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去大舅家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xs.net,最快更新东幽日记最新章节!
昨天是大年初一,由于我熬到了零点以后,所以早晨起来的很晚。
我爸我妈已经去店里了。
他们一年到头,几乎一天假都不给自己放,除非有什么重要的事儿,就关一会儿门。而每年的除夕下午,一般三四点再没有顾客光临之后,他们可以早点儿下班;初一至初三由于批发市场放假,我爸可以不起早去上货;初一至初三的下午由于顾客一般都去串门,来买东西人很少,所以能早点儿回家。
全年除了特殊情况,也就这几天能够轻松一点儿。
而初一至初三的上午,他们还要早早去店里开门营业,因为这是串门的日子,串门就意味着要买些礼品,而物美价廉的成箱的水果就是串门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起来,吃了我妈留给我的酸菜猪肉饺子。
面是我妈早晨起来现和的,馅是昨晚剩下的。
我吃饺子很厉害,跟我爸一样,一个人吃上一大盘子不在话下。
更重要的是,今天估计只能吃两顿饭,我爸妈肯定会在店里待到下午,然后直接去我大舅家。
初一总要串门的嘛。
说到这里我真得聊聊我家的亲戚的分布情况了。
最早我们家是在油城北边的一个市的,那里算是祖籍吧。我们自然不是在市中心住,而是在下面的一个小县城,那个县城当年实在太穷了,穷到连续蝉联我们省第一贫困县,导致很多人都带着全家老小背井离乡,没办法,不挪不能成活啊!
我们一家三口也是那时候从家里离开的老家,而为何到油城来,原因十分简单,这里有值得我们奔赴的亲人。
早在2000年之前,我其实就跟我爸妈到油城去过,也是春节的时候,也是到我大舅家。
我大舅比我妈大好几岁,是我姥爷家中长子。
都是东北老农村家庭,我大舅为了找条出路,从家里考出去,上了个技校。
那时候上技校已经相当厉害,那可是二十多年前的事儿。技校毕业了找到了油田的工作,虽然是干钻井,又辛苦又累又脏,但是说实话,我大舅的收入在我爸、我妈两家人里面,那是最多的。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还在老家的时候,过年了到油城我大舅家串门,我大舅带着我和我表妹到他们小区旁边的昆仑商场买面包。
当然我大舅家里还有别的好吃的,但是我独独对那面包记忆极其深刻。
那时候的我也是吃过面包的,老式面包,四四方方的形状的。也吃过蛋糕,老式蛋糕,又香又甜的,一个拳头大小。
虽然平时吃的次数不多,但总归是吃过的,就不至于什么都不懂。
但是那次跟我大舅去买面包,我还是被惊呆住了。那昆仑商场里的面包个头超级大,比我的头都大。而且上面还有葡萄干和其它我叫不出来名字的果干儿,现在想来,是西梅一类的吧。
那面包,我大舅买了好几个,说是当饭吃。
面包在我眼里可是奢侈的零食,但是在我大舅眼里却是饭。
我感觉我们家和我大舅家已经不在一个级别上,而这就是因为我大舅有钱。
应该是连着好几年吧,我都去我大舅家过年,我大舅还给我和我表妹买衣服、买鞋,那价格比我平时穿的要贵不少。
其中我记得还有一阵子,我姥爷和姥姥被我大舅接到油城去——应该是去好日子。只是听说两位老人和大舅妈有一些矛盾,于是我大舅给老人在外面租了房子。
我去过租的房子,是平房——现在应该已经拆迁了——远远没有我大舅家条件好。
不过据说那也比在老家强,只是我心里觉得未必。
而且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实际上我们从老家出来,并不是投奔我大舅。
我老舅、老舅妈最早时候都是和我爸妈一样,在老家的亚麻厂工作,但是那厂子效益越来越差,我老舅一家当机立断,离开了老家,到油城去打拼。
我老舅到了油城之后,先后干过挺多买卖,等我们投奔他的时候,他正做着面包的买卖。
我老舅没有做那种大商场里卖的超级大面包,那种面包又大又贵、一顿又吃不了、也不是普通老百姓常买的,虽然据说利润高、但是销量不行。
所以我老舅做的面包就是普通的老式蛋糕,还有大饼子、桃酥、卢果;每年八月十五,我老舅会压月饼;每年正月十五,我老舅会滚元宵。
当然他也上一些饼干类的货卖,但是利润高的还是得他自己做的。
我们就是投奔我老舅来的,也想学他白手起家。
既然是白手起家,那一定是循着我老舅的老路走,毕竟既没本钱、也没人脉,哪有那么多机会去发家致富。
更多的底层老百姓,谁不是一步一个脚印、一捧汗水拼出来的呢?
我爸我妈的奋斗史我是陪同一起走过来的,而我老舅、老舅妈他们的奋斗史又何尝不是这样拼搏过来的呢?
我记得表妹跟我说过:他们最早租的房子冬天特别冷,还有水汽,早晨起来她的头发都跟墙冻到了一起。
那种冷我也是体会过的,只是我留着短发,没有同样的事情罢了。
早些年,在我还读初四的时候,姥爷便已经去世。这些年姥姥则是轮流跟着三个儿女一起住,说起来在我家和我老舅家的日子最多。
不过过年前,大舅把姥姥从老舅家接到了他家去,所以我们初一要去大舅家串门——老人在哪里我们就去哪里嘛。
但是不知道是昔日的隔阂比较深,还是一些其他原因,大舅妈和大表哥一家有其他的事情去忙,没有在家。
大舅忙活张罗着晚饭,很多肉菜,一如我小时候来串门时候那么好吃;大舅的手艺也依旧那么棒,好几样拿手菜都是色香味俱全。我也跟着喝了酒,当然只是啤酒。
我姥姥还会在我大舅家待一阵子,一直到我大舅过完春节上班前再送回到我老舅家。
而初一一过,我们就再没有要走动的亲戚的地方了。
倒不是因为我爸的亲戚太少,而是因为他们早早就已经离开了曾经久居的农村,去外面闯荡。
我大一时候在北京见到的老姑、二叔二婶、老叔一家,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回过老家了;我爷爷也常年到处游走,也算是在到处干活儿——跳大神;我大姑、二姑好像离老家不远,但是农村里的旧俗中那是嫁出去的女儿,我爸做大哥的不可能回老家是为了到妹夫家里串门。
而我家多年来也不富裕,大家也都知道,彼此都是穷亲戚,除了真正的紧要关头,往来并不多,更多的只是电话里的祝福。
至于我奶奶,她在我还在老家上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去世的太早了,跟当年的农村恶劣环境分不开,也跟穷分不开。
真的,我对我奶奶的印象少的可怜。
我无比仔细的回忆,有一次我奶奶从农村出来,到县城来看我,给我买了一包月饼,那月饼很便宜、很硬,我都没有咬动。
那应该是我奶奶唯一给我买东西的一次。
有一次我跟爸妈回老家,想上厕所倒是找不到茅房,我奶奶说随便在地上找个靠边儿的地方就行。我说没有手纸,奶奶便把旁边的一种长得很茂盛的植物的叶子揪下来递给我。
隐约中我还记得好像跟奶奶去爬山采过蘑菇,那应该是一次夜雨之后的清晨,蘑菇好像是黄色的油磨,但是吃没吃我已经不记得了。
可怜的记忆,我连我奶奶的容貌也已经不记得了,而奶奶的照片,我至今不曾见过。
(2012.1.24\/星期二)
昨天是大年初一,由于我熬到了零点以后,所以早晨起来的很晚。
我爸我妈已经去店里了。
他们一年到头,几乎一天假都不给自己放,除非有什么重要的事儿,就关一会儿门。而每年的除夕下午,一般三四点再没有顾客光临之后,他们可以早点儿下班;初一至初三由于批发市场放假,我爸可以不起早去上货;初一至初三的下午由于顾客一般都去串门,来买东西人很少,所以能早点儿回家。
全年除了特殊情况,也就这几天能够轻松一点儿。
而初一至初三的上午,他们还要早早去店里开门营业,因为这是串门的日子,串门就意味着要买些礼品,而物美价廉的成箱的水果就是串门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起来,吃了我妈留给我的酸菜猪肉饺子。
面是我妈早晨起来现和的,馅是昨晚剩下的。
我吃饺子很厉害,跟我爸一样,一个人吃上一大盘子不在话下。
更重要的是,今天估计只能吃两顿饭,我爸妈肯定会在店里待到下午,然后直接去我大舅家。
初一总要串门的嘛。
说到这里我真得聊聊我家的亲戚的分布情况了。
最早我们家是在油城北边的一个市的,那里算是祖籍吧。我们自然不是在市中心住,而是在下面的一个小县城,那个县城当年实在太穷了,穷到连续蝉联我们省第一贫困县,导致很多人都带着全家老小背井离乡,没办法,不挪不能成活啊!
我们一家三口也是那时候从家里离开的老家,而为何到油城来,原因十分简单,这里有值得我们奔赴的亲人。
早在2000年之前,我其实就跟我爸妈到油城去过,也是春节的时候,也是到我大舅家。
我大舅比我妈大好几岁,是我姥爷家中长子。
都是东北老农村家庭,我大舅为了找条出路,从家里考出去,上了个技校。
那时候上技校已经相当厉害,那可是二十多年前的事儿。技校毕业了找到了油田的工作,虽然是干钻井,又辛苦又累又脏,但是说实话,我大舅的收入在我爸、我妈两家人里面,那是最多的。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还在老家的时候,过年了到油城我大舅家串门,我大舅带着我和我表妹到他们小区旁边的昆仑商场买面包。
当然我大舅家里还有别的好吃的,但是我独独对那面包记忆极其深刻。
那时候的我也是吃过面包的,老式面包,四四方方的形状的。也吃过蛋糕,老式蛋糕,又香又甜的,一个拳头大小。
虽然平时吃的次数不多,但总归是吃过的,就不至于什么都不懂。
但是那次跟我大舅去买面包,我还是被惊呆住了。那昆仑商场里的面包个头超级大,比我的头都大。而且上面还有葡萄干和其它我叫不出来名字的果干儿,现在想来,是西梅一类的吧。
那面包,我大舅买了好几个,说是当饭吃。
面包在我眼里可是奢侈的零食,但是在我大舅眼里却是饭。
我感觉我们家和我大舅家已经不在一个级别上,而这就是因为我大舅有钱。
应该是连着好几年吧,我都去我大舅家过年,我大舅还给我和我表妹买衣服、买鞋,那价格比我平时穿的要贵不少。
其中我记得还有一阵子,我姥爷和姥姥被我大舅接到油城去——应该是去好日子。只是听说两位老人和大舅妈有一些矛盾,于是我大舅给老人在外面租了房子。
我去过租的房子,是平房——现在应该已经拆迁了——远远没有我大舅家条件好。
不过据说那也比在老家强,只是我心里觉得未必。
而且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实际上我们从老家出来,并不是投奔我大舅。
我老舅、老舅妈最早时候都是和我爸妈一样,在老家的亚麻厂工作,但是那厂子效益越来越差,我老舅一家当机立断,离开了老家,到油城去打拼。
我老舅到了油城之后,先后干过挺多买卖,等我们投奔他的时候,他正做着面包的买卖。
我老舅没有做那种大商场里卖的超级大面包,那种面包又大又贵、一顿又吃不了、也不是普通老百姓常买的,虽然据说利润高、但是销量不行。
所以我老舅做的面包就是普通的老式蛋糕,还有大饼子、桃酥、卢果;每年八月十五,我老舅会压月饼;每年正月十五,我老舅会滚元宵。
当然他也上一些饼干类的货卖,但是利润高的还是得他自己做的。
我们就是投奔我老舅来的,也想学他白手起家。
既然是白手起家,那一定是循着我老舅的老路走,毕竟既没本钱、也没人脉,哪有那么多机会去发家致富。
更多的底层老百姓,谁不是一步一个脚印、一捧汗水拼出来的呢?
我爸我妈的奋斗史我是陪同一起走过来的,而我老舅、老舅妈他们的奋斗史又何尝不是这样拼搏过来的呢?
我记得表妹跟我说过:他们最早租的房子冬天特别冷,还有水汽,早晨起来她的头发都跟墙冻到了一起。
那种冷我也是体会过的,只是我留着短发,没有同样的事情罢了。
早些年,在我还读初四的时候,姥爷便已经去世。这些年姥姥则是轮流跟着三个儿女一起住,说起来在我家和我老舅家的日子最多。
不过过年前,大舅把姥姥从老舅家接到了他家去,所以我们初一要去大舅家串门——老人在哪里我们就去哪里嘛。
但是不知道是昔日的隔阂比较深,还是一些其他原因,大舅妈和大表哥一家有其他的事情去忙,没有在家。
大舅忙活张罗着晚饭,很多肉菜,一如我小时候来串门时候那么好吃;大舅的手艺也依旧那么棒,好几样拿手菜都是色香味俱全。我也跟着喝了酒,当然只是啤酒。
我姥姥还会在我大舅家待一阵子,一直到我大舅过完春节上班前再送回到我老舅家。
而初一一过,我们就再没有要走动的亲戚的地方了。
倒不是因为我爸的亲戚太少,而是因为他们早早就已经离开了曾经久居的农村,去外面闯荡。
我大一时候在北京见到的老姑、二叔二婶、老叔一家,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回过老家了;我爷爷也常年到处游走,也算是在到处干活儿——跳大神;我大姑、二姑好像离老家不远,但是农村里的旧俗中那是嫁出去的女儿,我爸做大哥的不可能回老家是为了到妹夫家里串门。
而我家多年来也不富裕,大家也都知道,彼此都是穷亲戚,除了真正的紧要关头,往来并不多,更多的只是电话里的祝福。
至于我奶奶,她在我还在老家上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去世的太早了,跟当年的农村恶劣环境分不开,也跟穷分不开。
真的,我对我奶奶的印象少的可怜。
我无比仔细的回忆,有一次我奶奶从农村出来,到县城来看我,给我买了一包月饼,那月饼很便宜、很硬,我都没有咬动。
那应该是我奶奶唯一给我买东西的一次。
有一次我跟爸妈回老家,想上厕所倒是找不到茅房,我奶奶说随便在地上找个靠边儿的地方就行。我说没有手纸,奶奶便把旁边的一种长得很茂盛的植物的叶子揪下来递给我。
隐约中我还记得好像跟奶奶去爬山采过蘑菇,那应该是一次夜雨之后的清晨,蘑菇好像是黄色的油磨,但是吃没吃我已经不记得了。
可怜的记忆,我连我奶奶的容貌也已经不记得了,而奶奶的照片,我至今不曾见过。
(2012.1.24\/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