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太原王氏(二)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临渊行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xs.net,最快更新女帝的传奇相公最新章节!
灵帝本就有意偏袒张让,加上被张让的花言巧语所迷惑,自认为他无罪,也便不再追究,张让脱罪后,对王允心怀忿恨,一心想伺机打击报复王允。
第二年张让终于找到一个借口,将王允逮捕下狱,不久正好赶上朝廷大赦,王允免罪释放,还复刺史原职。
可是睚眦必报的张让并没就此罢休,没出十天他又以另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将王允治罪,王允再度入狱。
司徒杨赐素知王允的为人和品性,知道张让是有意想置王允于死地,为了替王允开罪,让他免受痛苦和屈辱。
杨赐派手下人劝告王允说,你因事得罪宦官张让,一月之内,两次下狱,很明显他是有意和你过不去。
如今你是凶多吉少,性命都难保,为了成就自己的志向,你又何必不先退让一下,忍一忍呢,大丈夫能屈能伸,如果只一味好强,恐怕他不会放过你,请你仔细思量思量吧!
王允手下的从事也对王允的再次入狱深感忧虑,他们想方设法营救王允,有一名好斗气的下属去狱中探望王允时,痛哭流涕,劝王允向张让认错赔罪,求他网开一面,被王允怒斥拒绝。
下属找来一杯酒,气愤地对王允说,你既然如此保全自己,不如喝下这杯毒酒算了,又何必还在狱中受别人的折磨呢?
可是出乎下属的意料,王允一把夺过酒杯,厉声说道我是堂堂天子的臣民,君王赐罪于我,我应当接受惩罚。
按照王法在街头斩首示众,而且天下人都应以我为戒,不再违反法律,维护社会的安定,哪有私自吞喝毒药,以死逃避法律制裁的道理?
你们不用再劝我了,我意已决,说完便把酒泼倒在地上,自己走近囚车,又重新被关进监狱。
由于王允一直又没有向张让赔罪认错,张让又进一步渲染他的所谓的罪行情节,不久王允的案件被提审,王允的手下官员和朋友以及朝中许多官员都十分着急,想制止张让对王允的陷害。
大将军何进、太尉袁隗,司徒杨赐联名向皇帝上书,替王允求情,希望汉灵帝能够赦免王允。
他们在奏章中写道,王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官尽忠尽诚,宽宏贤能,具有君子的风范和气节。
过去晋悼公和先朝孝文皇帝能明辨是非,赦免大臣的罪行,陛下就不能仿效吗,如此王允受命于朝廷,诛讨逆贼,安抚良民,本应论功行赏,加官进爵。
难道就因如此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就定他死罪吗,陛下如此不公平地给予他处罚,恐怕有负众望,百官有所不服吧。
灵帝刘宏看完奏章后,便赦免了王允的死罪,但仍下狱重新定罪,这年冬天又逢朝廷大赦。
可惜由于张让始终从中作梗,王允仍不在赦免之列。何进、袁隗、杨赐等三公要员继续上书皇上,要求赦免王允。
等到第二年王允才被免罪释放,当时朝中宦官当权,张让阉党凭借权势横行霸道,为所欲为。
刚刚出狱的王允虽对张让等人的行径深恶痛绝,但因力量有限,只得改名换姓,离开都城洛阳,辗转于河内、陈留之间。
不久灵帝驾崩,王允急忙赶赴洛阳吊丧,此时朝廷局势极度混乱,以何进为首的外戚势力大增,阉党张让失去了对中央政权的控制权,面临覆灭的危险。
大将军何进利用各地方官吏奔丧的机会,大肆结交和拉拢亲己势力以谋张让,王允一到洛阳,就被何进紧急召见,并说明意图。
王允很感激何进对他的救命之恩,便满口答应并担任从事从郎一职。
后来情况发生急变,张让集结党羽,用何太后召见何进的名义把何进骗入宫中,趁机伏杀。王允不得不迁任河南尹,暂时逃避张让的嚣张气焰。
张让伏杀何进后,曾奉密召的董卓、袁术等人立即领兵进京,讨杀张让,张让、段挂等人挟持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半夜出逃。
当时朝中公卿大夫被急变的局势吓得不知所措,他们都不敢护卫少帝,王允立即派遣一部分士兵跟随尚书卢植一起保护少帝,事后,又奉迎少帝回宫。
永汉元年董卓废掉少帝,献帝刘协继位,王允被拜为太仆,不久迁任尚书令,初平元年王允替代杨彪担任司徒职务,同时兼任尚书令。
王允担任司徒,可谓是受命于危难之秋,献帝登极后,外戚、宦官斗争仍在继续,黄巾军起义风起云涌,如火如荼,各地割据豪强也趁机发难,借讨宦官为名,纷纷问鼎中央政权。
整个东汉政权危机四伏,动荡不安,面对如此国将不国的尴尬局势,王允毅然承担起恢复和革新东汉政权和社会的重任,没有丝毫退缩和畏惧。
为了稳定政局,消除混乱,王允和朝中其他忠臣良将一道出谋划策,重新树立皇帝的绝对权威。
董卓在进驻洛阳过程中,迎立少帝,挟天子以令诸侯。进驻洛阳后,董卓又多次赤裸裸地表现出对权力的贪婪欲望。
他废旧立新,毒杀太后,广植党羽,培养亲信,统收兵权,控制朝廷,从董卓的种种倒行逆施中,王允已经敏锐地意识到他将成为威胁东汉政权的最大隐患,必须采取必要措施遏制和除掉董卓。
可是董卓手中掌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党羽众多,而且董卓本人凶残毒辣,如果主动出击,只能是以卵击石。
于是王允表面上一味听任,甚至顺从董卓,让他放松对自己的戒备,实际上却在细心计划,周密布置。
董卓进入洛阳后,为了站稳脚跟和扩大势力,曾极力拉拢朝中有影响的官员,王允不动声色,顺势归顺,尽量迎合。
有时王允不惜矫情曲意,偏违原则,来换取董卓的信任,董卓见王允不但具有才识,而且对自己忠心耿耿,毫无二心。
于是便把王允当作自己的心腹亲信,对王允不生丝毫疑心,无论朝政大小,都托付给王允处理,王允借此时机亲自主持一些恢复王室和发展社会经济的具体事务。
灵帝本就有意偏袒张让,加上被张让的花言巧语所迷惑,自认为他无罪,也便不再追究,张让脱罪后,对王允心怀忿恨,一心想伺机打击报复王允。
第二年张让终于找到一个借口,将王允逮捕下狱,不久正好赶上朝廷大赦,王允免罪释放,还复刺史原职。
可是睚眦必报的张让并没就此罢休,没出十天他又以另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将王允治罪,王允再度入狱。
司徒杨赐素知王允的为人和品性,知道张让是有意想置王允于死地,为了替王允开罪,让他免受痛苦和屈辱。
杨赐派手下人劝告王允说,你因事得罪宦官张让,一月之内,两次下狱,很明显他是有意和你过不去。
如今你是凶多吉少,性命都难保,为了成就自己的志向,你又何必不先退让一下,忍一忍呢,大丈夫能屈能伸,如果只一味好强,恐怕他不会放过你,请你仔细思量思量吧!
王允手下的从事也对王允的再次入狱深感忧虑,他们想方设法营救王允,有一名好斗气的下属去狱中探望王允时,痛哭流涕,劝王允向张让认错赔罪,求他网开一面,被王允怒斥拒绝。
下属找来一杯酒,气愤地对王允说,你既然如此保全自己,不如喝下这杯毒酒算了,又何必还在狱中受别人的折磨呢?
可是出乎下属的意料,王允一把夺过酒杯,厉声说道我是堂堂天子的臣民,君王赐罪于我,我应当接受惩罚。
按照王法在街头斩首示众,而且天下人都应以我为戒,不再违反法律,维护社会的安定,哪有私自吞喝毒药,以死逃避法律制裁的道理?
你们不用再劝我了,我意已决,说完便把酒泼倒在地上,自己走近囚车,又重新被关进监狱。
由于王允一直又没有向张让赔罪认错,张让又进一步渲染他的所谓的罪行情节,不久王允的案件被提审,王允的手下官员和朋友以及朝中许多官员都十分着急,想制止张让对王允的陷害。
大将军何进、太尉袁隗,司徒杨赐联名向皇帝上书,替王允求情,希望汉灵帝能够赦免王允。
他们在奏章中写道,王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官尽忠尽诚,宽宏贤能,具有君子的风范和气节。
过去晋悼公和先朝孝文皇帝能明辨是非,赦免大臣的罪行,陛下就不能仿效吗,如此王允受命于朝廷,诛讨逆贼,安抚良民,本应论功行赏,加官进爵。
难道就因如此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就定他死罪吗,陛下如此不公平地给予他处罚,恐怕有负众望,百官有所不服吧。
灵帝刘宏看完奏章后,便赦免了王允的死罪,但仍下狱重新定罪,这年冬天又逢朝廷大赦。
可惜由于张让始终从中作梗,王允仍不在赦免之列。何进、袁隗、杨赐等三公要员继续上书皇上,要求赦免王允。
等到第二年王允才被免罪释放,当时朝中宦官当权,张让阉党凭借权势横行霸道,为所欲为。
刚刚出狱的王允虽对张让等人的行径深恶痛绝,但因力量有限,只得改名换姓,离开都城洛阳,辗转于河内、陈留之间。
不久灵帝驾崩,王允急忙赶赴洛阳吊丧,此时朝廷局势极度混乱,以何进为首的外戚势力大增,阉党张让失去了对中央政权的控制权,面临覆灭的危险。
大将军何进利用各地方官吏奔丧的机会,大肆结交和拉拢亲己势力以谋张让,王允一到洛阳,就被何进紧急召见,并说明意图。
王允很感激何进对他的救命之恩,便满口答应并担任从事从郎一职。
后来情况发生急变,张让集结党羽,用何太后召见何进的名义把何进骗入宫中,趁机伏杀。王允不得不迁任河南尹,暂时逃避张让的嚣张气焰。
张让伏杀何进后,曾奉密召的董卓、袁术等人立即领兵进京,讨杀张让,张让、段挂等人挟持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半夜出逃。
当时朝中公卿大夫被急变的局势吓得不知所措,他们都不敢护卫少帝,王允立即派遣一部分士兵跟随尚书卢植一起保护少帝,事后,又奉迎少帝回宫。
永汉元年董卓废掉少帝,献帝刘协继位,王允被拜为太仆,不久迁任尚书令,初平元年王允替代杨彪担任司徒职务,同时兼任尚书令。
王允担任司徒,可谓是受命于危难之秋,献帝登极后,外戚、宦官斗争仍在继续,黄巾军起义风起云涌,如火如荼,各地割据豪强也趁机发难,借讨宦官为名,纷纷问鼎中央政权。
整个东汉政权危机四伏,动荡不安,面对如此国将不国的尴尬局势,王允毅然承担起恢复和革新东汉政权和社会的重任,没有丝毫退缩和畏惧。
为了稳定政局,消除混乱,王允和朝中其他忠臣良将一道出谋划策,重新树立皇帝的绝对权威。
董卓在进驻洛阳过程中,迎立少帝,挟天子以令诸侯。进驻洛阳后,董卓又多次赤裸裸地表现出对权力的贪婪欲望。
他废旧立新,毒杀太后,广植党羽,培养亲信,统收兵权,控制朝廷,从董卓的种种倒行逆施中,王允已经敏锐地意识到他将成为威胁东汉政权的最大隐患,必须采取必要措施遏制和除掉董卓。
可是董卓手中掌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党羽众多,而且董卓本人凶残毒辣,如果主动出击,只能是以卵击石。
于是王允表面上一味听任,甚至顺从董卓,让他放松对自己的戒备,实际上却在细心计划,周密布置。
董卓进入洛阳后,为了站稳脚跟和扩大势力,曾极力拉拢朝中有影响的官员,王允不动声色,顺势归顺,尽量迎合。
有时王允不惜矫情曲意,偏违原则,来换取董卓的信任,董卓见王允不但具有才识,而且对自己忠心耿耿,毫无二心。
于是便把王允当作自己的心腹亲信,对王允不生丝毫疑心,无论朝政大小,都托付给王允处理,王允借此时机亲自主持一些恢复王室和发展社会经济的具体事务。