各路隋军也都在太原、魏郡(邺城)等地。
对于杨广的行为王泽在这几年时间内近乎是放纵,任凭杨广施展手段将原本一个风雨飘摇的隋帝国逐步的稳定下来,在即位后一两年时间里杨广陆续平定了大河南北和蜀中的叛乱。
随后又开始派出大军去平定江淮乃至长江以南叛乱,但这一次取得的成绩却不是很理想,夏国虽然在这几年时间里没有再进攻隋帝国,但是却没有取消对那些叛乱势力的支持。
隋军虽然从武昌郡南渡江南,陆续攻灭了江南很多叛乱势力,但是因为夏国对这些势力的支持,叛军们的战斗力都不弱,加上隋军大多数都是新参军不久的新兵,因此在一连串的战斗郑隋军的伤亡很大。
对于这样的情况杨广格外的愤怒,不过为了保持帝国的稳定他也只有勉强忍耐下来,在隋军不计伤亡的进攻下,江南各地的叛乱纷纷主动投降或者隐匿下来,不管怎么说隋帝国还是勉强恢复了对江南的统治。
恢复了江南,岭南这时却已经不再是隋帝国的岭南了。
在这几年时间里掌控岭南冯氏的冯盎在冼夫人死后受到了冯喧的掣肘,不过在亲自去了一趟夏国后,他最终决定全面投向夏国,不仅是夏国在之前展现出来的强大战斗力,更主要的是冯氏家族认清了隋帝国灭亡的必然下场。
得知岭南已经被夏国控制住,杨广差点被气死,勉强才压下了这口闷气,不过他心里对夏国的仇恨却是越来越强大,连杨坚的死和自己受到的屈辱都记在了夏国的头上。
夏国目前的工业技术体系存在着很严重的拔苗助长状态。
哪怕之前已经有了数十年持续不断的积累,也形成了初步的工业发展体系,可是夏国在这个社会文明发展过程冲被王泽干预存在很大的偏差,各行各业的发展非常不平衡。
比如在工业生产、军事工业以及造船业等上面,在王泽的干预下几乎已经有了十八、十九世纪初欧洲的科技水准,但是在其他行业上面的发展依然存在很大偏差,为此王泽非常担忧。
在将几乎所有的政务都交给以冯静为首的政务院来辅佐王振处理后,王泽就将自己的精力全面投入到了对夏国整体文明提升的工作中。
这一次他并没有太过好高骛远的研究什么内燃机、电报之类的东西,虽然夏国已经开始通过蒸馏煤炭获得煤油,蒸馏石油获得汽油和柴油,对石油化学的粗略研究已经在不断的进行。
王泽研究的重点是对夏国整体产业的升级,包括对农业生态、社会伦理等,另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即将大爆发的大工业生产中如何继续保护目前优越的生态环境。
基于数十年来夏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哪怕目前夏国已经拥有了超过四千多万国民,附属国民众近千万,但是不管是已经开发建设了数十年的东海群岛,还是目前的夏国本土以及南洋群岛,都依然保持着优良的自然环境。
尤其是夏国本土这片辽阔的黑土地,在后世因为各种政策的原因以及人们的短视,需要三亿多年才能形成的黑土地,在无节制的垦殖破坏下,仅仅只用了几十年就几乎流失一空。
但是现在夏国却丝毫没有这样的情况,除了夏国被开垦的土地很少之外,就是因为夏国大量推行土地保护、农牧并举,让这些肥沃的黑土地可以持续获得有机物的养护,让厚厚的黑土能保存、沉淀下去。
王泽的研究并不仅仅是像科学家那般投入到实验室中,目前夏国各行业人才的专业素养早就已经超过了王泽自己,在更加精细的研究上面他已经没有了什么发言权。
只是王泽毕竟是拥有一千多年见识的穿越者,因此他可以在很多方面做出一些指引。
有时候一个科学研究仅仅是缺乏一个研究方向,或者就差那么一层窗户纸,这时王泽的指点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他的努力下夏国的各行业再次爆发出迅猛的发展势头。
甚至王泽有时候还会拉着已经是昊天上帝教天道院天师的吕汉等人,跟他们一同探讨宗教如何跟社会、科学等形成有效的结合,进一步的推动社会的发展,并且在这样的环境下该如何保证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
昊天上帝教必须成为推动夏国社会科学进步的因素,而不是像天主教一般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是王泽对昊天上帝教的定义。
“人虽然是万物之灵,但这并不能说明人就能够肆无忌惮的从自然界中不断索取!万物休戚与共、天理循环方是正道!”已经胡子花白的吕汉也是这么反过来对王泽建议的。
王泽沉思了良久后,很快夏国内部又一次开始鼓励疏散人口数量较多郡县的民众,鼓励这些地方的民众向其他人口更少的郡县迁移。
当然这个人口多少是根据当地环境承载能力计算的,比如夏国镇海周围肥沃的土地,必然会比陇西、西域等环境较差的地方承载的人口多,哪怕西域当地人口更少,但是因为环境承载力较弱,他的人口密度必须比镇海低十倍以上。
虽然也有一些民众不愿意离开生活十几年的家乡,不过这些民众毕竟是少数,而且夏国官府严格控制各郡的土地开垦数量,一旦超过这个数量就坚决不允许再进行开垦荒地。
如果这些民众不愿意离开原来的郡县,那么就只能在本地从事工商业等没有土地的行业,因此除了各大郡县城池内的民众,乡野中的农牧民还是愿意迁移到其他人口稀少的郡县获得更多的土地。
这一次的人口大迁徙还带来另一个很好地作用,那就是对夏国目前的国家农牧业结构带来很大的改变。
夏国原来的农牧业比重非常大,其次就是渔业、林业,但是在经过调整后,大量夏国民众开始迁徙到西域、河中各地,这些牧民在到达当地后就开始大规模开战当地的特色种养殖。
一些新的特色农牧业开始大规模出现,比如高昌当地因为适合种植棉花和葡萄,因此这里的两种作物大规模种植起来,甚至还有比较有远见的夏国商人在这里大规模开设酿酒作坊。
北海周围的驯鹿养殖业,以及更北方地的皮草养殖业也朝着更大规模的方向发展,甚至已经有夏国商人开始将一些蓬莱洲(北美洲)的夏国移民打猎到的野兽皮毛也运输到本土。
相对特色农业的发展,夏国粮食作物虽然种植面积变小了一些,不过主要是因为将河西走廊和河套、灵武等地的很多耕地恢复成了草原和林地,尤其是河套地区的河南地更是一个不剩的全成了森林、草原。
后世这片草原已经完全沙化成为毛乌素沙漠,这时因为破坏还不够严重依然是一片葱茏,甚至局部地方还有大片的森林、湖泽,王泽希望这片炎黄起源的土地能够继续保持下去。
为了保护这片黄土高原环境不再恶化,他准备以后只在这里保留不超过十万人的牧民,在保证当地环境不会破坏的情况下开展小规模的牧业生产、农耕则是严格禁绝。
除了农牧业外,如今的夏国因为农学院的农业技术不断进步,不仅在原来基础上拥有了上百门科类,研究着植物选育种技术,甚至还在研究最新的海洋养殖的工作。
根据情报显示,南洋农学院已经在跟南洋商行合作,共同在南洋吕汉以及珠崖郡研究海水珍珠的养殖技术,听说他们已经开始成功了一些例子。
虽然头几批人工养殖的珍珠成功比例还比较低,品质也稍微差一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成果必然会更加丰厚。
在夏国,农学院的学者们其实反而是坚定的环境保护主义者,在他们看来越是拥有好的自然环境,农业的生产反而更加稳定,这跟昊天上帝教天人合一的主张不谋而合,因此农学院中倒是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前来帮忙的道士。
时间就在王泽的忙碌中一点一滴过去,当然了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也忘不了关注一下大隋帝国的动静,尤其是隋炀帝杨广的动静。
毕竟杨广在历史上也是一个有很强能力的帝皇,哪怕目前的隋帝国在战败后已经势弱,但是王泽知道隋帝国的根基依然在,他当然不会因为自己战胜了杨坚就小瞧杨广。
幸好王泽早在杨广刚刚出身的时候就专门针对他做出了专门的方案,因此哪怕他每天忙得团团转,但是对于杨广的每一个决定,每一个动作和隐秘消息都了解的清清楚楚。
杨广即位求和成功后,依靠着杨坚留下的财富和粮食迅速编练出百万大军,为了维护隋帝国的统治,他几乎整个抛开关陇鲜卑军事贵族集团,转而大力提拔重用关东士族集团,并鼓励皇室子弟跟关东士族联姻。
虽然这些关东士族很大程度上骄傲的连隋皇室都看不上,但是他们对于杨广倒向自己依然很是高兴,为了跟关陇鲜卑军事贵族集团对抗,关东士族集团对杨广的支持力度也非常大。
他们不仅大力协助杨广稳定关东各州郡,甚至还大量派遣家中庶出子弟、仆佣参军,杨广能够那么快就重新招募到百万大军,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些关东士族的帮助。
最让人寻味的就是杨广在即位后很快就借口关中粮食短缺,率领百官、宫妃和十余万大军驻扎在东都洛阳。
原本对隋帝国非常总要的关中仅有三十多万隋军在对抗西、北两路夏军,反而是东都洛阳居然聚集了数十万大军,其他各路隋军也都在太原、魏郡(邺城)等地。
对于杨广的行为王泽在这几年时间内近乎是放纵,任凭杨广施展手段将原本一个风雨飘摇的隋帝国逐步的稳定下来,在即位后一两年时间里杨广陆续平定了大河南北和蜀中的叛乱。
随后又开始派出大军去平定江淮乃至长江以南叛乱,但这一次取得的成绩却不是很理想,夏国虽然在这几年时间里没有再进攻隋帝国,但是却没有取消对那些叛乱势力的支持。
隋军虽然从武昌郡南渡江南,陆续攻灭了江南很多叛乱势力,但是因为夏国对这些势力的支持,叛军们的战斗力都不弱,加上隋军大多数都是新参军不久的新兵,因此在一连串的战斗郑隋军的伤亡很大。
对于这样的情况杨广格外的愤怒,不过为了保持帝国的稳定他也只有勉强忍耐下来,在隋军不计伤亡的进攻下,江南各地的叛乱纷纷主动投降或者隐匿下来,不管怎么说隋帝国还是勉强恢复了对江南的统治。
恢复了江南,岭南这时却已经不再是隋帝国的岭南了。
在这几年时间里掌控岭南冯氏的冯盎在冼夫人死后受到了冯喧的掣肘,不过在亲自去了一趟夏国后,他最终决定全面投向夏国,不仅是夏国在之前展现出来的强大战斗力,更主要的是冯氏家族认清了隋帝国灭亡的必然下场。
得知岭南已经被夏国控制住,杨广差点被气死,勉强才压下了这口闷气,不过他心里对夏国的仇恨却是越来越强大,连杨坚的死和自己受到的屈辱都记在了夏国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